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红
-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沙门氏菌毒力岛及Ⅲ型分泌系统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5年
-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内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能引起人和动物多种不同临床症状表现,为人类食物中毒主要病原菌之一。沙门氏菌的侵袭力与毒力岛(pathogenicity island,PI)及其编码的Ⅲ型分泌系统(TypeⅢsecretion system,T3SS)直接相关。本文对沙门氏菌毒力岛、T3SS组成、T3SS分泌及调控机制、T3SS与沙门氏菌致病性、应用研究等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陈俊蒋文灿谭天许凯迪杨丽红
- 关键词:沙门氏菌
- 四川和重庆地区鸭源沙门氏菌分离鉴定及血清型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为了解四川和重庆地区规模化种鸭场鸭源沙门氏菌流行情况,本研究从四川和重庆地区规模化种鸭场采集病料样品366份,分离出163株鸭源沙门氏菌。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163株沙门氏菌中有96株能够确定血清型,分属A、B、C1、C2、D及F共6个血清群;另有67株属于粗糙型菌落未能分型。优势菌株为伊鲁木沙门氏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及奥雷宁堡沙门氏菌。其次为习志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奥斯陆沙门氏菌、姆卡巴沙门氏菌及昌丹斯沙门氏菌。采用已确定血清型的7株鸭源沙门氏菌人工感染实验雏鸭,结果显示7株鸭源沙门氏菌均具有致病性,死亡率为20%~100%,平均死亡率77.14%。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鸭源沙门氏菌流行情况和血清型分布情况提供参考。
- 陈俊蒋文灿程平谭天许凯迪杨丽红
- 关键词:沙门氏菌血清型
- 鸭源大肠杆菌与多杀性巴氏杆菌融合菌株DB4免疫原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本研究旨在评价融合菌株DB4的免疫原性以及对亲本大肠杆菌ZYD2(O78)株、亲本多杀性巴氏杆菌YB2(5∶A)株的攻毒保护力。制作DB4蜂胶灭活疫苗分为一免组、二免组对鸭进行免疫,对两组鸭的血清抗体效价、IL-4和IFN-γ水平、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白细胞吞噬活性进行测定,并于首免后2周以大肠杆菌ZYD2(O78)、多杀性巴氏杆菌YB2(5∶A)攻毒。结果显示,DB4能够诱导鸭产生两种亲本抗体,效价达1∶29、1∶28,同时能刺激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白细胞吞噬活性,免疫后刺激指数增加3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白细胞吞噬率升高30%,血清中IL-4和IFN-γ含量分别高于对照组33.5、12.5 ng/L,可抵抗亲本菌株的攻击,保护率80%,表明DB4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应用于研制大肠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二联疫苗。
- 杨丽红蒋文灿许凯迪姜洋胡欣
- 关键词: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免疫原性
- 鸭源沙门氏菌与鸭源大肠杆菌融合菌株SD_5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为研究鸭源沙门氏菌与鸭源大肠杆菌融合菌株SD_5的免疫原性,本研究通过制备SD5蜂胶灭活疫苗和亲本沙门氏菌S_7、大肠杆菌D_2二联蜂胶灭活疫苗,对雏鸭进行免疫接种,测定其免疫保护率、血清抗体效价、IL-4和IFN-γ水平、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白细胞吞噬活性,并对两种疫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SD_5疫苗对S_7和D_2保护率分别为70%、90%,二联苗保护率分别为80%、70%;SD_5疫苗能够诱导雏鸭产生两种抗体,其中,该组雏鸭血清IgG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D_5灭活疫苗诱导鸭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白细胞吞噬活性和细胞因子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二联苗相比无明显组间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SD5具有良好免疫原性,能促进机体免疫应答,可作为预防鸭沙门氏菌病和鸭大肠杆菌病候选疫苗菌株。
- 胡欣蒋文灿杨丽红姜洋李鑫曾晓慧
- 关键词: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免疫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