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海群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急诊
  • 2篇伤患者
  • 2篇转运
  • 2篇护理
  • 2篇创伤
  • 2篇创伤患者
  • 1篇导尿
  • 1篇导尿管
  • 1篇导尿管相关尿...
  • 1篇电性
  • 1篇多媒体
  • 1篇多媒体技术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压力控制
  • 1篇一站式
  • 1篇应激
  • 1篇应激障碍
  • 1篇诊室
  • 1篇肢体

机构

  • 8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黄海群
  • 3篇金倩倩
  • 2篇廖德珺
  • 2篇梁城英
  • 2篇童静
  • 1篇高岭燕
  • 1篇陈松芳
  • 1篇张明
  • 1篇张漫漫
  • 1篇郑婷婷
  • 1篇陈晓燕
  • 1篇王莹莹
  • 1篇颜雷雷
  • 1篇卢阳阳
  • 1篇陈瑞敏

传媒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带酸碱测试和压力控制的换药冲洗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酸碱测试和压力控制的换药冲洗设备,涉及医用换药冲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自动抽取组件,自动抽取组件包括抽取泵体,抽取泵体侧面设有酸碱度检测模块,抽取泵体接通有进水管头和出水管头,进水管头连接有进水管路,出水...
陈瑞敏金清河黄海群张漫漫金倩倩廖德珺
入科教育在降低急诊护理实习生锐器伤的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在入科教育时加强锐器伤防护知识宣教,降低护理实习生在急诊科临床实习过程中的锐器伤发生率。方法 2011年7月-201年6月在急诊科护理实习生189名,由护士长进行常规入科教育为对照组;2012年7月-2013年6...
金倩倩黄海群李运飞王莹莹
急诊室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急诊室留置导尿管患者发生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室留置导尿管病例1780例,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CAUT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据此建立风险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拟合度,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回归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周期内CAUTI发生率为7.98%。与参照相比,年龄≥60岁、BMI≥30 kg/m^(2)、导尿管留置时间≥3 d是急诊室患者发生CAUTI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37,3.052,3.135,均P<0.05),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清白蛋白(Album)水平分别为CAUT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OR=1.563、0.896,均P<0.05)。据此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经检验拟合度可以接受(χ^(2)=13.383,P=0.099)。ROC曲线分析显示该回归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870,对应的灵敏度为83.10%,特异度为78.45%。同时进行HbA1c、血清Album以及两者联合检测的ROC曲线分析,其AUC分别为0.759、0.618以及0.842,对应的灵敏度分别为52.82%、35.92%、67.61%;对应的特异度分别为90.54%、90.72%、90.90%。结论:急诊室CAUTI仍是院感的重要来源,本研究构建的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联合检测HbA1c及血清Album比单一指标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临床上应针对上述因素采取综合护理预防措施。
吕洋洋黄海群梁城英金倩倩
关键词:急诊室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病原菌护理措施
一种用于成人急诊的肢体固定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成人急诊的肢体固定装置,包括竖板,所述竖板内侧对称开设有竖直滑槽,所述竖板外侧设置有调高机构,所述竖直滑槽内侧滑动连接有吊板,所述吊板的内侧开设有水平滑槽,所述水平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T形滑块;通过设...
黄海群廖德珺梁城英
急诊跨院区危重病人转运不良事件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预测效能评估
2024年
目的 探讨急诊跨院区危重病人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以此构建相关风险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分析2021年5月至2021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进行跨院区转运的150例危重病人的临床资料。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急诊跨院区危重病人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同时以列线图可视化呈现风险评分,并以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区分度,绘制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校准度及进行模型验证。结果 本单位急诊危重病人跨院区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4.67%。转运耗时、 NEWS评分、携带输液泵数量、留置医源性导管数量是病人发生转运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护送护理人员更长的工作年限(>3年)则是发生转运不良事件的保护因素。据此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的AUC为0.894,灵敏度为94.23%,特异度为68.37%。同时模型在验证组AUC为0.911,预测准确率为87.50%。结论 急诊跨院区危重病人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其与转运耗时、 NEWS评分、携带输液泵数量、留置医源性导管数量以及护理人员工作年限独立相关。据此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黄海群叶挺陈晓燕高岭燕
关键词:急诊转运列线图
一站式移动救护平台在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危重患者转运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评估一站式移动救护平台转运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病人的效果。方法入选79例需要从急诊室转运到心导管室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STEMI患者,以时间为界点,界点后用一站式移动救护转运平台转运(A组,n=41)、界点前用传统转运对照(B组,n=38)的转运,比较2组患者在Killip分级中Ⅲ以上的比例、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呼吸机使用、心肺复苏率、APACHEⅡ评分、就诊-造影时间、血管开通率及家属满意度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一站式移动救护平台转运的患者Killip分级中Ⅲ以上的比例、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呼吸机使用及心肺复苏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该组患者总体病情重,就诊-造影时间短,血管开通率高,家属满意度改善(P<0.05)。结论一站式移动救护平台能及时、高效、安全转运高危的STEMI患者,血管开通率高,为进一步救治危重患者提供保障,令家属满意。
黄海群童静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转运
多媒体宣教对急诊创伤患者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评估多媒体宣教方式对急诊创伤患者精神心理健康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入选急诊创伤患者97例,分为实验组(EG,n=54)和对照组(NG,n=43)。EG组患者及家属均接受多媒体视频宣教,NG组接受护士提供的口头相关宣教。入选患者在入院时行创伤严重程度评分,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在创伤事件后第4周随访行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表及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问卷;在创伤事件后第8周由精神科医生行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诊断。分别比较2组患者出现回避麻木、过度警觉、焦虑、抑郁、躯体不适的发生率及PTSD诊断率高低。结果 12组患者在创伤严重程度评分、人口社会学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EG组回避麻木症状发生率较NG组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度警觉症状发生率有下降(P<0.05);3EG组出现焦虑症状发生率下降显著(P<0.01)、抑郁症状及躯体不适症状发生率较NG组均有下降(P<0.05);4EG组临床PTSD诊断率较NG组有下降(P<0.05)。结论多媒体宣教能显著改善急诊创伤患者精神心理健康状况,有利于患者精神心理康复。
黄海群童静张明陈松芳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患者教育创伤创伤后应激障碍
系统分级复温模式对低体温创伤患者不同时段全因死亡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系统分级复温模式对低体温创伤患者不同时段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36例修正创伤评分<12分的低体温创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系统分级复温组和传统复温组,每组118例。研究的主要结局事件是伤后15 d内全因死亡。次要结局事件是伤后3、7、30 d内全因死亡。结果13.98%(33/236)的患者在伤后15 d内死亡,14.83%(35/236)的患者在伤后30 d内死亡,所有死亡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4,10)d。与传统复温组比较,系统分级复温组的复温后2 h体温更高(P=0.001),复温干预前后体温变化更大(P=0.0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系统分级复温组的15 d(27.3%比72.7%,P=0.005)和30 d(25.7%比74.3%,P=0.002)死亡率低于传统复温组。Kaplan-Meier分析显示系统分级复温组患者的生存时间长于传统复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采用系统分级模式复温是伤后生存时间的强保护因素(HR=0.450,P=0.042)。进一步对各时段全因死亡的发生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协变量后,采用系统分级复温模式对患者发生伤后15 d和30 d内全因死亡的OR值分别为0.289和0.286(P=0.008,P=0.005),复温后2 h体温与伤后30 d内全因死亡的发生呈负相关(OR=0.670,P=0.049)。结论系统分级模式复温是创伤低体温患者伤后生存时间的保护因素,采用系统分级复温模式是伤后15 d和30 d内全因死亡发生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复温后2 h体温有望成为低体温创伤患者伤后30 d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应用系统分级复温模式能够降低创伤患者的死亡率。
吕洋洋卢阳阳黄海群郑婷婷颜雷雷
关键词:创伤全因死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