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军
- 作品数:11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高校学报与高校学科建设的关系探析被引量:8
- 2014年
- 高校学报的传统定位决定了它与高校的学科建设紧密相关,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高校学报为其搭建平台。高校学报在其主办高校巩固重点学科、培育新兴学科、培育学科人才等方面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而高校的学科建设则有助于学报整体质量的提升。因此,科学把握高校学报的办刊宗旨与定位,保持与主办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战略的一致性,关乎高校学报自身和高校的发展与繁荣。
- 杨红军许玉清
- 关键词:高校学报学科建设
- 我国学术期刊上网面临的若干问题被引量:3
- 2001年
- 随着因特网技术和网页技术对印刷出版业的渗透 ,学术期刊网络版信息量大、时效性交互性强、便于分类检索、读者量大等优点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综合看待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 ,我国信息产业集成化、学术期刊上网是大势所趋 ,期刊上网在技术手段上不存在太大的问题 ,但如果确实需要自主设计出符合各刊风格、简明独特而且实用的学术期刊站点 ,各编辑部还是有必要进行全面综合考虑的。
- 杨红军
- 关键词:知识产权收费
- 对核心期刊的正确认识与合理利用被引量:11
- 2004年
- 核心期刊的存在缘于文献分布的规律,文献分布规律的基础是期刊的本质,即期刊的学术性和期刊存在的合理性,用量化的指标划分出来的核心期刊依赖于期刊自身的学科特点和学术水平。核心期刊研究水平有待提高,核心期刊的遴选方式急需完善,核心期刊的应用仍需规范。期刊评价适宜多角度、分层次进行,为每一种期刊找到自己合理的存在、发展空间,而不是只有核心期刊一个目标。
- 杨红军
- 关键词:学术质量
- 高校学报与高校学科建设的关系探析
- 高校学报的传统定位决定了它与高校的学科建设紧密相关,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高校学报为其搭建平台。高校学报在其主办高校巩固重点学科、培育新兴学科、培育学科人才等方面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而高校的学科建设则有助于学报整体质...
- 杨红军许玉清
- 关键词:高校学报学科建设
- 文献传递
- 网络环境下期刊评价亟待解决的问题被引量:3
- 2007年
- 自从文献计量学指标被应用于期刊评价中以来,期刊评价活动日趋科学化、制度化。但是,随着网络信息交流日益增加,数字化期刊信息成为科研工作者获取期刊文献与信息的主要途径。这使得网络期刊的计量模式和评价指标变得越来越重要,构成了期刊文献计量评价的重要内容。期刊评价原则、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日渐凸现,制约着期刊评价的科学性、稳定性。随着学术期刊的数字化与网络化的发展,期刊的综合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必然要随之整合,以确保期刊评价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 杨红军
- 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被引量:2
- 2002年
- 人类步入21世纪后,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将是:人力资本入股的企业体制-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在激励机制;发达的人力资本市场-人力资源开发的外部条件;鲜明的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软体环境;鲜明的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软体环境。
- 王治平杨红军赵占章
-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人力资本入股以人为本企业文化
- 浅谈学术期刊的评价问题被引量:5
- 2005年
- 对我国学术期刊的评价研究是期刊编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期刊管理学的重要内容。学术期刊评价问题受到了理论界和相关人士的普遍关注。评价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促进了期刊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并把期刊评价活动科学化、制度化,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学术期刊质量的提高。
- 杨红军
- 关键词:期刊管理
- 对五所高等教育研究所的考察报告
- 1997年
- 宋梅杨红军
- 关键词:高教所教学改革编辑出版高等教育改革资料室
- 网络环境下的期刊评价问题被引量:3
- 2007年
- 评价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促进了期刊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文献计量学被应用于期刊评价中来,又衍生出众多指标各异的综合评价体系,这些评价体系进一步促使期刊评价活动日趋科学化、制度化。但是期刊评价原则、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依然制约着期刊评价的科学性、稳定性。随着学术期刊的电子化与网络化的发展,期刊的综合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也要随之整合。应尽量提供科学的证据,进行有说服力的论证,保证期刊评价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 杨红军
- 信息技术在学术期刊编辑的应用被引量:3
- 2001年
- 该文对编辑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论述了在局域网和因特网环境下,稿件编辑加工、期刊文摘上网、稿件管理、评审和收录上网查询等的方法和技术。实践表明,在编辑工作中,科学地应用信息技术,能极大地发挥期刊的信息交流作用,适应了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 刘为清杨红军吕鹏
- 关键词:信息管理局域网因特网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