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冉建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罗库溴铵
  • 2篇神经肌
  • 2篇神经肌肉
  • 2篇神经肌肉阻滞
  • 2篇顺阿曲库铵
  • 2篇肌肉
  • 2篇肌松
  • 2篇肌松药
  • 2篇阿曲库铵
  • 1篇性别
  • 1篇药效
  • 1篇药效学
  • 1篇药效学比较
  • 1篇输注速率
  • 1篇七氟醚
  • 1篇气管
  • 1篇气管插管
  • 1篇全身麻醉
  • 1篇拮抗
  • 1篇临床药

机构

  • 5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冉建
  • 3篇欧阳葆怡
  • 3篇董庆龙
  • 2篇杨汉宇
  • 1篇黄焕森
  • 1篇岑燕遗
  • 1篇詹鸿
  • 1篇梁丽霞
  • 1篇梁丽霞
  • 1篇蓝岚
  • 1篇陈少娟
  • 1篇邓智光

传媒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肌松药神经肌肉阻滞期间TOF的T_1与TOF count对比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应用定性方法评估TOF T1水平的可行性。方法择期手术成年患者108例,静脉输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维持麻醉。用TOF WATCH SX监测仪以TOF模式透皮刺激腕部尺神经,同时在同侧手应用目测法观测单次静注2×ED95罗库溴铵或顺阿曲库铵后肌松监测仪诱发拇内收肌颤搐反应的恢复过程。按给予的不同肌松药将患者分成男性罗库溴铵组(Rm组)、女性罗库溴铵组(Rf组)、男性顺阿曲库铵组(Cm组)及女性顺阿曲库铵组(Cf组)。记录TOF WATCH SX监测TOF反应依次出现时的T1值、T4出现时的TOFr值;Tmax到T1出现时间(T0~T1)、T1到T2再现时间(T1~T2)、T1到T3再现时间(T1~T3)及T1到T4再现时间(T1~T4)。目测法观测当TOF count=1、2、3、4时,肌松监测仪实测的T1值,记为C1、C2、C3、C4;记录Tmax到TOF count 1出现时间(T0~C1)、TOF count 1到TOF count 2再现时间(C1~C2)、TOF count 1到TOF count 3再现时间(C1~C3)及TOF count 1到TOF count 4再现时间(C1~C4)。结果四组分别比较T0~C1、T0~T1,Cm组较Rm组时间长(P<0.05),Cf组较Rf组时间长(P<0.05)。分别比较C1~C2、C1~C3、C1~C4、T1~T2、T1~T3、T1~T4,四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四组总体C1~C2与T1~T2比较、C1~C3与T1~T3比较、C1~C4与T1~T4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四组患者应用TOF WATCH SX所测得的TOF反应依次出现时的实测T1值为4.0(3.0,4.0)%、12.0(10.0,16.0)%、22.0(18.0,27.0)%、27.0(21.3,33.0)%。当TOF count=1时,四组患者实测T1值为0。当TOF count=2、3、4时,所对应的实测T1值为0.0(0.0,3.8)%、6.0(5.0,9.0)%、9.0(6.0,13.0)%。结论肌松药从深度阻滞到早期恢复阶段罗库溴铵较顺阿曲库铵恢复快。目测法观测TOF count 1出现较加速度换能器肌松监测仪测到的T1显现早。根据TOF count 1出现的时间可预估神经肌肉阻滞程度恢复到TOF count=2、3、4的时间。
邓智光冉建蓝岚黄焕森欧阳葆怡
关键词:顺阿曲库铵TOF目测法TOFCOUNT
全身麻醉时影响罗库溴铵输注速率的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寻全身麻醉维持肌松状态恒定时影响罗库溴铵静脉输注速率的因素。方法:选择ASAⅠ~Ⅱ级中青年全麻手术患者60例。按性别和麻醉维持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女性七氟醚吸入麻醉组(F-S 组)、男性七氟醚吸入麻醉组(M-S 组)、女性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组(F-P组)和男性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组(M-P 组),每组15例。用 TOF Watch SX 监测仪监测拇内收肌对 TOF 刺激的诱发颤搐反应,待T1恢复至5%时开始静脉输注罗库溴铵,初始速率5μg/(kg·min)。当T1<5%或>15%时减慢或增快罗库溴铵1μg/(kg·min)以维持T1接近基础值10%。手术结束前30 min停止输注。记录每5 min的T1值和输注速率。结果:罗库溴铵输注速率在 M-P 组[(8.3±0.3μg/(kg·min)]比 F-P 组[(6.2±0.4)μg/(kg·min)]快(P <0.05);M-S 组[(4.3±0.3)μg/(kg·min)]比 F-S 组[(3.4±0.4)μg/(kg·min)]快(P <0.05)。男性患者组的输注速率比女性组快(P <0.05)。持续输注罗库溴铵60 min后,四组输注速率均有减缓趋势。恢复指数无明显差异,T1恢复到基础值75%的时间七氟醚麻醉组比静脉麻醉组缓慢。结论:麻醉方法和性别是影响罗库溴铵静脉输注速率的重要因素。
陈少娟冉建董庆龙詹鸿欧阳葆怡
关键词:罗库溴铵丙泊酚七氟醚性别输注速率
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循环胸腔热灌注术的应用比较
2014年
目的:观察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循环胸腔热灌注术中的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的变化和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的比较。方法:选择104例行循环胸腔热灌注术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与气管插管组(T组)。动脉血气分析,分别测量麻醉前(T0)、诱导5 min(T1)、灌注开始后15 min(T2)、30 min(T3)、60 min(T4)、麻醉苏醒30 min后(T5)动脉血气分析。记录pH值、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1 min(T1)、3 min(T2)及灌注开始后15min(T3)、60 min(T4)、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前(T5)、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后1 min(T6)、3 min(T7)手术结束后麻醉苏醒30 min(T8)的MAP、HR、TEMP、SpO2、BIS值和CVP测定值。记录麻醉苏醒时间Tr。观察术后躁动、呛咳、咽痛、声音嘶哑、反流误吸的发生情况。结果:T组T1、T2、T6、T7时的MAP及HR明显高于L组(P<0.05),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后躁动、呛咳、咽痛的发生率T组明显高于L组。结论:喉罩可减少呼吸系统的并发症,使围术期心血管系统更平稳,麻醉复苏时间更快,更适合于短时间内接受多次胸腔循环热灌注治疗的患者。
杨汉宇岑燕遗冉建梁丽霞董庆龙
关键词:喉罩气管插管
罗库溴铵对眼轮匝肌和拇收肌临床药效学比较
研究背景和目的: 非去极化肌松药对不同横纹肌的药效学不一定相同,从而反映到神经肌肉阻滞时程和恢复过程的差异。罗库溴铵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作用起效快是其主要特点之一,且与剂量有关。国外学者在研...
冉建
关键词:罗库溴铵神经肌肉阻滞拇收肌临床药效学
文献传递
罗库溴铵和顺阿曲库铵肌松残余作用发生率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使用罗库溴铵或顺阿曲库铵后,以临床征象判断肌松程度,术毕和拔除气管导管时肌松药残余作用发生率,及引起肌松药残余作用的危险因素。方法:成年择期手术患者500例,分别实施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或七氟醚吸入麻醉,麻醉手术期间分别给予罗库溴铵或顺阿曲库铵。用TOF Watch SX监测仪盲法观察麻醉过程透皮连续4次(TOF)监测时第4次刺激肌颤搐反应值与第1次刺激肌颤搐反应值的比值(TOFr)的变化。结果:术毕平均TOFr=0.53±0.38,其中275例0
董庆龙冉建杨汉宇梁丽霞欧阳葆怡
关键词:顺阿曲库铵罗库溴铵发生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