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兰英
-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审证求因”哲学思维剖析被引量:3
- 2011年
- 探讨审证求因所蕴含的哲学思维,包括整体宏观、形象类比、恒动变易等。整体宏观思维即立足整体,三才并察,四诊合参,以患病机体的整体反应性为核心,综合考察病因;形象类比思维即运用"取象比类"方法寻求疾病意象概念上的病因;恒动变易思维即执人体之常以达疾病之变,纵横把握疾病病因。中医学审证求因方法相对于现代西方医学借助先进仪器进行的"还原论"求因法,具有一定优势,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应对某些现代医学颇感棘手的临床问题。
- 黄兰英李其忠
- 关键词:审证求因
- 中医临证思维实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8
- 2019年
- 近年来,有关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的利弊以及两者结合的问题成为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教学难点。本文通过探索实践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相结合的模式,从建立中医临证思维实训教学模式为切入点,以培养新型中医药人才为目标,探索出一师多徒、一徒多师或多师多徒新型传承模式,寻找到两者结合的最佳途径。中医传承的核心在于中医临证思维的培养。经数年的临床教学实践,我们逐步构建的中医临证思维实训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中医临证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术沙龙、专题查房、教学门诊等形式将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转化为学生的临证思维,实现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人才培养和现代中医高等教育的优势互补,从而完善院校教育的不足。
- 艾静曹康黄兰英
- 关键词:中医临床教学院校教育师承教育
- 基于哲学基础与系统科学探讨“审证求因”
- “审证求因”是中医学在诊疗过程中探求疾病病因的颇具特色的思辨方法,是中医学辨证论治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病因学与中医诊断学之间的桥梁。近年来,关于对“审证求因”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本文在此基础之上,查阅相关文...
- 黄兰英
- 宋金元伤寒学中审证求因理论的发展被引量:2
- 2010年
- 介绍了"审证求因"这一中医学临证方法在宋金元时期几部典型伤寒学著作如《伤寒总病论》、《南阳活人书》、《伤寒发微论》、《伤寒明理论》中的体现,以简单反映审证求因理论在这一时期的发展。
- 黄兰英李其忠
- 关键词:审证求因伤寒
- 李其忠教授膏方组方用药特点被引量:2
- 2012年
- 李其忠教授善于运用膏方调治虚损性疾病和亚健康状态。强调有病辨证调补、无病辨体调补;药物配伍在遵循君臣佐使的原则下,一般采用"方证相对"法进行处方;对肠易激综合征、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肝病、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特定病种则辨病用药;在重视药物配伍的基础上,十分注重对患者心理的调适及饮食生活起居的指导。
- 黄兰英李其忠张莎莎唐健嫩张佳
- 关键词:膏方方剂配伍
- 审证求因的理论研究概述被引量:8
- 2009年
- 黄兰英李其忠
- 关键词:审证求因体质
- “审证求因”源流探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运用文献学方法研究中医"审证求因"的源流发现,"审证求因"方法源于《易经》之整体、变易、形象等思维,秦汉时期初步奠定了其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宋金元时期,"伤寒学"的研究蔚然成风,且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出了"审证求因"的最初表述,使其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明清以降,"审证求因"趋于成熟,其对"证"与"因"的重视前所未有,多样化的辨证与诊断方法丰富了其内容,并且突出了体质因素在"审证求因"时的重要性。
- 黄兰英李其忠
- 关键词:审证求因源流思维方法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