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芹

作品数:10 被引量:88H指数:4
供职机构:菏泽市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护理
  • 3篇梗死
  • 2篇动脉
  • 2篇湿化
  • 2篇气道
  • 2篇气道湿化
  • 2篇气管
  • 2篇气管插管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病人
  • 2篇插管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血
  • 1篇动脉血氧
  • 1篇动脉血氧分压
  • 1篇心病
  • 1篇心电
  • 1篇心电监护

机构

  • 9篇菏泽市立医院

作者

  • 9篇张芹
  • 1篇何允兰
  • 1篇任庆运
  • 1篇王方霞
  • 1篇岳耀男
  • 1篇孙爱芝
  • 1篇侯俊英
  • 1篇张令香

传媒

  • 3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实用护理杂志...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节氧吸氧导管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制一种吸氧导管,解决呼气箱停止给氧以达到节约氧气,提高氧疗的目的。方法:采用自制吸氧导管与普通吸氧导管对比,将48例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并有氧疗指征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24例,并动态观察其PaO2和PaCO2变化。结果:同等流量给氧,PaO2节氧吸氧导管给氧明显高于普通吸氧导管给氧,差异有显著性(P<0.05);1/2流量节氧吸氧导管给氧与普通鼻导管给全流量氧PaO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吸氧导管给氧两组PaCO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节氧吸氧导管在1/2流量吸氧效果与普通吸氧导管相同,可节约氧气50%左右,氧疗效果明显。
张芹
关键词:氧气疗法动脉血氧分压
护士长领导方式与护士工作满足程度相关性研究
苑玉萍何允兰张芹孙爱芝张令香任庆运
随着我国护理管理事业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护理管理者不同的领导方式是导致护理工作效率和不同效果的重要因素,管理者的领导方式直接影响到护理人员的工作满足程度以及团队的凝聚力,在强调效率的当今社会对管理者领导方式的研究已成为管理...
关键词:
关键词:护士护士长
社区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康复期遵医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2
2003年
张芹
关键词:社区护理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期遵医行为AMI
改进型气管插管气道湿化的临床研究
侯俊英王方霞张芹苑玉萍岳耀男
该研究系自选课题,应用于COPD急性发作呼吸衰竭采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者。该课题改进型气管插管气道湿化能克服传统式气管插管气道湿化的诸多缺点,同时又保证了气道湿化效果、操作简单、方便。临床治疗观察了7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
关键词:
关键词:气管插管气道改进型行气
Orem自护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Orem自护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符合WHO诊断标准的21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4例和对照组105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应用Orem自护模式进行护理,两组对下床活动时间、监护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提前,心电监护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缩短(P〈0.01),并且减少了医疗费用,自护能力较强。结论Orem自理模式是护理学科的重要理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应用后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张芹
关键词:OREM自护理论急性心肌梗死护理
冠心病顽固性心绞痛伴心动过缓起搏治疗及护理的临床研究
2003年
为探讨永久性起搏器对于顽固性心绞痛伴心动过缓患者的临床疗效 ,我院对 2 1例顽固性心绞痛伴心动过缓患者先行药物治疗 ,而后安置永久性起搏器再行药物治疗 ,与同期 19例药物治疗的类似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对照观察。结果显示起搏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显著高于后者 ( P<0 .0 5 )。因此 。
张芹
关键词:永久性起搏器心动过缓顽固性心绞痛
心电监护仪报警的原因分析及参数的调整被引量:10
2003年
张芹
关键词:心电监护仪报警心律失常护理误报警心肌梗死
新型气管插管气道湿化35例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气道湿化的有效方法。方法:将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致呼吸衰竭采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使用新型气管插管进行气道湿化,在湿化管外口接静脉输液装置一套,根据病情每天持续滴入生理盐水250 ml左右;对照组使用传统式气管插管进行气道湿化,总量为每天250 ml左右。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血气分析,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及病死率。结果:两组在治疗结束时pH、PaCO2、PaO2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抗生素应用时间和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且病死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型气管插管气道湿化操作简单、方便,效果更可靠。
张芹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管插管气道湿化
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术后病人卧位及卧床时间研究被引量:36
2003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 (PCI)术后病人的卧床类型及卧床时间对病人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病人分为A、B两组 ,A组为对照组 ,术后采用常规医嘱进行护理 ,穿刺点弹性绷带包扎并且用 1kg沙袋压迫 8h ,保持术侧肢体制动 ,平卧 2 4h后下床活动 ;B组为实验组 ,术后床头抬高 30°,穿刺点弹性绷带包扎 ,术侧肢体伸直可水平移动 ,根据病人需要且无血管并发症者取术侧卧位、仰卧位、半卧位交替 ,12h下床活动。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差异 ,而不良反应B组病人明显少于A组。结论B组的护理方法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
张芹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卧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