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博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学

主题

  • 4篇王夫之
  • 2篇境界
  • 2篇境界论
  • 2篇《诗广传》
  • 1篇道德
  • 1篇哲学
  • 1篇中国传统哲学
  • 1篇中国现代哲学
  • 1篇诗词
  • 1篇诗词鉴赏
  • 1篇内在逻辑
  • 1篇仁学
  • 1篇仁学思想
  • 1篇仁政
  • 1篇主体性
  • 1篇现代哲学
  • 1篇现实性
  • 1篇理想性
  • 1篇理欲
  • 1篇理欲观

机构

  • 6篇武汉大学

作者

  • 6篇王博
  • 3篇吴根友

传媒

  • 2篇船山学刊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哲学史
  • 1篇中国哲学年鉴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王夫之仁学思想探析
2014年
王夫之的仁学思想内容极为丰富。在仁与礼方面,他主张"仁礼互藏"、仁礼互为体用的思想框架,强调礼为人之所独有;在仁与义方面从道德修养和政治治理两个不同维度分疏仁义之同与仁义之别,凸显人之"思"对仁义之本体的认识作用;在仁与孝方面继承儒家传统思想,并阐明了仁人之孝敬生身父母的意义;在仁与政道、治道方面强烈谴责打着"使人履仁而戴义"旗号却大行违德背道之事的"申韩之儒",并提出"君天下者,仁天下者"的光辉命题。这四个方面是王夫之"以人道率天道"的新仁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体现了王夫之思想对前人的继承和超越并暗含的近代性因素。
王博
关键词:王夫之仁学仁政
王夫之尊“我”思想的内在逻辑结构分析
2016年
王夫之的尊"我"思想既有一个形成的历史过程,也有一个隐然成形的内在逻辑结构。在存在论层面,王夫之论证了肉身性之"我"在尽孝、尽忠的道德实践中的主体性地位。在道德领域中他激烈地批判历史上诸种"无我"论,要求挺立个体之"我"作为道德承担者与实践者的主体性地位,殷切呼唤豪杰精神,号召个体具有承担"大公至理"的道德担当意识。在认识论及社会历史领域,其尊"我"思想表现为重视"我"的认识能力与认识主体的地位,在"变化日新"的历史过程中对"明日之吾"(即未来之我)充满着期待。王夫之的尊"我"思想是对阳明心学重视道德主体性思想的正面继承与发展,初步体现了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重视个体精神的思想倾向。
王博
关键词:王夫之
理在欲中,公欲即理——王夫之《诗广传》中的理欲观被引量:4
2014年
理欲关系问题是中国思想界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王夫之在《诗广传》中从"人性日生日成"的角度对人欲合理性进行肯定,对"公欲"、"私欲"概念进行了明确的分梳和辨析,并通过强调"以理导欲"及"取精用物"来对佛老及其他形式的禁欲论与薄欲论进行了有力的回击。王夫之的理欲思想体现了深刻的理性精神与人文关怀,带有明显的近代性特征,与西方近代人文主义与启蒙思想遥相呼应。
王博
关键词:王夫之《诗广传》
冯契的“境界论”思想
2017年
在中国现代哲学思想史上,从20世纪初王国维以艺术、特别是诗词鉴赏为主的“境界论”,到20世纪末冯契涵摄艺术而偏重于人的精神境界的新“境界”论,“境界论”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广义认识论的视角出发,冯契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境界论”问题进行了新的阐释,在重视现实性的同时,更多强调了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性与理想性因素。
吴根友王博
关键词:诗词鉴赏中国现代哲学境界论中国传统哲学理想性现实性
王夫之《诗广传》中的“性、情、理”思想探论
2015年
情理问题是中国思想史上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其牵涉了伦理学与美学等诸多领域,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和解答体现了中国哲人对"美善统一"与"情理和谐"的价值追求。王夫之对于情理关系的论述可以说达到了历史上的一个高峰。本文对王夫之的诗经学著作《诗广传》一书进行解读,从王夫之对情的定义入手,进而分析"性、情、欲"三者的关系,最后揭示王夫之"情者性之情"与"天理人情原无二致"的情理统一思想,揭示了王夫之《诗广传》一书在诠释诗经时从政治伦理的角度讨论诗歌美学的诠释学特色。
吴根友王博
关键词:王夫之《诗广传》
试论冯契的“境界论”思想——兼与王国维“境界论”之比较
2016年
在广义认识论的新视野里,冯契将"境界"问题与现当代中国人"平民化自由人格"的养成结合起来,成为人生哲学的一种重要论述,深化并发展了王国维的"境界论"。将冯、王二人的"境界论"作一简要的比较可以发现,20世纪中国的大哲学家其实分享着一些基本的哲学问题,通过分析他们对同一基本哲学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发现,不同的哲学家完全可以动用不同的思想资源来阐述同一个哲学问题,从而深化人们对一些基本哲学问题的思考。从广义认识论的角度来重新阐述中国传统哲学的"境界论"问题,应当是冯契留给当代中国哲学的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
吴根友王博
关键词:境界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