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晓庆
- 作品数:17 被引量:1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生物学更多>>
- 微流控和单细胞分选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 目的:近年来,随着微流控技术和二代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流控芯片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而单细胞分析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首先开发了一种用于体外抗高血压药物评估的仿真微流控芯片装置;其次,鉴于现有的分离单细...
- 吕晓庆
- 关键词:药物评估生物医学抗高血压药物
- 文献传递
- 自吸纳米压印制备金属纳米结构的方法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自吸纳米压印制备金属纳米结构的方法,包括: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在硬基质纳米压印模板表面翻模,得到PDMS软模板;在基片表面旋涂下层胶并加热固化,在所述下层胶表面旋涂上层胶;将所述PDMS软模板覆...
- 耿照新苏玥吕晓庆裴为华陈弘达
- 文献传递
- 基于物理性质捕获循环肿瘤细胞的微流控芯片
- 2016年
- 为满足利用微流控技术实现芯片上循环肿瘤细胞捕获日益增长的需求,研制出基于肿瘤细胞尺寸和变形性进行分离的微流控芯片。基于细胞尺寸和变形性差异原理设计芯片,利用半导体加工技术制备出以玻璃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材料的微流控芯片,使用8μm间隔的微柱作为捕获单元,应用于乳腺癌细胞系MCF-7肿瘤细胞的捕获;并以MCF-7细胞为模型,考查了芯片的分选条件和分选效果。在1 mL/h流速下,MCF-7细胞捕获率可达到68%;多次实验结果表明该芯片捕获的最佳流速为1 mL/h。Calcein-AM和Hoechst对MCF-7细胞进行染色,可方便对捕获后细胞进行识别和拍照。结果基于细胞尺寸和变形性原理所设计的捕获循环肿瘤细胞微流控芯片操作简单、成本低、通量高,有望逐步用于临床循环肿瘤细胞检测。
- 吕晓庆陈红梅耿照新
-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循环肿瘤细胞捕获
- 量子点-石墨烯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量子点‑石墨烯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于半导体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负胶光刻工艺在氧化硅片衬底的一边上蒸镀金属底电极;通过负胶光刻工艺在该金属底电极上溅射氧化镍层;在该氧化镍层转移单层石墨烯层;通过正...
- 陈润黄北举 程传同吕晓庆 马正泰 卢凯威
- 用于细胞迁移的太赫兹超材料传感器及采用其的检测方法
- 一种太赫兹超材料传感器,包括衬底、太赫兹超材料结构传感单元和用于限制细胞生长区域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围挡,其中:所述太赫兹超材料结构传感单元形成于所述衬底上,其上形成有周期性排列的劈裂环和两个圆环对准标记;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
- 吕晓庆耿照新方维豪陈弘达
- 文献传递
- 引入牺牲层的阳极氧化铝薄膜牢固金属纳米颗粒的方法
- 一种通过引入牺牲层的阳极氧化铝薄膜制备牢固金属纳米颗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衬底上旋涂或蒸镀牺牲层,加热固化;将阳极氧化铝薄膜转移到所述牺牲层上;以阳极氧化铝薄膜为模板,刻蚀牺牲层;在上述步骤得到的衬底上蒸镀粘附层和金...
- 吕晓庆耿照新苏玥方维豪陈弘达
- 文献传递
- 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检测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流控芯片,包括:上微流通道层(1)、主体通道层(2)、下微流通道层(3)、上窗口层4以及下窗口层5;主体通道层(2)设置于上微流通道层(1)与下微流通道层(3)之间,上窗口层4设置于上微流通道层1的上方...
- 耿照新范志远吕晓庆方维豪陈弘达
- 文献传递
- 基于LSPR的多通道微流控传感芯片及其制作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SPR的多通道微流控传感芯片及其制作方法。其中,该制作方法,包括:将多孔胶片版贴在转移有双通AAO膜的衬底上,然后生长金膜;依次揭掉多孔胶片版、剥离双通AAO膜,在衬底上得到与多孔胶片版匹配的包含金...
- 吕晓庆耿照新裴为华陈弘达
- 文献传递
- 微流控芯片技术在循环肿瘤细胞分离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5年
-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是指从原发肿瘤或转移灶脱落、发生上皮-间质转化进入患者外周血血液循环的恶性肿瘤细胞.CTCs在肿瘤研究和临床诊断上的作用逐渐得到认可,外周血中CTCs存在与否以及数量多少不但可以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还可以用于评估肿瘤预后、监测肿瘤的转移和复发.微流控芯片作为一个高通量、小型化的细胞实验平台,已被应用于CTCs的分选当中.本文综述了用于CTCs捕获的微流控芯片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着重介绍各类芯片的捕获原理、芯片结构和捕获效率,最后对微流控芯片技术在CTCs分选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吕晓庆李雷陈红梅陈鹏刘静
-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循环肿瘤细胞肿瘤转移细胞分选
- 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检测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流控芯片,包括:上微流通道层(1)、主体通道层(2)、下微流通道层(3)、上窗口层4以及下窗口层5;主体通道层(2)设置于上微流通道层(1)与下微流通道层(3)之间,上窗口层4设置于上微流通道层1的上方...
- 耿照新范志远吕晓庆方维豪陈弘达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