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玉琳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泰安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护理
  • 2篇护理配合
  • 2篇家属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期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眼底
  • 1篇眼底荧光
  • 1篇眼底荧光血管
  • 1篇眼底荧光血管...
  • 1篇眼底荧光造影
  • 1篇眼科
  • 1篇眼科检查
  • 1篇荧光
  • 1篇荧光血管
  • 1篇荧光血管造影
  • 1篇荧光造影
  • 1篇造影
  • 1篇镇痛

机构

  • 7篇泰安市中心医...

作者

  • 7篇陈玉琳
  • 2篇贾莉
  • 1篇马为梅
  • 1篇刘灿兰
  • 1篇卞红梅
  • 1篇王春
  • 1篇靳明萍
  • 1篇王云
  • 1篇徐晓丽
  • 1篇马艳丽
  • 1篇王桂明

传媒

  • 3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泰山卫生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山东医学高等...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09
  • 2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自控镇痛患者的术前访视
2006年
陈玉琳
关键词:术前访视家属自控镇痛
清醒或全麻后留置尿管术后反应的对比被引量:6
2004年
贾莉王春陈玉琳
关键词:清醒全麻留置尿管术后反应
腹腔镜下老年直肠癌切除术8例护理配合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老年直肠癌切除术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8例67岁以上老年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术,并给予密切护理配合。结果:本组1例因血压偏高中转开腹,7例手术均顺利进行。术后无出血、吻合口瘘、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术安全可行,且疼痛轻、创伤小、恢复快。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具备较高的腹腔镜手术技巧和医护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陈玉琳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护理配合
层流手术室手术部位感染的控制与管理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究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措施,认识手术室手术部位感染控制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制定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加强对手术室环境管理以及采取科学的方法来管理手术器械等措施,来对手术室手术部位感染进行控制与管理。结果实施了各项有利于手术室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手术部位感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结论重视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才能保证手术的质量与安全。
陈玉琳
关键词:手术室手术部位感染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护理被引量:5
2003年
眼底荧光造影是一种眼科特殊检查方法,是应用可以发荧光的染料注入血管,然后用装有特定滤光片组合的眼底照相机,连续拍摄眼底血管中染料循环时吸收激发光线所发射的荧光形态,此方法可以完整系统的记录眼底的循环动态图象,能清晰的表现出眼底的微循环结构形态,识别眼底血管的组织的功能性和器质性改变。对眼底病的诊断率高,自2001年2月至2003年2月我科共做284例,诊断率高。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王云陈玉琳卞红梅
关键词:眼底荧光造影眼科检查护理配合
无菌容器打开时盖子内面朝向与被污染状况研究
2006年
目的:通过观察培养皿的细菌生长情况,研究在打开无菌容器时,保持在手中的盖子,内面翻转向上或是仍朝向下,哪种操作更不易被污染。方法:用培养皿模拟无菌容器,皿基在上模拟盖子;打开时,对照组手中的盖子内面翻转向上,实验组则仍朝向下,送细菌培养。结果:两组各160个培养皿中,对照组有54个皿、78个菌落生长;实验组有15个皿、17个菌落生长,两组染菌率和菌落计数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打开无菌容器时,保持在手中的盖子内面朝向下方更不容易被污染;盖子内面翻转向上者,随暴露时间的延长、环境微生物含量的增多,被污染的可能性增加,盖子内面向下者变化不明显。
马为梅贾莉刘灿兰靳明萍陈玉琳王桂明
关键词:无菌容器
新生儿Ⅰ期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22例的术中护理体会
2004年
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方法较多,但多适用于婴幼儿,新生儿期经腹、会阴联合根治术已有开展,但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我院小儿外科自2000年8月开展了新生儿Ⅰ期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该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切口隐蔽、术后肠功能恢复快,减轻了患儿痛苦及家属的经济精神负担。通过对22例手术的配合,现将术中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马艳丽徐晓丽陈玉琳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术中护理新生儿期家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