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晓丹

作品数:14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细胞
  • 3篇移植物抗宿主
  • 3篇移植物抗宿主...
  • 3篇植物抗宿主病
  • 3篇抗宿主病
  • 3篇急性
  • 3篇T细胞
  • 2篇抑制剂
  • 2篇预后
  • 2篇造血
  • 2篇造血干
  • 2篇造血干细胞
  • 2篇制剂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瘤
  • 2篇酶抑制剂
  • 2篇化疗
  • 2篇急性移植物抗...
  • 2篇教学
  • 2篇干细胞

机构

  • 14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呼吸疾病...
  • 1篇汕头市中心医...

作者

  • 14篇罗晓丹
  • 12篇谭获
  • 10篇覃鹏飞
  • 9篇郑润辉
  • 9篇王春燕
  • 5篇黄振倩
  • 3篇徐理华
  • 3篇林竞韧
  • 3篇李海明
  • 3篇刘丹
  • 2篇彭思达
  • 1篇于宝丹
  • 1篇杨琪玫
  • 1篇黎庆恩
  • 1篇黎永谦
  • 1篇陈曼娜
  • 1篇张绮静
  • 1篇叶俊彬
  • 1篇徐军
  • 1篇洪少杰

传媒

  • 3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ATB1在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表达下调及对Jurkat细胞侵袭力的影响
目的 分析SATB1基因在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表达的改变,通过shRNA干扰技术下调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I)基因的表达,观察对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增殖及侵袭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META分...
杨少江徐理华罗晓丹吴晓红郑润辉覃鹏飞黄振倩王春燕谭获
伴噬血细胞综合征EB病毒阳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对EB病毒(EBV)阳性T细胞淋巴瘤(TCL)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20年8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23例EBV-TCL患者临床资料。按发病时是否伴HLH分为HLH组(10例)和非HLH组(13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比较不同治疗方式、血浆EBV-DNA定量患者的疗效。结果23例患者中,Ann Arbor分期Ⅰ~Ⅱ期3例(13.0%),Ⅲ~Ⅳ期20例(87.0%);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1分3例(13.0%),2分4例(17.4%),3分8例(34.8%),4分8例(34.8%)。HLH组中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2例,儿童系统性EBV-TCL 3例,非HLH组无这两种病理类型患者。HLH组中发热、骨髓侵犯、IPI评分>2分、EBV-DNA>104拷贝/ml患者均多于非HLH组(均P<0.05)。所有患者化疗后客观缓解(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率为47.8%(11/23);HLH组和非HLH组均有3例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且均获得客观缓解;HLH组和非HLH组未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7例和10例患者经过淋巴瘤方案化疗后,客观缓解分别为0例和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单纯化疗组17例患者中客观缓解5例,化疗+移植组6例患者均客观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血浆EBV-DNA定量转阴的16例患者中客观缓解11例,持续阳性的7例患者均未客观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所有患者1年总生存率为69.3%,2年总生存率为52.0%。HLH组中7例单纯化疗患者和3例化疗+移植患者的1、2年总生存率均分别为42.9%和66.7%。非HLH组中10例单纯化疗患者和3例化疗+移植患者的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0%和100.0%,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26.7%和100.0%。两组中化疗+移植患者的总生存均优于单纯化疗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EBV-TCL患者总体临床分期较晚,伴HLH的患者预后更差,治疗效果可能与血浆EBV-DNA定量相关。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提高�
徐嘉良郑润辉罗晓丹覃鹏飞林竟韧郜靓谭获王春燕
新发现DKC1错位突变导致先天性角化不良症1例病例报道
郑润辉王春燕谭获钟明璐罗晓丹李海明黎庆恩汪雅雅刘丹黄振倩
Notch信号通路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作用
2019年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Notch1的表达,了解Notch1信号通路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集54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外周血,同期采集26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和10例正常志愿者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检测Notch1和Hes-1 mRNA的表达,分析其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关系。结果: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Notch1和Hes-1 mRNA表达较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和正常志愿者高(P<0.05),其中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Notch1 mRNA表达明显高于非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及正常志愿者(P<0.05)。Notch1 mRNA的表达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总体分度呈正相关,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越严重,Notch1 mRNA的表达越高(P<0.05)。结论:Notch1信号参与调节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Notch1及其靶基因的表达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罗晓丹徐理华郑润辉王春燕覃鹏飞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NOTCH1T细胞
急性白血病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10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起病、完全缓解、复发等不同阶段的外周血标本,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及Treg细胞比例,分析T细胞亚群与疾病状态、预后及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骨髓原始细胞大于50%的患者,CD3^+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原始细胞小于50%的患者。白血病细胞CD34^+患者,其Treg比例明显高于CD34^-患者;对比低、中和高危3组患者预后与免疫细胞的关系发现,高危组Treg细胞较低危组明显升高; 18例患者通过连续监测细胞免疫动态发现,Treg细胞前3个疗程化疗过程逐渐升高,到第4疗程逐渐下降,至第6疗程逐渐接近正常值,且与患者临床疗效相关;急性白血病患者总体Treg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而且在起病、复发时明显高于完全缓解期;急性髓细胞白血病Treg细胞上调比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更加明显;首疗程化疗完全缓解(CR)组Treg细胞比例明显低于非CR组。Treg细胞大于10%的患者,首疗程完全缓解率为68. 9%。Treg细胞小于10%为85. 7%。随访发现高Treg细胞组复发率20%,低Treg细胞组复发率为7. 69%,对比6例复发患者与32例持续CR患者的Treg比例、Treg/CD4比值发现,复发组Treg比例、Treg/CD4比值明显高于完全缓解组及对照组。结论: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动态变化与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复发及预后等密切相关。
郑润辉于宝丹郑丽霞王春燕覃鹏飞罗晓丹林竞韧谭获徐军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T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
非营养性吸吮联合襁褓包裹在新生儿动脉采血疼痛管理中的护理实践
2021年
探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襁褓包裹在新生儿动脉采血疼痛管理中的成效。方法:从2021年5月-2021年8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新生儿中选择200例进行观察研究,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100例。在动脉采血的过程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采取非营养性吸吮联合襁褓包裹的措施,对比两组新生儿在动脉采血前后1min的生理指标变化(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以及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新生儿在动脉采血前的生理指标和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在动脉采血后干预组的生理指标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这项疼痛管理措施有效。结论:由于新生儿不能用语言表达及描述疼痛[5],在进行动脉采血的过程中,应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襁褓包裹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的疼痛,因此我们要重视对新生儿疼痛的管理。
罗晓丹
关键词:新生儿动脉采血疼痛管理非营养性吸吮
Notch1信号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罗晓丹徐理华覃鹏飞谭获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叉头状转录因子与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
2014年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叉头状转录因子(Foxp3)与白细胞介素(IL)-6的表达水平、二者的相关性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2月,于汕头市中心医院血液科就诊的初发MM患者34例及进展MM患者7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纳入初发组(n=34)与进展组(n=7).其中,对初发MM患者进一步按照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标准将其分为:Ⅰ期组(n=3),Ⅱ期组(n=14),Ⅲ期组(n=17).MM患者经4个疗程化疗后,将可进行药效学评价的患者38例,纳入化疗后组(n=38),按照疗效进一步将其分为完全缓解(CR)组(n=7),部分缓解(PR)与微小缓解(MR)组(n=16)及无变化(NC)与进展(PD)组(n=15).随机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个体16例纳入对照组(n=16).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汕头市中心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通过汕头市中心医院检验科采集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试对象血清Foxp3与IL-6表达水平.回顾性分析受试对象的临床数据:对比初发组、化疗后组与对照组血清Foxp3与IL-6的表达水平;对比初发组不同ISS分期患者血清Foxp3与IL-6的表达水平;对比研究组MM患者经化疗后,获得不同疗效的患者血清Foxp3与IL-6的表达水平;并对比研究组接受治疗前患者血清Foxp3与IL-6的表达水平,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①初发组、化疗后组MM患者血清Foxp3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初发组与化疗后组的Foxp3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组与化疗后组的IL-6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初发组与化疗后组的IL-6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
杨琪玫罗晓丹洪少杰黎永谦陈曼娜叶俊彬谭获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叉头转录因子类白细胞介素-6预后
应用PBL教学方法对内科规培医师进行腰椎穿刺术教学的探讨
2021年
目的:评价应用PBL教学方法对内科规培医师进行腰椎穿刺术的教学效果。方法:对62名学员进行PBL教学并考核,与历史考核成绩比较。结果:实验组62名学员中,有49名学员进行了腰椎穿刺实操,其中35名实操2次以上,14名实操1次,49名学员中能独立完成操作的有39名,对照组55名学员中,23名完成实操考试,余32名只在模型上操作考试,23名实操的学员中,10名能独立完成操作。实验组学员出科考试分数为(92.26±3.44)分,对照组为(88.96±9.73)分,P=0.000。结论:对规培医师进行PBL教学,能明显提高学员的自信心,提高腰椎穿刺术的操作水平。
郑润辉罗晓丹覃鹏飞彭思达王春燕黄振倩谭获
关键词:PBL教学腰椎穿刺术
西达本胺联合化疗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西达本胺联合化疗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1例初发PTCL患者,根据初始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实验组(16组)和参照组(15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西达本胺联合化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生存期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完全缓解率62.5%高于参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分别为8.8、28.5个月,参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分别为4.7、6.3个月;实验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均长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年无进展生存率、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0.0%(8/16)、68.8%(11/16),参照组1年无进展生存率、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3.3%(2/15)、26.7%(4/15);实验组无进展生存率、1年总生存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乏力、呕吐及心脏毒性发生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达本胺联合化疗治疗PTCL能改善患者的生存情况,且安全性良好,可作为PTCL的一线治疗方案。
赖文普郑润辉覃鹏飞王春燕黄振倩刘丹汪雅涯李海明彭思达谭获罗晓丹
关键词:外周T细胞淋巴瘤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西达本胺化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