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大伟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属高校科研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肌
  • 2篇细胞
  • 1篇代谢
  • 1篇胆固醇
  • 1篇胆固醇代谢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变
  • 1篇淀粉样变性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病
  • 1篇心肌淀粉样变
  • 1篇心肌淀粉样变...
  • 1篇心肌疾病
  • 1篇心肌桥
  • 1篇乙酰化
  • 1篇乙酰化酶
  • 1篇源性

机构

  • 4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付大伟
  • 3篇刘世明
  • 3篇王静
  • 2篇徐丽敏
  • 2篇钟赟
  • 1篇吴功雄
  • 1篇熊龙根
  • 1篇叶晓兰

传媒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心肌桥与无心肌桥者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危险因素的差异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对心肌桥和无心肌桥患者在冠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影响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心肌桥合并冠脉粥样硬化患者78例(A组),无心肌桥的冠脉粥样硬化者73例(B组),再进一步将A组根据心肌桥在收缩期的狭窄程度分为A1组和A2组,比较A组与B组、A1组与A2组的冠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A与B组、A1与A2组在年龄、胸痛、BMI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与B组在餐后2h血糖、低密度脂蛋白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与A2组在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桥者因其特殊结构而较无心肌桥者更易受危险因素的影响而形成冠脉粥样硬化,更早干预和更严格控制心肌桥者的危险因素可能有利于预防和延缓冠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进展。收缩期狭窄率越重其所需形成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越少,心肌桥收缩期狭窄程度可能是粥样硬化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
付大伟伍崇海钟赟熊龙根徐丽敏王静徐如芹何咏聪刘世明
关键词:心肌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葛根素对RAW264.7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摄取及外排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葛根素(puerarin,Pur)对RAW264.7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摄取及外排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RAW264.7源性泡沫细胞。细胞经处理后,利用荧光探针Di I-ox-LDL检测泡沫细胞摄取ox-LDL的能力,NBD标记胆固醇外排实验检测泡沫细胞的胆固醇外排功能,Western blot法检测LC3II、P62、CD36、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溶酶体酸性脂肪酶(lysosomal acid lipase,LAL)以及p-AMPK的蛋白水平。结果:RAW264.7源性泡沫细胞经Pur处理后胆固醇摄取减少、胞内胆固醇外排增加并且自噬相关蛋白LC3II表达增加,P62表达减少,脂质吸收相关蛋白CD36表达减少,胆固醇外排相关蛋白ABCA1和LAL表达增加,其变化与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处理后改变类似。Pur与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共处理后,胆固醇摄取增加、胆固醇外排功能减弱,并且ABCA1、LAL和p-AMPK的蛋白水平减少,但CD36表达未有明显改变。结论:Pur可使得泡沫细胞LAL和ABCA1介导的胆固醇外排能力有所增强,其机制可能是通过AMPK通路增强自噬对胆固醇外排的调控;又可通过对CD36负向调节而使得泡沫细胞对脂质的摄取减少。
温柱华付大伟王静徐如芹吴功雄刘世明
关键词:葛根素泡沫细胞胆固醇代谢自噬
国人心肌淀粉样变性Meta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分析国人心肌淀粉样变性(cardiac amyloidosis,CA)的临床特点及探讨早期诊断CA的依据和方法。方法: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2013-06-30前发表的病例分析和病例报告,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经检索共纳入文献83篇计429例。②CA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2.87∶1),发病年龄(55.72±6.52)岁。③临床表现以心力衰竭为主(Ⅲ~Ⅳ级占71.2%),最常见的主诉症状为双下肢水肿和气促。其他常见临床表现:心包积液,蛋白尿。④CA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中有特征性表现。⑤临床中CA易误诊为肥厚型心肌病。⑥CA尚无特效治疗,预后差。结论:CA临床表现多样化,易误诊,难治性/进行性/顽固性心力衰竭+多浆膜腔积液+蛋白尿可作为怀疑CA的依据之一,心肌病理活检为确诊方法,但开展难度大,而"质/电矛盾"和室间隔的厚度〉1.98cm、RⅠ电压/左心室后壁〈0.4、RV5(6)电压/左心室后壁〈0.7、"闪耀征"易开展且具科学性,为CA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心脏磁共振和心肌外活检也可作为进一步确诊的依据。
伍崇海黄桢钧徐丽敏钟赟王静付大伟徐如芹叶晓兰刘世明
关键词:心肌疾病心肌淀粉样变性
HDAC9在冠习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C H D)其死亡率居于我国疾病死亡构成比的首位。动脉粥样硬化(Aheerosclerosis,A S)是其病理基础,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付大伟
关键词:冠心病蛋白表达细胞粘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