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斌
- 作品数:20 被引量:108H指数:7
- 供职机构: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激励机制对肺结核患者发现水平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评价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激励机制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的效果。方法借助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激励机制进行干预,采用SPSS13.0软件对干预前后患者就诊率、发病率、检出率进行χ^2检验。结果干预前后初诊肺结核可疑症状患者就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干预后初诊肺结核可疑症状患者就诊率增幅明显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来源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构成比增幅明显大于干预前;2016年不同地区实施干预措施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措施对高疫情地区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效果尤其明显。结论通过借助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激励机制提高了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水平。
- 陈留萍杨蕊邱玉冰卢昆云许琳杨云斌陈金瓯
- 关键词:肺结核
-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目的:了解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生命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采取提高耐多药患者生命质量的相应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2012-2015年在昆明市三县区治疗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46例,2015年5月至12月昆明市在治...
- 赵誉洁闫凯陈金瓯李玲杨云斌许琳
- 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生命质量生理心理社会功能
- 云南省三县区肺结核患者灾难性支出调查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分析云南省三县区肺结核患者灾难性支出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及调整本地区肺结核患者社会保障政策提供参考。方法:以面对面问卷调查与医院内信息系统查询相结合的方式对2017年以来云南省墨江县、澜沧县、思茅区3个县区完成疗程的233例肺结核患者(达到样本量要求即停止收集)进行回顾性调查,以了解结核病患者灾难性支出(自付总费用超过家庭年收入的20%)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233例患者例均总支出费用[中位数(四分位数)]为7820(5269,12754)元,其中自付总费用为4623(3251,7637)元,占总支出费用的60.81%。其中,直接医疗自付费用为2705(1727,4559)元,占自付总费用的62.89%;直接非医疗自付费用为1760(822,3192)元,占自付总费用的37.11%。69.53%(162/233)的患者发生了灾难性支出。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年收入高(≥4000元)的患者发生灾难性支出的风险低(OR=0.062,95%CI:0.025~0.156),住院次数多(2次及以上)和有多院就诊经历的患者灾难性支出的发生风险高(OR=37.610,95%CI:7.615~185.742;OR=4.196,95%CI:1.457~12.079)。结论:云南省部分地区肺结核患者发生灾难性支出的情况严峻,进一步加强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住院治疗次数多、有多院就诊经历患者的社会保障措施的制定和完善是非常有必要的。
- 刘良丽赵誉洁杨云斌陈金瓯许琳
- 关键词:结核
- 2016—2021年云南省耐药肺结核患者发现与治疗延迟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2016—2021年云南省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发现与治疗时间间隔的变化及发生延迟的影响因素,为减少耐药肺结核发现与治疗延迟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登记报告的云南省2016—2021年2189例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的病案资料进行不同人口学特征肺结核患者发现时间间隔、治疗时间间隔分布情况。时间间隔以M(P_(25),P_(75))描述,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延迟与治疗延迟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189例耐药肺结核患者,发现时间间隔中位数变化为先升后降,由2016年的50 d递增至2018年的109 d,后逐年下降至2021年的42 d。检测方法为传统药敏性检测方法(OR=5.193,95%CI=3.750~7.193)和首诊医疗机构为州市级(OR=1.449,95%CI=1.199~1.752)是耐药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迟的影响因素。1488例纳入治疗的耐药患者治疗时间间隔的中位数稍有增长,由2016年的1 d上升至2021年的11 d。男性(OR=1.309,95%CI=1.063~1.612)、农民(OR=1.317,95%CI=1.022~1.698)、常驻居民(OR=4.016,95%CI=3.220~5.008)为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延迟的影响因素,与≥65岁人群比较,25~35岁(OR=0.676,95%CI=0.487~0.938)、35~45岁(OR=0.687,95%CI=0.494~0.954)、45~55岁(OR=0.663,95%CI=0.489~0.901)为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延迟的保护因素。结论云南省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发现时间间隔大幅缩短,治疗时间间隔较短,且应关注延迟天数较长的危险人群,有效控制耐药结核病疫情发展。
- 李子超杨云斌刘良丽许琳
- 关键词:肺结核利福平耐药
- 云南省2013年学生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2
- 2015年
- 结核病是云南省重点防治传染病之一.学校为人群密集场所,学生易被结核菌感染,是结核病的高发人群[1].因此,及时监测并掌握学生结核病的流行状况极其重要. 1.资料与方法:样本信息源白2013年云南省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及结核病防治机构登记病例资料中学生肺结核报告病例,人口数资料来自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科.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2013年云南省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病例和结核病防治机构登记病例,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描述性统计对16个地州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和学生发病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
- 杨云斌陆林许琳唐南马婧庞钰莹
- 关键词:肺结核
- 云南省7县TB/HIV双重感染患者社会支持状况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以SSR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作为该类患者社会支持程度的测量工具,初步了解云南省7个县TB/HIV双感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公认的SSRS量表回顾性调查这些TB/HIV双感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采用到的统计学方法有统计描述、t检验、方差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215例TB/HIV双感患者,他们的社会支持平均分为(30.78±7.28)分,影响社会支持状况的因素有性别(t=-2.035,P=0.043)、户籍(t=-38.565,P=0.001)、结核病治疗分类(t=2.625,P=0.009)和抗艾滋病病毒治疗(t=0.179,P=0.004)。结论云南省双感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不理想,需要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主动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主动给予他们关心和帮助,改善其心理状况。
- 杨云斌许琳高小娇唐南马婧庞钰莹陆林
- 关键词:TBHIV社会支持得分
- 云南省边境地区由新冠病毒原型株和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两起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特征对比分析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 了解由新冠病毒原型株和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差异,总结防控经验,为云南边境地区实时调整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瑞丽市2021年3月29日-4月19日(以下简称新冠病毒原型株疫情)及2022年2月16日-3月26日(以下简称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两起新冠肺炎疫情的三间分布、核酸检测Ct值、潜伏期及密切接触者续发情况、聚集性疫情等方面进行对比描述性分析。结果 两起疫情均由境外输入引起,新冠病毒原型株疫情以确诊病例为主占79.49%(93/117),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以无症状感染者为主,占81.77%(314/384),两起疫情感染者临床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254,P <0.001);新冠病毒原型株疫情感染者确诊时核酸检测ORF1ab基因及N基因Ct值均高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089,6.924,P<0.001);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15岁及≥60岁组占比较新冠病毒原型株疫情有较大幅度上升,两起疫情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236,P<0.001);两起疫情潜伏期M(P25,P75)分别为3(1,4.75)、3(2~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4,P=0.124),潜伏期<7 d分别占88.75%和95.24%;两起疫情密切接触者感染续发率为1.17%(80/6 833)、2.78%(145/5 223),其中核心密接续发率为6.3%(58/920)、6.23%(111/1 782),一般密接、次密接中均无续发病例,两起疫情均显示在共同居住生活续发率最高,其次是聚餐;新冠病毒原型株疫情共发生聚集性疫情11起,占所有感染者的76.07%,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发生聚集性疫情48起,占所有感染者的33.85%。结论 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无症状比例高于新冠病毒原型株感染者,但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强于新冠病毒原型株。云南边境地区应加强对周边邻国新冠肺炎疫情态势研判,切实落实重点人群监测、密切接触者和次级密切接触者分类分层管理等防控措施,持续提高老年�
- 邱玉冰贾曼红陈金瓯郑尔达杨云斌杨蕊杨星李真晖付朝智许琳
- 一起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本土疫情流行特征与传播动力学分析
- 2023年
- 目的 分析云南省边境某县一起由奥密克戎变异株(BA. 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冠)本土疫情的流行特征及传播动力情况,为今后新冠疫情防控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22年4月8—25日云南省边境某县报告新冠阳性病例的个案信息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及传染病传播动力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疫情共报告202例病例,经测序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 2;男女性别比1∶1.6,各年龄段、不同疫苗接种史的人群均有发病;出现51个家庭聚集性发病;潜伏期(2.38±2.20) d,代间距(2.85±2.11) d;实时再生数(Rt)最高时达到4.76 (95%CI:3.37~6.39),但在实施防控措施约9 d后,Rt迅速下降至1以内,与防控效果相呼应。结论 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潜伏期短、代际传播时间短、传播隐匿且速度快、容易造成聚集性发病,防控部门应进行早期疫情研判和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对及时、快速地控制住疫情态势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杨云斌戚艳波刘春桃邢漪王晓雯李玲刘良丽左仕富
- 关键词:再生数
- 2005-2013年云南省德宏州肺结核病人就诊延迟状况分析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了解2005-2013年云南省德宏州肺结核病人的就诊延迟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2013年云南省德宏州5个县的肺结核病人信息,分析病人就诊延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到的统计学方法有描述性统计,趋势性卡方检验和Cox回归分析。[结果]就诊延迟中位数为37天,四分位数间距为15-87天,延迟比例为41.8%-66.4%,2005-2013年就诊延迟比例呈现下降的趋势(χ^2=64.162,P〈0.001),从2005年的65.8%到2013年的46.3%,中位数也从51天减少到28天。影响就诊延迟状况的因素有年龄、民族和职业。[结论]就诊延迟已经成为德宏州肺结核病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降低贫困山区肺结核病人的就诊延迟比例,应多设立乡村基层的结核病门诊,增加对相关卫生人力资源的配备,使患者能够及时方便就诊,提高结核病诊断、治疗水平。
- 杨云斌陆林许琳唐南马婧庞钰莹
- 关键词:结核病就诊延迟影响因素
- 云南省2016-2021年学生肺结核流行特征及就诊延迟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十三五”结核病防控规划实施以来学生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评估2016-2021年云南省学校结核病防控效果,为降低学校结核病疫情,完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从“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及“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职业为“学生”和“幼托儿童”的肺结核患者信息11469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就诊延迟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16-2021年全省年平均报告学生肺结核患者2055例。报告发病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018年报告发病率最高(27.29/10万);学生肺结核患者男女比例为1∶1.04;发病主要集中在14~20岁,占学生肺结核患者数的76.15%;2021年就诊延迟时间中位数(15天)较2016年缩短了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学及以下阶段、汉族、病原学阳性和被动发现方式是就诊延迟>15天的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十三五”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实施,云南省学生结核病防控取得较好的效果,应继续规范新生入学体检结核病检查、接触者筛查等主动发现措施;同时,做好晨检、因病休假、病因追踪等常规措施,提高师生结核病知晓率,减少延迟的发生;关口前移,推进潜伏感染者预防性服药,减少疾病的发生,促进学校结核病的有效防控。
- 李玲杨蕊许琳唐顺定杨云斌陈金瓯
- 关键词:肺结核流行病学就诊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