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秀环

作品数:17 被引量:116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大型溞
  • 5篇毒性
  • 5篇夜蛾
  • 5篇甜菜
  • 5篇甜菜夜蛾
  • 3篇毒力
  • 3篇毒性研究
  • 3篇杀菌剂
  • 3篇农药
  • 3篇抗性
  • 3篇黄瓜
  • 2篇毒性效应
  • 2篇有机硅
  • 2篇有机硅助剂
  • 2篇杀虫
  • 2篇杀虫剂
  • 2篇胎毒
  • 2篇农药助剂
  • 2篇胚胎毒性
  • 2篇助剂

机构

  • 17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17篇李秀环
  • 9篇慕卫
  • 8篇刘峰
  • 3篇苗建强
  • 3篇王伟
  • 3篇周超
  • 3篇李华
  • 2篇邓兆荣
  • 2篇高明
  • 2篇王海娜
  • 2篇杨法辉
  • 1篇陈澄宇
  • 1篇王猛
  • 1篇张大侠
  • 1篇张全
  • 1篇于春雷
  • 1篇申瑞平
  • 1篇李祥英
  • 1篇李建涛
  • 1篇韩君

传媒

  • 3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农药科学与管...
  • 1篇农药学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嘧酚防治黄瓜白粉病的应用效果
温室盆栽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乙嘧酚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25%乙嘧酚悬浮剂416.67mg/L、333.33mg/L、250mg/L的保护效果分别为99.31%、95.63%、90.97%,治疗效果分...
于春雷张贵森李秀环刘峰
关键词:黄瓜白粉病用药安全性
不同种类农药表面活性剂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被引量:16
2013年
运用评价化学品对水生生物毒性的标准试验方法,比较了39种非离子型、6种阴离子型和3种阳离子型的常用代表性表面活性剂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3种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427、1227及C8-10的急性毒性均为剧毒,其中1427毒性最高,EC50值为0.97!10-2mg·L-1;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吐温和斯潘系列乳化剂均为低毒,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系列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系列表面活性剂的毒性稍偏高,而AEO-7和AEO-5的毒性达到高毒水平,EC50值分别为0.82和0.97mg·L-1,且此类表面活性剂脂溶性越大,对大型溞的毒性越大;大部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毒性为中毒,但NNO表现为高毒,EC50值为0.17mg·L-1.
李秀环李华陈澄宇李建涛刘峰
关键词:阴离子型大型溞急性毒性
黄瓜靶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抗性监测及两种新型杀菌剂的抗性分子机制研究
由Corynesporacassiicola在黄瓜上引起的黄瓜靶斑病已成为重要的全球性病害,对黄瓜的生产和品质造成巨大影响。就目前条件来讲,化学防治依然是控制靶斑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该病原菌易变异、破坏性强,给...
李秀环
关键词:黄瓜靶斑病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孢子萌发抗性机制
文献传递
甜菜夜蛾敏感品系的获得及其对12种杀虫剂的敏感基线被引量:6
2012年
以高效氯氰菊酯为筛选药剂,通过室内单对汰选获得了甜菜夜蛾敏感品系,并采用浸叶法和点滴法测定该敏感品系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等12种常用药剂的敏感基线。浸叶法测得该品系对供试药剂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LC50为0.0340 mg/L)、茚虫威、氟啶脲、甲氧虫酰肼、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高效氯氰菊酯、虫酰肼、多杀菌素、毒死蜱、虫螨腈、灭多威(124.0482mg/L)。点滴法测得12种杀虫剂LD50由小到大依次为:高效氯氰菊酯、茚虫威、甲氧虫酰肼、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酰肼、毒死蜱、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氟虫双酰胺、灭多威、氟啶脲。结果表明,该敏感基线可用于甜菜夜蛾的抗药性监测。
李秀环高明周超慕卫
关键词:甜菜夜蛾敏感品系敏感基线杀虫剂
有机硅助剂Breakthru S240对大型溞的毒性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参照OECD推荐的化学品对水生生物的标准试验方法,测定了有机硅助剂Breakthru S240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的急性、慢性毒性和胚胎毒性,以期综合评价有机硅助剂对大型溞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有机硅助剂对大型溞的48h-LC50值为1.218mg/L,为中毒.21d慢性毒性结果显示,有机硅助剂对大型溞的产溞量、产溞胎数、21d体长和蜕皮次数都有显著的影响,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而更加明显.母溞暴露Breakthru S240后,对F1(1st)代的生长和繁殖没有显著影响,但F1(3rd)代的恢复比F1(1st)代差,虽然Breakthru S240对F1(3rd)代生长影响不大,但对其繁殖有显著影响.这可能与母溞的暴露时间有关.另外,高浓度有机硅助剂对大型溞胚胎发育也存在一定的威胁,孵化抑制率高达68.50%.
李秀环苗建强李华慕卫刘峰
关键词:有机硅助剂大型溞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胚胎毒性
不同剂型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大型溞的毒性效应被引量:10
2014年
为明确剂型对农药制剂毒性的影响,参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的方法,测定了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脲醛树脂微胶囊悬浮剂、聚脲微胶囊悬浮剂和水乳剂3种剂型4种制剂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并对其体长、摄食等亚急性毒性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加工成不同剂型均会提高药剂的毒性,高效氯氟氰菊酯原药对大型溞的48 h-EC50为2.50×10-3mg·L-1,乳油、脲醛树脂微胶囊悬浮剂、聚脲微胶囊悬浮剂和水乳剂3种剂型的4种制剂的48 h-EC50分别为8.04×10-4、6.25×10-4、1.56×10-3、1.65×10-3mg·L-1,且毒性随暴露时间延长而明显增加.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当浓度为1.00×10-4mg·L-1时,3种剂型的4种制剂均会对体长、摄食等亚急性指标产生影响,且不同剂型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大型溞体长的影响强弱顺序为:脲醛树脂微胶囊悬浮剂>乳油>聚脲微胶囊悬浮剂>水乳剂,对摄食的影响为:乳油>脲醛树脂微胶囊悬浮剂>聚脲微胶囊悬浮剂>水乳剂.
李华李秀环张大侠刘峰慕卫
关键词:水乳剂大型溞毒性效应
茚虫威对甜菜夜蛾的毒力及后效应被引量:1
2012年
为明确茚虫威对甜菜夜蛾幼虫的作用特点,采用浸叶法和点滴法测定了茚虫威对甜菜夜蛾3龄和4龄幼虫的毒力,及其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茚虫威对甜菜夜蛾3龄和4龄幼虫均有胃毒毒力和触杀毒力,且胃毒毒力高于触杀毒力。同时,茚虫威对4龄幼虫的胃毒毒力(LC50为2.69 mg·L-1)稍高于其3龄幼虫(LC50为3.65 mg·L-1)。茚虫威对不同龄期的甜菜夜蛾幼虫体内羧酸酯酶的影响均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且对4龄幼虫的影响更强烈。茚虫威不同剂量处理对4龄幼虫的化蛹率、蛹重、羽化率及子代幼虫成活率产生了明显影响,影响程度为LC50>LC30>LC10。
李秀环申瑞平邓兆荣慕卫
关键词:甜菜夜蛾茚虫威羧酸酯酶生长发育
山东省多主棒孢对三种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监测及对氟吡菌酰胺的抗性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由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黄瓜靶斑病是世界公认的黄瓜三大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着黄瓜的产量和品质。随着防治药剂的连续使用,其抗药性问题日益突出。本研究旨在明确山东省多主棒孢对常用杀菌剂的抗性情况,为黄瓜靶斑病的药剂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筛选高效混配药剂为多主棒孢的抗药性治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从山东省不同地区采集、分离纯化获得140株多主棒孢,采用室内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多主棒孢对3种常用杀菌剂(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和氟吡菌酰胺)的敏感性,并利用Modeller v9.19程序同源建模及AutoDock4.2.6分子对接软件包分析多主棒孢对氟吡菌酰胺的抗性。结合室内菌丝生长抑制和离体叶片防治效果试验筛选氟吡菌酰胺和咪鲜胺的复配最佳配比。【结果】经过异常值分析并剔除,敏感菌株频率分布均呈单峰,分别确定苯醚甲环唑对多主棒孢121株敏感菌株的EC;范围为0.29-6.80μg·mL^(-1),平均EC;值为2.44μg·mL^(-1);咪鲜胺对129株敏感菌株的EC;范围为0.01-0.57μg·mL^(-1),平均EC;值为0.16μg·mL^(-1);而氟吡菌酰胺对136株多主棒孢的EC;范围为0.56-47.54μg·mL^(-1),平均EC;值为6.94μg·mL^(-1)。经测序分析发现31.62%多主棒孢菌株SdhC亚基发生S73P点突变。分子对接结果表明,SdhC亚基上发生S73P突变后,氨基酸的刚性增强,并且空间位阻变大,使氟吡菌酰胺与Ser73之间的氢键作用消失,从而亲和力降低,导致抗药性的发生。交互抗性分析结果表明氟吡菌酰胺与咪鲜胺不存在交互抗性,两者以7﹕3混用增效系数1.84,表现为增效作用,且相同剂量处理下,混剂的防治效果高于两个单剂处理的防治效果。【结论】山东省不同地区多主棒孢群体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对氟吡菌酰胺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其中SdhC上点突变S73P的发生频率相对较高,导致病原菌琥
李桂香李秀环李秀环李智文刘峰刘峰
关键词:多主棒孢黄瓜靶斑病敏感性分子对接
两种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被引量:11
2012年
为评价两种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水生态的安全性,运用评价化学品对水生生物毒性的标准试验方法,测定了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和双八、十烷基季铵盐(C8-10)两种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3种水生生物(斜生栅藻、大型溞和斑马鱼)的毒性。结果表明,在0.05~0.5 mg.L-1的浓度范围内,1227、C8-10对斜生栅藻的毒性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随处理浓度的增大抑制效应增强,0.5 mg.L-1C8-10对斜生栅藻具有杀灭作用;同时1227、C8-10与斜生栅藻还存在时间-效应关系,处理后抑制率随时间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72 h时抑制率最高。1227和C8-10对斜生栅藻96 h的EC50分别为0.109、0.103 mg.L-1,对大型溞的48 h LC50分别为1.56×10-2、1.45×10-2mg.L-1,对斑马鱼的96 h LC50分别为2.36、2.19 mg.L-1。C8-10对3种水生生物的毒性均高于1227,两种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大型溞和斑马鱼的致死率(LC50)均随作用时间延长逐渐减小。
李祥英杨法辉李秀环刘峰慕卫
关键词:斜生栅藻大型溞斑马鱼毒性
常用农药助剂对大型溞的毒性研究
农药助剂是农药制剂加工和应用中使用的除有效成分以外的其他辅助物质。不同助剂对人类、有益生物和环境存在高低不等的毒性,但目前关于农药助剂对水体环境的毒性及风险研究报道较少。大型溞(Daphnia magna)是水生食物链中...
李秀环
关键词:有机硅助剂大型溞慢性毒性胚胎毒性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