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国伟
- 作品数:14 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电离辐射诱发的Jurkat T淋巴细胞凋亡及其机制被引量:6
- 1999年
- 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 、麦格—姬姆萨( MGG) 染色法和免疫组化技术, 观察了经5、10 、20和30Gy 不同剂量的γ射线照射后4 h~36 h, 人Jurkat 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简称Jurkat 细胞) 的凋亡及Bax和Bcl2 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 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后, T淋巴细胞数的减少和凋亡率均显示出较好的量效和时效关系, 证实细胞凋亡是照射后T淋巴细胞数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Bax 和Bcl2 蛋白在上述电离辐射诱发的Jurkat 细胞凋亡的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崔玉芳杨红高亚兵高临路夏国伟王德文
- 关键词:T细胞细胞凋亡BAXBCL-2蛋白电离辐射
- 外源性bFGF对放射复合创伤伤口愈合的促进作用被引量:10
- 1998年
- 采用宏观、光镜、免疫组化(显示Ⅲ型胶原)和原位杂交(检测Ⅰ、Ⅲ型胶原mRNA)等方法,动态观察外用bFGF对大鼠放射复合创伤伤口愈合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外用rhbFGF对放射复合创伤(于伤后即刻行15Gy局部照射)伤口愈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表现为:①bFGF可促进放射复合伤口内肉芽组织的形成,伤后7天见bFGF用药创面肉芽组织含量较对照创面明显增多;②bFGF可促进血管生成,伤后7天见bFGF用药创面肉芽组织中较对照创面有明显增多的新生毛细血管网;③应用bFGF可间接增加Ⅰ、Ⅲ型胶原的合成和分泌;④bFGF可促进表皮重建,用药创面较对照创面提前约2天愈合。
- 谷庆阳崔彩彬高亚兵熊呈琦夏国伟王德文
- 关键词:伤口愈合成纤维细胞碱性
- 川芎嗪和硫氮唑酮对照射后NIH/3 T3成纤维细胞增殖及bF 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4
- 1999年
- 目的 探讨川芎嗪及硫氮唑酮对照射后NIH/3T3 成纤维细胞增殖及bFGF表达的影响,为防治放射性肺纤维化的药物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MTT 法测定离体培养的NIH/3T3 成纤维细胞增殖程度并用免疫细胞化学ABC 方法观察bFGF蛋白表达改变。结果 不同组MTT法测得光密度值,对照组为0-71 ±0-22 ;照射组(Ⅰ) 为1-03 ±0-28 ;川芎嗪+ 照射组为0-47±0-15 ;照射组( Ⅱ) 为1-05 ±0-21;硫氮唑酮+ 照射组为2-02 ±0-21;不同组bFGF 蛋白表达平均光密度:对照组为0-028±0-005 ;照射组为0-044 ±0-006 ;川芎嗪+ 照射组为0-029 ±0-001 ;硫氮唑酮+ 照射组为0-036 ±0-003。结论 川芎嗪明显抑制γ射线照射后NIH/3T3 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bFGF蛋白表达,硫氮唑酮则不具有这一作用。
- 白蕴红王德文崔雪梅宋良文夏国伟刘玉福
-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NIH/3T3川芎嗪硫氮唑酮
- γ-干扰素和地塞米松对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被引量:6
- 1999年
- 目的观察γ干扰素(IFNγ)和地塞米松(Dexa)对正常和IL1刺激的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旨在从细胞因子角度为抗纤维化有效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用MTT比色、AgNORs银染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两种抑制剂对成纤维细胞增殖、AgNORs合成和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结果250×103U/L浓度的IFNγ和100μg/L浓度的Dexa均能明显抑制正常和IL1刺激的成纤维细胞增殖、AgNORs合成和Ⅲ型胶原表达。结论一定浓度的IFNγ和Dexa对正常和IL1刺激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AgNORs合成和Ⅲ型胶原表达均显示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 崔玉芳高亚兵杨红熊呈琦夏国伟王德文
- 关键词:Γ-干扰素地塞米松IL-1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
- 细胞凋亡在小鼠胸腺淋巴细胞辐射损伤与修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DNA电泳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经2,4,6和8Gy不同剂量γ线整体照射后,小鼠胸腺淋巴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过程和Bax,Bcl-2蛋白在其中的作用,探讨细胞凋亡在小鼠胸腺淋巴细胞辐射损伤中的作用,为阐明淋巴...
- 崔玉芳高亚兵杨红熊呈琦夏国伟高临路王德文
- 关键词:淋巴细胞胸腺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放射病
- 文献传递
- 辐射引起的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其机理被引量:11
- 1998年
- 用原位末端标记、DNA电泳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了经2,4,6和8Gy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后,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和与凋亡有关的Bax和Bcl-2蛋白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在照射后早期(4h~7d),淋巴细胞凋亡率迅速增加,如2,4,6和8Gy照射后4h,凋亡率分别为对照值的2.6,3.8,5.5和10.4倍,显示出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2)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淋巴细胞绝对数急剧降低,如2,4,6和8Gy照射后4h,淋巴细胞的绝对数分别为对照值的82%,63%,47%和22%,与淋巴细胞凋亡呈相反趋势,提示凋亡可能是急性照射后淋巴细胞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3)DNA凝胶电泳显示,6Gy照射后3d,淋巴细胞出现特征性的梯形谱;末端标记法显示,6Gy照射后7d,凋亡率达到峰值,为照前值的16倍,这些结果与May-Grunwald-Giemsa染色所得数据基本符合。(4)照射后Bax和Bcl-2蛋白的异常表达证实,二者在淋巴细胞凋亡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上述结果为阐明淋巴细胞辐射损伤与修复的机制,以及急性放射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崔玉芳高亚兵杨红熊呈琦夏国伟王德文
- 关键词:淋巴细胞凋亡BAX蛋白BCL-2蛋白外周血
- 致伤前后不同时间照射对大鼠伤口愈合的影响规律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 观察致伤前后不同时间照射对大鼠伤口愈合的影响规律。方法 采用大体及光镜观察、免疫组化 (显示Ⅲ型胶原 )和原位杂交 (检测Ⅰ、Ⅲ型胶原mRNA)等方法 ,动态观察致伤前后不同时间照射对大鼠伤口愈合影响的病理变化过程。结果 伤前 2d至伤后 7d照射均能延迟伤口愈合 ,其中以伤后即刻照射影响最显著 ,其余依次为伤后 3d、伤前 2d及伤后 7d照射。结论 不同时间照射大鼠伤口愈合的影响程度不同。
- 谷庆阳王德文高亚兵崔彩彬夏国伟崔雪梅熊呈琦
- 关键词:伤口愈合胶原
- γ射线照射及博来霉素所致肺纤维化的病理学研究被引量:1
- 1999年
- 肺纤维化是临床上一个棘手的疾病。无论急性核辐射事故、放疗、化疗及某些病毒感染等最终都可造成肺纤维化。尽管许多学者对单纯照射或单纯博来霉素所致肺纤维化进行了大量研究[1,2],但对两者同时应用所致肺纤维化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作者在对两者单独使用及同时...
- 白蕴红王德文崔雪梅宋良文夏国伟张振声
- 关键词:Γ射线照射博来霉素病理学肺纤维化
- 不同剂量照射对大鼠伤口愈合影响规律的分子病理学研究被引量:17
- 1998年
- 不同剂量照射对大鼠伤口愈合影响规律的分子病理学研究谷庆阳王德文崔彩彬高亚兵崔雪梅熊呈琦夏国伟宋良文在辐射对伤口愈合影响的研究中,尚没有明确的剂量-效应关系可供我们参考[1]。本实验在大鼠放射复合伤口愈合模型的基础上,采用5~55Gy共6个剂量对动物进...
- 谷庆阳王德文崔彩彬高亚兵崔雪梅熊呈琦夏国伟宋良文
- 关键词:分子病理学照射剂量
-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在放射性肺纤维化发生中的分子病理机理研究被引量:26
- 2000年
- 目的 调查几种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在放射性肺纤维化 (RPF)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细胞免疫化学和原位杂交的方法对RPF大鼠肺组织细胞进行了研究。结果正常大鼠肺组织有TGFβ1和TGFβR的弱表达 ,照射动物肺脏TGFβ1的表达于照射后 2周开始增高 ,从第 8周直到 3月表达水平最高。肺脏表达TGFβ1的部位主要是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巨噬细胞、肺泡上皮细胞、支气管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以及成纤维细胞等。TGFβ2的表达变化规律除了比TGFβ1稍弱外类似于TGFβ1。TGFβR表达增强的时间比TGFβ1稍晚 ,于第 8周开始增强 ,直到 1年也保持较高水平的表达。bFGF和PDGF在照射后 2~ 3个月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细胞TGFβ1免疫细胞化学研究表明 :其中的细胞 ,特别是巨噬细胞表达时间出现得较早 ,于照射后 1周即有许多巨噬细胞呈现TGFβ1较强的表达。从肺组织培养的细胞研究表明 ,来源于照射后 3月肺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呈现较强的TGFβ1阳性。用地高辛标记的TGFβ1探针和α1(I)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试验表明 ,TGFβ1mRNA表达水平于 2~ 8周表达最高 ,而α1(I)前胶原mR NA则从 6周开始增强 ,到 3月表达出现高峰 ,稍滞后于TGFβ1的峰值期 ,与TGFβ1的表达呈现明显的时空关联和交叠现象。
- 刘纯杰王德文高亚兵龙建银彭瑞云谷庆阳崔雪梅宋一平杨振国夏国伟潘耀谦
- 关键词:细胞因子受体放射性肺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