万程
- 作品数:20 被引量:115H指数:6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碘对比剂对甲状腺功能影响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
- [目的]通过观察使用离子型或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前后家兔及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探讨不同类型碘对比剂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动物实验研究:选取符合医学实验动物标准的健康家兔1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分...
- 万程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动物实验
- 文献传递
- 影像融合技术引导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中穿刺门静脉的可行性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分析影像融合技术引导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TIPS)术中穿刺门静脉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接受TIPS治疗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对其中18例以影像融合技术引导穿刺门静脉(融合组),融合术前门静脉增强CT图像和术中腹部Xper-CT图像后,重建3D门静脉图像作为3D路径图,以之引导穿刺;对23例于常规DSA引导下进行穿刺(常规组)。对比组间穿刺次数、穿刺时间、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测量并比较融合3D路径图与直接门静脉造影图像中的门静脉主干纵向和横向误差。结果2组均经由肝静脉成功穿刺门静脉左支并成功施行TIPS,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融合组穿刺次数、穿刺时间、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均低于常规组(P均<0.01)。3D路径图与直接门静脉造影图像之间的门静脉纵向误差为0~9 mm(中位误差2.35 mm),横向误差0~9 mm(中位误差1.50 mm)。融合组18例中,10例(10/18,55.56%)门静脉纵向误差小,5例(5/18,27.78%)纵向误差一般,3例(3/18,16.67%)纵向误差较大;13例(13/18,72.22%)门静脉横向误差小,4例(4/18,22.22%)横向误差一般,1例(1/18,5.56%)横向误差较大。结论影像融合技术引导TIPS术中穿刺门静脉安全、可行。
- 李自恒赵卫胡继红易根发潘文秋万程王滔
- 关键词:影像融合
- 碘对比剂对甲状腺功能影响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
- 目的 观察使用不同碘对比剂后家兔及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情况,评价碘对比剂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一、动物研究:健康家兔1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分别为生理盐水组、离子组及非离子组。
- 赵卫万程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动物实验
- 超选择插管技术在硬脑膜动静脉瘘治愈性栓塞治疗中的作用
- 2014年
- 目的探讨超选择插管技术在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治愈性栓塞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血管内栓塞治疗的DAVF患者。依据术前CT及DSA资料评估,选择经动脉入路19例,经静脉入路1例;17例选用Onyx-18栓塞,3例选用球囊栓塞。术后3个月~1年随访患者瘘口栓塞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中18例(18/20,90.00%)达到超选择性插管栓塞,2例(2/20,10.00%)通过血流压力梯度灌注栓塞。术后即刻造影示瘘口完全栓塞15例(15/20,75.00%),次全栓塞2例(2/20,10.00%),不完全栓塞3例(3/20,15.00%),无再发出血及置管等情况。术后3个月~1年复查,治愈性栓塞17例(17/20,85.00%),好转3例(3/20,15.00%),无效0例。结论超选择插管技术是血管内治愈性栓塞DAVF,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关键。
- 万程赵卫罗罡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
- 不同碘对比剂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迅速发展,碘对比剂已成为目前医学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特别是非离子型碘对比剂的应用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但随之而来的各种不良反应成为困扰人们的新难题,如:对比剂过敏反应、对比剂心血管反应、对比剂肾病及对比剂甲状腺毒性等。由于认识的不断完善,对比剂甲状腺毒性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不同碘对比剂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做一综述。
- 万程赵卫罗罡石潆
- 关键词:碘对比剂
- 高分辨率对比增强锥形束CT在颅内支架成形术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对比增强锥形束CT(VasoCT)在评估颅内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内膜增生及支架内血栓情况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颅内动脉瘤行支架植入治疗术后3个月复查患者共32例,对比分析三维DSA、常规XperCT、VasoCT及VasoCT结合去金属伪影(MAR)技术对支架植入后支架贴壁、内膜增生及支架内血栓的显示情况,结果由2位神经介入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综合量化评分。结果:32例患者共植入34枚支架,单纯Pipline支架植入23例(双支架植入2例),Piplin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患者7例,LVIS及Solitair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各1例。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均成功进行随访。VasoCT在评估支架贴壁、内膜增生、支架内血栓等方面优于三维DSA及常规XperCT(P<0.001)。VasoCT结合去金属伪影(MAR)技术可更清晰显示支架与弹簧圈、靶血管的关系。结论:VasoCT能清晰显示颅内支架贴壁、内膜增生及支架内血栓情况;对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患者,VasoCT结合MAR技术评估支架情况具有独特优势。
- 万程王丹潘文秋易根发胡继红何波汤志伟赵卫
- 关键词:内膜增生支架内血栓
- 颅内动脉瘤支架植入术后新生内膜增生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支架植入术后新生内膜增生(NIH)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SACE)或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的42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后支架NIH状况及影响因素。两名高年资神经介入医师根据血管造影图像,测量并记录患者术后即刻、术后随访复查时支架段最狭窄处、颈内动脉岩段直径,并计算每幅图像比率(T值,支架段直径/岩段颈内动脉直径)。结果 T值变化呈由大至小再由小变大的动态过程,远期随访10~15个月(中位12.5个月)T值已基本恢复至术后即刻水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动脉瘤长径是患者中期NIH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中期NIH发生的预测因子(OR=0.903,95%CI=0.828~0.984,P=0.020),患者年龄越大治疗后出现NIH的可能性越小。结论 颅内动脉瘤支架植入术后NIH变化是一逐渐加重、逐渐减轻的动态过程,远期随访时支架段血管直径基本恢复至术后即刻水平。年龄、动脉瘤大小是患者中期NIH影响因素,年龄是独立保护因素。
- 张学贤杨凯冯超凡万程赵卫胡继红孟雪柔李自恒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新生内膜增生
- 高分辨率C形臂CT在颅内动脉瘤Pipeline Flex植入术中的价值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颅内支架专用高分辨率XperCT在颅内动脉瘤Pipeline Flex植入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Pipeline Flex植入术治疗的12例患者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二维DSA造影、常规颅脑XperCT及颅内支架专用XperCT在显示支架打开情况、支架与动脉瘤位置、支架与血管贴壁情况方面的差异。3名10年以上神经介入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量化评分。术后3个月患者随访复查,O’Kelly-Marotta(OKM)分级评价动脉瘤瘤腔闭塞情况,同时记录相关并发症。结果 12例患者(15枚动脉瘤)共植入12枚Pipeline Flex。颅内支架专用高分辨率XperCT在显示支架打开情况方面显著优于二维DSA造影(P=0.007),在显示支架与血管贴壁情况方面显著优于二维DSA造影(P=0.001)和常规颅脑XperCT(P=0.003)。12例患者获平均4.7个月(3~6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DSA造影复查显示患者OKM分级为A级0例,B级2例(16.7%),C级4例(33.3%),D级6例(50.0%),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术后4.7个月瘤腔完全栓塞率为50.0%(6/12)。结论颅内支架专用高分辨率XperCT在显示支架贴壁情况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术后常规行颅内支架专用高分辨率XperCT,可即刻显示支架打开及贴壁情况。
- 杨凯王滔李彬万程严小谷李庆福赵卫
-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颅内动脉瘤
- CBL+PBL联合SP教学法在神经外科研究生培养中的探索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索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及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教学法在神经外科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专业3个年级研究生共60名,按入科顺序分为传统教学组、CBL+PBL组及CBL+PBL+SP组,每组20名。进行3个月的入科培训后对学生的综合考核成绩、临床技能、病历质量、SP评价及自我感知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CBL+PBL组、CBL+PBL+SP组课后的基本理论、病例分析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BL+PBL+SP组的查体、腰穿及影像资料判读均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L+PBL组与CBL+PBL+SP组的病历书写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BL+PBL组与CBL+PBL+SP组的SP综合评价成绩、学生满意度、技能和知识吸收能力、医患沟通技巧、学习动机、理解力、师生互动、课程所花时间、课后考试、临床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完成课题能力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L+PBL联合SP教学法在提高研究生临床操作技能、医患沟通技巧、知识理解及吸收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是一种更有效的研究生培养方法。
- 万程牟临杰张兴逵李俊君李智高王向鹏汤志伟
- 关键词:CBLPBLSP神经外科
- CalliSpheres微球联合空白微球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30
- 2019年
- 目的探讨CalliSpheres载药微球联合空白微球(8Spheres)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11月行CalliSpheres载药微球联合8Spheres栓塞微球(DEB-TACE组)TACE 50例,罂粟乙碘化油联合8Spheres栓塞微球(cTACE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间疾病缓解率、控制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 d肝功能指标。结果基线数据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B-TACE组3、6个月疾病缓解率均高于cTACE组(P<0.05),且DEB-TACE组6个月疾病进展发生率、血清AFP升高率较低,近期疗效优于cTACE组(P<0.05)。术后3 d cTACE组ALT、AST较DEB-TACE组升高明显(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CalliSpheres载药微球联合8Spheres栓塞微球TACE在中晚期肝癌中的近期临床疗效优于罂粟乙碘油联合8Spheres栓塞微球,且安全性较高。
- 寸江平姜永能宗璇万程范宏杰蔡顺然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