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卫红

作品数:39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缺损
  • 6篇涎腺
  • 5篇术后
  • 5篇颌骨
  • 5篇涎腺腺样囊性...
  • 5篇腺样
  • 5篇腺样囊性癌
  • 5篇囊性
  • 5篇囊性癌
  • 4篇皮瓣
  • 4篇肿瘤
  • 4篇颌面
  • 4篇颌面部
  • 4篇细胞
  • 4篇下颌
  • 4篇面部
  • 4篇基因
  • 4篇骨折
  • 3篇上颌
  • 3篇上颌骨

机构

  • 39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云南省第一人...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新津县人民医...

作者

  • 39篇王卫红
  • 15篇许彪
  • 10篇刘屿
  • 8篇夏斌
  • 5篇朱谨
  • 4篇邹大为
  • 4篇朱瑾
  • 4篇施延安
  • 3篇岳万远
  • 3篇张莉萍
  • 3篇张伯俊
  • 3篇曾琳
  • 2篇付帅
  • 2篇马开宇
  • 2篇黎明
  • 2篇邹智荣
  • 2篇张秀玲
  • 2篇杨春
  • 1篇杜艳
  • 1篇姚兰

传媒

  • 8篇口腔医学研究
  • 5篇昆明医科大学...
  • 4篇口腔医学
  • 4篇实用口腔医学...
  • 3篇云南医药
  • 2篇华西口腔医学...
  • 2篇国际口腔医学...
  • 2篇第十四次中国...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05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颌面部木村病五例临床分析
2014年
木村病(Kimura's disease,KD)是一种易累及头颈部皮下浅表淋巴结及唾液腺组织、病因不明、少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又称嗜酸性淋巴肉芽肿(Eosinophilic Lymphoid Grannuloma,ELG),1937年由我国外科医生金显宅等首先报道。随后Kimura等对本病进行了系统的描述,故称为Kimura病(木村氏病)。在口腔颌面部,以涎腺部位多见,尤其是腮腺,临床上容易误诊。
刘屿王卫红朱谨夏斌张俊许彪
下颌后越腮腺前缘穿咬肌入路治疗髁突低位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下颌后越腮腺前缘穿咬肌入路在髁突低位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利用5具国人成人男性标本,对颞下颌关节及腮腺区解剖进行观察。结合局部解剖,对18例髁突低位骨折患者采用下颌后越腮腺前缘穿咬肌入路,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达腮腺筋膜表面,沿腮腺筋膜表面向前解剖分离到腮腺前缘,将腮腺组织向后牵开显露咬肌表面,钝分离咬肌,暴露骨折断端,用一块L型钛板复位固定骨折。结果:18例患者术后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张口度正常,无1例患者出现面瘫。术后3个月复诊骨折愈合良好。结论:对于髁突低位骨折,应用下颌后越腮腺穿咬肌入路,操作简单,创伤小,利于保护面神经,术野清晰,便于复位固定。且切口隐蔽,术后瘢痕不明显。熟知颞下颌关节及腮腺区的解剖可明显减少手术创伤及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曹光明邹智荣王卫红许彪曾琳
滇重楼总皂苷对涎腺腺样囊性癌ACC-LM影响的实验研究
娄慧全许彪王卫红朱谨夏斌刘屿
关键词:涎腺腺样囊性癌
口内入路与口外入路治疗下颌角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与口外入路治疗下颌角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8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6例下颌角骨折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患者分为2组,第1组22例患者采用口内入路,用1块宽2.0 mm小钛板复位固定。第2组24例患者采用常规下颌下入路,用2块2.0 mm钛板复位固定。术后均行颌间弹力牵引3周。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周第1组患者无感染及口角歪斜发生;第2组患者5例出现感染,3例出现暂时性口角歪斜。3个月后复诊,第1组患者切口愈合良好,骨折断端愈合良好,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开口度正常;第2组患者3例出现骨折愈合不良,再次手术取出钛板,咬合关系欠佳。结论:对于下颌角骨折,采用口内入路复位固定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与口外常规下颌下切口相比,口内切口创伤小,美观,不会损伤面神经,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成功率高。
张伯俊王卫红许彪
关键词:下颌角骨折口内入路下颌第三磨牙
龈缘角型及袋状切口在拔除阻生智齿中的比较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龈缘角型切口及龈缘袋状切口在拔除阻生智齿(下颌阻生第3磨牙)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分别应用龈缘角型切口(组Ⅰ,n=38)及龈缘袋状切口(组Ⅱ,n=38)拔除的76颗阻生智齿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高速直手机去除阻力后拔除牙齿.对2种切口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张口受限、肿胀、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2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 d电话随访,龈缘袋状切口术后肿胀疼痛明显大于龈缘角型切口(P<0.05).7 d后复诊,龈缘角型切口患者中伤口裂开明显少于龈缘袋状切口,肿胀疼痛及张口受限在2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阻生智齿的拔除,高速无碳刷电动直手机可有效缩短拔牙时间;龈缘角型切口和龈缘袋状切口相比,前者并发症少.
秦怀周王卫红
关键词:阻生智齿
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腮腺区及颞区缺损
2021年
目的:探讨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腮腺区及颞区缺损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在尸体上模拟解剖制备顺行及逆行颏下岛状肌皮瓣,评估修复腮腺区及颞区缺损的可行性。2014年11月~2020年12月,11例腮腺区恶性肿瘤术后缺损使用顺行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2例颞区恶性肿瘤术后缺损使用逆行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结果:无论是尸体解剖或临床手术中,顺行及逆行颏下岛状肌皮瓣的组织血管蒂可以分别满足修复腮腺区及颞区缺损。13例颏下岛状肌皮瓣均成活,功能及美观效果良好,供区无功能障碍。结论:顺行及逆行颏下岛状肌皮瓣组织血管蒂分别可以修复腮腺区及颞区缺损。
钱叶梅王卫红朱瑾邹智荣俞力夫罗磊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BX)在涎腺腺样囊性癌(A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2年10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涎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血清学结果HBeAg无论是阳性或阴性,以HBeAb阳性为HBV携带者或曾感染者。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ACC组和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两组组织中HBX的表达。结果 HBX大多数表达于细胞质内,小部分表达于胞核内。HBX在ACC中表达强度强于涎腺腺淋巴瘤,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BX在AC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谢玲王卫红许彪刘屿
关键词:涎腺腺样囊性癌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
特立帕肽联合地舒单抗治疗Gorham-Stout综合征1例
目的:探讨特立帕特联合地舒单抗治疗罕见病Gorham-Stout综合征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溶骨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患者,女,47岁,因颌骨及颅骨持续性不明原因溶骨。于2022年9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
张立钦王卫红薛凤麟李静宜钱叶梅张洪荣谢荣举
云南省542例涎腺疾病的调查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云南省涎腺疾病的发病率及其构成特点,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542例涎腺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性别、发病年龄、发病部位及其病理诊断.结果 542位患者中,男性263例(48.5%),女性279例(51.5%);其中涎腺腺瘤270例(49.8%),涎腺癌117例(21.6%),涎腺炎症101例(18.6%),舌下腺囊肿54例(10.0%).发生于腮腺235例(43.4%),小涎腺118例(21.8%),颌下腺112例(20.7%),在舌下腺者77例(14.2%).结论涎腺腺瘤是腮腺区发病率最高的涎腺疾病,尤其以青年女性居多.
张秀玲段爱红纪秉慧李璐璐刘子豪王卫红
关键词:涎腺疾病回顾性分析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来源的miR-335-5p促进人牙周膜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基于下调DKK1表达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MSCs)外泌体来源的miR-335-5p调控DKK1对人牙周炎中牙周膜干细胞(PDL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提取hBMMSCs外泌体,通过透射电镜、Western blot以及PKH67标记鉴定外泌体,通过TNF-α诱导PDLSCs构建牙周炎细胞模型。提取的外泌体与TNF-α诱导的PDLSCs共同培养。qRT-PCR检测miR-335-5p,促炎因子IL-1β、IL-6、IL-8和成骨标志基因RunX2、OCN、BMP-2 mRNA表达。茜素红和ALP染色检测钙结节,Western blot检测DKK1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335-5p与DKK1的靶向关系。结果提取的hBMMSCs外泌体中CD9和CD81显著表达(P<0.05)。hBMMSC外泌体降低TNF-α诱导的hPDLSCs中促炎细胞因子IL-1β(P<0.01)、IL-6(P<0.05)、IL-8(P<0.05)的mRNA表达并促进成骨标志基因RunX2(P<0.01)、OCN(P<0.05)、BMP-2(P<0.001)mRNA和钙结节生成。miR-335-5p在hBMMSCs外泌体中高表达,过表达miR-335-5p靶向下调DKK1(P<0.001),抑制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IL-8的表达(P<0.001),促进成骨标志物BMP-2、OCN、RunX2的mRNA表达以及钙结节生成(P<0.001)。结论hBMMSC外泌体来源的miR-335-5p靶向下调DKK1,促进hPDLSCs成骨分化,抑制牙周炎的发展进程。
刘屿曾莲王卫红杨艳玲王洲刘建启李卫孙婧宇余晓宏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