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作品数:15 被引量:67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化学工程 农业科学 理学 更多>>
木醋液及其精油复配物对黄粉虫的杀虫效果研究 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喷雾法杀虫活性实验研究木醋液及其精油复配物对黄粉虫幼虫的毒杀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 m L木醋液药液喷雾量1次喷雾,松木屑木醋液与樟子松-黑皮油松混合鲜针叶精油复配溶液对黄粉虫幼虫的杀虫效果最好(第1天死亡率即达到100.00%)。与木醋液复配樟子松精油、精制木醋液相比,松木屑木醋液对黄粉虫幼虫的杀虫效果较好(第1天死亡率95.00%)。松木屑木醋液及其与精油的复配物对黄粉虫幼虫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崔义 王海英 王婷婷 胡佳艺 方娇阳关键词:木醋液 杀虫活性 黄粉虫 微生物发酵法提取玉米黄色素的研究 被引量:7 2010年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微生物发酵法提取玉米黄色素的因素进行分析,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即使用95%的乙醇作溶剂,底物浓度为30%,温度40℃、pH8.00、接种量10%、发酵时间68 h。 王振宇 张智 王婷婷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 玉米黄色素 微生物 不同烘干温度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4 2016年 以温带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在用不同温度烘干处理后,测定其碳含量,量化温度处理对土壤有机碳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显著的影响了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测定结果,不同层次最佳的处理温度不同。而105℃引起的误差为0~2.42%,高温180℃引起的误差达到28%~38%。 王婷婷关键词:碳库 土壤有机碳含量 森林土壤 温带森林 烘干温度 金银花多酚与红豆越橘乙醇提取物协同护肤 被引量:2 2023年 以金银花多酚和红豆越橘乙醇提取物为原料,采用称重法、稀释透过率法、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酪氨酸酶抑制实验、弹性蛋白酶抑制实验、联合指数(CI)考察了金银花多酚与红豆越橘乙醇提取物单独及不同质量比联合应用在保湿、防晒、抗氧化、抑制黑色素和抗衰老方面的功效。结果显示,m(金银花多酚)∶m(红豆越橘乙醇提取物)=1∶2、1∶4在保湿性能方面具有协同作用;m(金银花多酚)∶m(红豆越橘乙醇提取物)=4∶1、2∶1和1∶1时在抗UVB性能方面具有协同作用;5个复配比例在清除ABTS和DPPH自由基方面均有协同作用,CI值分别为0.79±0.036、0.83±0.041、0.85±0.026、0.96±0.03、0.98±0.027和0.69±0.046、0.67±0.039、0.78±0.031、0.89±0.018、0.97±0.029;除m(金银花多酚)∶m(红豆越橘乙醇提取物)=4∶1外,其他复配比例在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方面均表现出协同作用,m(金银花多酚)∶m(红豆越橘乙醇提取物)=2∶1、1∶1、1∶2、1∶4复配物的CI值分别为0.71±0.054、0.68±0.047、0.76±0.033、0.81±0.06,m(金银花多酚)∶m(红豆越橘乙醇提取物)=1∶1、1∶2和1∶4时在抑制弹性蛋白酶活性方面具有协同作用,CI值分别为0.84±0.053、0.88±0.042、0.86±0.041。金银花多酚与红豆越橘乙醇提取物联合应用在多个护肤功能上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结合其在5个护肤功能上的协同效果及表现能力综合分析,m(金银花多酚)∶m(红豆越橘乙醇提取物)=1∶1为最优复配比。 王婷婷 张頔 王宇加 樊梓鸾关键词:防晒 抑制黑色素 医药与日化原料 纳米乳液改善多酚性能及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2023年 国内外研究人员一直关注植物多酚促进人体健康的潜在作用,发现在实际应用中,多酚的稳定性差、溶解性差、生物利用率低等问题亟待解决。纳米乳液递送体系粒径小、稳定性佳,是极佳的多酚递送体系,应用前景广阔。经纳米乳液包埋后的多酚可改善稳定性,提高在体内的生物利用率,表现出更佳的生物可及性、抗氧化性及抗肿瘤活性,更适合应用于食品工业。该研究结合国内外研究者的成果综述了多酚的分类及作用;多酚纳米乳液制备新技术;纳米乳包载对多酚多种性能的改善效果与作用机制。基于多酚纳米乳液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提出了乳液优化方案,并阐述了多酚纳米乳液在食品工业中的现状及潜在应用,对多酚纳米乳液未来的制备方向进行展望。 王思宇 蔡轶男 王宇加 王婷婷 张頔 樊梓鸾关键词:纳米乳液 生物利用度 天然乳化剂 稳定性 改性蛋白 木醋液及其复配精油的杀虫活性分析 被引量:6 2016年 采用喷雾法杀虫活性实验研究木醋液及其复配精油对黄粉虫幼虫的毒杀效果。研究结果表明2 m L木醋液药液喷雾量分2次喷雾(1次1 m L,间隔10天),松木屑木醋液对黄粉虫幼虫的毒杀效果差(第22天死亡率56.67%)。2 m L木醋液药液喷雾量1次喷雾,与木醋液及其复配精油、精制木醋液相比,松木屑木醋液对黄粉虫幼虫的毒杀效果较好(第1天死亡率95.00%)。 崔义 王海英 方娇阳 王婷婷 胡佳艺关键词:木醋液 杀虫活性 枯草芽孢杆菌ls-45发酵法制取玉米肽的研究 被引量:12 2009年 经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综合试验,确定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s-45发酵生产玉米多肽的最佳发酵条件:接种量12%,40目玉米蛋白粉,底物浓度5%,初始pH8.0,装液量100 mL/500 mL三角瓶,培养温度41℃,摇床转速180 r/min,发酵时间63 h。在此条件下玉米肽得率达到最大为82.7%。并对制得的玉米肽进行了初步的分离纯化,经截留分子质量104u的中空纤维柱超滤,得到分子质量在104u左右的超滤液,其回收率为86.3%,超滤液经SephadexG-25柱分离纯化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测定,共洗脱出4个峰,其玉米肽各级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大致为5128、3715和1513。 张智 黄放 朱宏亮 宋静 汤倩倩 王婷婷 麻名汉关键词:发酵 枯草芽孢杆菌 玉米肽 响应面法 天然食品添加剂玉米黄色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10年 介绍了玉米黄色素的功能和提取方法的进展,并分析了玉米黄色素的发展趋势。 张智 王婷婷 邹心东 张均韬关键词:玉米黄色素 松针提取物的GC-MS分析及其复配剂对榆紫叶甲的毒杀效果 被引量:7 2017年 采用索氏提取法以正己烷为溶剂从樟子松和黑皮油松新鲜针叶中提取松针提取物,对提取物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并分别研究了这2种松针提取物与松木屑木醋液的复配剂对榆紫叶甲的杀虫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樟子松鲜针叶正己烷提取物中共鉴定出16种成分,总GC含量为65.92%,GC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2,2,4,4,6,8,8-七甲基壬烷(23.72%),其次是苯乙酸-3-己烯酯(8.56%)。黑皮油松鲜针叶正己烷提取物中共鉴定出41种成分,总GC含量为98.06%,GC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石竹烯(23.29%),其次是4-epi-荜澄茄油烯醇(11.24%)。这2种松针提取物复配木醋液(体积比1∶9)的5倍蒸馏水稀释液,对榆紫叶甲成虫的毒杀效果差,樟子松鲜针叶提取物复配木醋液(体积比1∶9)的5倍蒸馏水稀释液对榆紫叶甲成虫的毒杀效果优于木醋液的5倍蒸馏水稀释液。实验1~4天,松木屑木醋液的5倍蒸馏水稀释液对榆紫叶甲幼虫的毒杀效果要好于黑皮油松鲜针叶提取物复配木醋液(体积比为1∶9)的5倍蒸馏水稀释液,第5天则相反。 崔义 王海英 胡佳艺 方娇阳 王婷婷关键词:黑皮油松 榆紫叶甲 响应面法优化木槿花色苷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2014年 以单花盛花期木槿花瓣为试材,运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法考查液料比、超声提取时间、温度3个因素对花色苷提取率的影响,并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木槿花瓣中花色苷的最优条件为:提取剂0.1%盐酸甲醇,超声(功率300W)提取时间3 min、超声温度56℃、液料比41?1(mL?g)。在此条件下,花色苷的得率预测值为(38.19±3.45)mg·100 g-1,验证值为(37.79±4.17)mg·100 g-1,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04%,说明响应面法优化木槿花瓣中提取花色苷的工艺可行。 刘群录 张宝智 张彦婷 王婷婷关键词:木槿 超声辅助提取 花色苷 响应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