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红
- 作品数:26 被引量:272H指数:7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多功能PICC置管病服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功能PICC置管病服,包括病服主体和衣袖主体,所述衣袖主体包括与病服主体固定的上部衣袖和与上部衣袖可拆卸连接的下部衣袖,所述上部衣袖上装有臂围测量装置,所述下部衣袖的末端为收缩袖口,下部衣袖的主体为带...
- 范卢明王慧孟美芬刘丽红卢玉林陈蜀杨倩蓉卢蓉孙林利程雨虹陈丽娟黄桂云
- 文献传递
- 老年烧伤患者的循证护理体会被引量:4
- 2014年
-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年人口型社会,老年烧伤患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由于老年人应激反应和免疫功能低下,伤前可能存在多种疾病,伤后并发症多[2],使得老年烧伤患者病程延长,这为临床治疗和护理带来很大难度,护理工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伴随21世纪临床医学由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转变,我科于2010年1月开始对老年烧伤患者采取了循证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 孙林利袁慧云孟美芬朱旭红杨艳艳刘丽红
- 关键词:烧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后并发症病程延长
- 颜面部烧伤患者基于行为转变理论康复护理方案的实施被引量:2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康复护理方案对颜面部烧伤患者歧视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颜面部烧伤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干预组采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康复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的歧视感评分和精简烧伤健康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歧视感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干预后1个月、3个月干预组歧视感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康复护理方案有助于降低颜面部烧伤患者受歧视的感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护能力,干预时间越久效果越明显。
- 孙林利陈丽娟刘丽红孟美芬黄云朱旭红
- 关键词:颜面部烧伤行为转变理论
- 1例黄磷烧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 2017年
- 目的总结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黄磷烧伤患者的病情观察,护理体会。方法配合医师迅速清理患者创面,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纠正休克,减轻毒素吸收;防休克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给予心理护理。结果通过此例患者的护理,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和掌握了黄磷烧伤的急救重点与清创原则。结论早期正确处理及全面的、专业的护理程序能使患者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向路艳王艳敏孙丽娟孟美芬刘丽红孙林俐
- 关键词:黄磷烧伤护理
- 大面积烧伤患者焦痂切开减压术后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焦痂切开减压术术后护理措施和方法进行详细了解,总结护理经验和体会。方法:对5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焦痂切开减压术后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53例,未能坚持治疗2例,死亡3例,治愈率为91.4%。结论: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焦痂切开减压术后的护理要点在于:对肢端血液循环、皮温、术区渗血情况和生命体征变化进行仔细观察,尽最大努力加强休克期护理,对术后出现的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 孙林利朱旭红刘丽红孟美芬
- 关键词:大面积烧伤护理
- 系统护理在老年烧伤患者肠内营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 2019年
- 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在重度老年烧伤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的58例重度老年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鼻胃管鼻饲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4.5±5.9)dvs(33.1±6.4)d、(38.5±6.7)dvs(49.9±6.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0,6.675,P<0.05);观察组中发生反流误吸、腹泻、脱管堵管、胃潴留、便秘的患者总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6.90%vs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9,P<0.05)。结论系统护理护理可有效降低重度老年烧伤病人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刘丽红孟美芬孙林利王慧程雨虹朱旭红
- 关键词:系统护理老年烧伤营养支持
- 2022版《烧伤儿童伤口护理中的疼痛管理和镇静实践指南》解读
- 2024年
- 目的:国外烧伤康复专家组于2022年9月发布了《烧伤儿童伤口护理过程中的疼痛管理和镇静实践指南》,该指南针对烧伤儿童伤口护理过程中的疼痛管理和镇静治疗提供循证推荐意见,主要包括烧伤儿童的疼痛评估、疼痛管理和手术镇痛镇静等内容。本文重点对该指南进行解读,旨在让临床医务人员了解烧伤儿童伤口护理中的疼痛管理及镇静新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指导建议。
- 孙林利刘丽红李蓉吴帆刘文军
- 关键词:疼痛管理烧伤伤口护理儿童
- 2019版《压疮/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解读被引量:170
- 2020年
- 从压力性损伤的定义和分类、压力性损伤的特殊人群、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压力性损伤预防和治疗的共同措施、压力性损伤的治疗方面对2019版《压疮/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的更新进行解读,旨在让临床护理人员了解国际压力性损伤的新进展,从而提高压力性损伤预防和治疗的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 陈丽娟孙林利刘丽红程雨虹赵瑞华孟美芬
- 关键词:压疮临床实践指南
- 我国护理员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综述了护理员的概念以及护理员的管理在国内外的发展进程,分析家属自聘自管、公司管理、公司+医院管理、医院管理4种管理模式的关系及优缺点,以为医院更好的发展及整体护理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 陈丽娟程雨虹孟美芬刘丽红
- 关键词:护理员护理质量
- 浅析中国护士处方权被引量:7
- 2019年
- 处方权是指医师开具处方药品、开展检查操作、进行手术、收治患者、开具相关证明的权力。在传统观念里,护士不具备处方权。然而,随着社会医疗与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美国、英国、加拿大等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在法律层面上授予了部分护士一定范围内的处方权。我国在《护士条例》中明确指出护士不具备处方权,但是护士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危重患者生命,应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同时护士有义务对医嘱进行监督与检查,如未及时发现医嘱存在的错误,将与医生一同承担法律责任[1]。因此,我国护士实际上已经拥有了部分处方权。2017年8月,安徽省首批高年资护士下沉到2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工作。这批高年资护士在社区医疗机构主要进行健康评估与咨询、健康教育、慢性病康复、危险性评价、社区专业护理,同时可以开具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康复等疾病的检验与解读报告,还能开具部分延续治疗处方[2]。
- 程雨虹王慧刘丽红孙林利孟美芬
- 关键词:处方权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