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城

作品数:40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显像
  • 8篇PET/C
  • 8篇PET/CT
  • 6篇正电子
  • 6篇疗效
  • 5篇影像
  • 5篇正电子发射
  • 5篇结节
  • 5篇甲状腺
  • 5篇教学
  • 5篇核医学
  • 5篇18F-FD...
  • 4篇断层显像
  • 4篇医学教学
  • 4篇正电子发射断...
  • 4篇正电子发射断...
  • 4篇核医学教学
  • 4篇肺结节
  • 4篇SPECT/...
  • 3篇动态显像

机构

  • 39篇内蒙古医科大...
  • 8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39篇王城
  • 26篇王雪梅
  • 16篇王春梅
  • 8篇张国建
  • 7篇王相成
  • 5篇周伟娜
  • 4篇常培叶
  • 4篇王涛
  • 2篇张凯秀
  • 2篇李剑波
  • 2篇白侠
  • 2篇郑娜
  • 1篇聂永祯
  • 1篇肖瑞
  • 1篇苏芙蓉
  • 1篇杜海燕
  • 1篇皇甫建
  • 1篇马臻
  • 1篇马宇虹
  • 1篇刘秀英

传媒

  • 11篇内蒙古医科大...
  • 4篇内蒙古医学杂...
  • 3篇浙江临床医学
  • 3篇国际放射医学...
  • 2篇中华核医学与...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现代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肺部疾病...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5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11篇2014
  • 1篇2013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医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面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在核医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40名医学影像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混合式教学)20名和对照组(传统教学)20名,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课堂测试成绩、期末理论成绩进行比较,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课堂测试成绩(满分60分)为(57.15±1.08)vs(51.30±1.03),期末理论成绩(满分100分)为(91.61±1.07)vs(81.70±2.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课堂表现比较:试验组11名(55.0%)表现积极,对照组7名(3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教学效果满意度调查比较:试验组13名(65.0%)满意,优于对照组的4名(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平台+面授”的混合式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
邬心爱邬永军王春梅王城王雪梅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核医学本科生
11C-CFT 脑多巴胺转运体显像在帕金森病中的研究进展
2023年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在PD早期临床诊断依靠医生自身经验,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标准,容易漏诊、误诊。目前PD临床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标准化生物标记物,使其能够进行早期诊断、预测结果、了解PD的病理生理学并在临床试验中展示靶点参与。多巴胺(DA)相关示踪剂的分子成像为PD提供了一种实用的间接成像生物标志物,可作为评估突触前黑质纹状体终末状态的有力工具。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提供了帕金森病的11C-CFT脑多巴胺转运体(DAT)成像的最新进展,并将最近的发现转化为潜在的有价值的临床应用。讨论了DAT成像作为诊断、临床前和预测生物标志物的作用。
陈姿蓉王城常培叶
关键词:帕金森病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18F-FDG PET/CT双时相对胃癌术后复发的监测价值
王城
^(18)F-FDG双时相及^(18)F-FDG联合^(11)C-CHO PET/CT多模态显像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双时相显像及^(18)F-FDG联合^(11)C-胆碱(CHO)PET/CT多模态显像对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临床疑似原发肝占位性病变的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1例、女性32例,年龄58~72岁;47例患者行^(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26例患者行^(18)F-FDG联合^(11)C-CHO PET/CT多模态显像。分别测量并计算每个病变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肝本底SUV_(max)、肿瘤SUV_(max)/肝本底SUV_(max)比值(T/L)。以病变良恶性为状态变量,分别以^(18)F-FDG、^(18)F-FDG延迟、^(18)F-FDG双时相的SUV_(max)和^(18)F-FDG、^(11)C-CHO、^(18)F-FDG联合^(11)C-CHO的SUV_(max)为检验变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进行两两比较,以组织病理学检查或临床随访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各种显像方法的诊断效能。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采用Z秩和检验比较各组间ROC曲线的差异。结果(1)^(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47例患者共检出49个病变(其中32个为高代谢病变),经组织病理学检查或临床随访结果证实,40个为HCC(高分化8个、中低分化32个),9个为良性病变。中低分化HCC的病变SUV_(max)、肝本底SUV_(max)和T/L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1、-2.53、4.80,均P<0.05);高分化HCC的病变SUV_(max)和T/L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6、2.62,均P<0.05);良性病变SUV_(max)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P>0.05)。^(18)F-FDG PET/CT显像分别与其延迟显像、双时相显像的SUV_(max)的ROC曲线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315、2.376,均P<0.05);而延迟显像与双时相显像的SUV_(max)的ROC曲线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52,P>0.05)。(2)^(18)F-FDG联合^(11)C-CHO PET/CT显像:26例患者共检出26个病变(其中^(18)个为高代谢病变),经组织病理学检查或临床随访证实,22个为HCC(高分化9个、中低分�
邬心爱邬永军王雪梅王城王春梅牛瑞龙
关键词:氟脱氧葡萄糖F18胆碱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18)F-FDG PET/CT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评价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18)F-FDG PET/CT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化疗效果及预后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01~2016-01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NHL病人108例,化疗中期(3~4个疗程后)行^(18)F-FDG PET/CT显像,并随访6~60mo,分析PET和同机CT的结果,对病灶行临床综合评估,应用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期及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期作为随访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病人的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结果:中期疗效评价中,与临床综合评估结果比较,阳性58例,阴性50例。^(18)F-FDG PET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2.8%(48/58)、78.0%(39/50)及80.6%(87/108),而CT检查分别为53.4%(31/58)、64%(32/50)及58.3%(63/108),^(18)F-FDG PET对NHL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均高于CT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阳性者及阴性者的中位PFS(progression-free survival)期分别35mo和45m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71,P=0.00)。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价值,优于传统影像学检查。
王春梅王城张国建王相成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18F-FDGPET/CT疗效预后
核医学教学现状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21世纪以来,科学飞速发展,也使得影像医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升,特别是核医学,十几年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核医学的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发展,在这里我谈谈自己对核医学教育现状的看法及一些建议。
王涛王雪梅王相成王城
关键词:核医学教学
应用^(99)Tc^(m)-3PRGD_(2) SPECT显像验证不同注射部位对胶原诱导型类风湿大鼠模型成模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通过分子探针^(99)Tc^(m)-3PRGD_(2) SPECT在体观察药物注射于大鼠不同部位后显像剂摄取变化,探究不同注射部位对胶原诱导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影响,建立在体评估的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评估体系。方法取20只雌性SD大鼠(6~7周龄),随机抽样法分为实验组(A组、B组、C组)及对照组。实验组注射牛II型胶原乳剂(1.0 ml/只,1 g/L),A组注射于鼠尾根部,B组注射于背部皮下,C组注射于腹腔。1周后剂量减半,相同部位再次免疫注射。以两次皮下注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4周后进行视觉评估、^(99)Tc^(m)-3PRGD_(2) SPECT显像及病理学分析,对比统计分析。结果CIA(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组成功造模7只(A组3只,B组2只,C组2只),成模率为47%。CIA各组T/NT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25.668,P<0.05)。CIA各组关节病理滑膜细胞增生指数也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H=9.218,P<0.05)。结论3种不同注射方式均可建立CIA大鼠模型,但背部及腹腔注射可能造成明显炎症反应,且^(99)Tc^(m)-3PRGD_(2)有助于为CIA模型的构建提供活体可视化依据。
曲宏王国玉田新月孙浩王宏宇王城肖瑞
关键词:类风湿放射性核素显像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
OSCE在核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并不是一种具体的考核方法,而是一种通过模拟临床场景测试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客观、有序、有组织的考试模式。1975年由HARDEN等人提出,要求应试者要经历多个站点、多种内容的考核,是一种评估学生应用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能力体系[1]。
周伟娜王城邬心爱牛瑞龙聂永祯
关键词: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核医学教学
心脏受体显像剂11C-N-CH3-Dopamine对慢性心肌缺血模型的实验研究
王相威周伟娜何玉林白侠王城张国建王雪梅
11C-胆碱与18F-FDG双时相PET/CT显像结合高分辨率CT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 比较11C-胆碱(11C-CHO)PET/CT、18F-FDG双时相PET/CT、常规18F-FDG PET/CT、11C-CHO+18F-FDG双时相PET/CT显像结合高分辨率CT(HRCT)4种方法对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对28例SPN患者进行18F-FDG PET/CT显像(注药后l h显像,2 h行延迟显像)和11C-CHO PET/CT显像(于注药10 min后进行)。PET图像判断以SPN最大截面勾画ROI,计算SUVmax作为半定量指标,SUVmax ≥ 2.5为阳性,18F-FDG PET/CT延迟显像SUVmax上升10%为恶性病变(阳性),下降或升高〈10%为良性病变(阴性)。HRCT以是否有分叶征、短细毛刺、胸膜尾征、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为分析良恶性的指征。所有病例进行临床综合分析及随访,以影像诊断是否符合临床随访及病理结果作为判断标准。组间SUVmax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8例SPN患者中,病理或临床随访诊断发现肺癌17例,结核7例,结节病4例。常规18F-FDG PET/CT显像确诊21例,18F-FDG双时相PET/CT显像确诊24例,11C-CHO PET/CT显像确诊23例,11C-CHO +18F-FDG双时相PET/CT+HRCT确诊27例。28例患者良恶性结节的18F-FDG及11C-CHO PET/CT的SUVma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7和13.19,均P〈0.05)。良恶性结节分叶、毛刺、胸膜尾征、血管集束征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7、10.36、14.31和17.52,均P〈0.05)。11C-CHO+18F-FDG双时相PET/CT+HRCT联合显像的灵敏度为81.8%,特异度为94.1%,准确率为96.4%,明显高于非联合显像。结论 11C-CHO+18F-FDG双时相PET/CT+HRCT能较好地鉴别SPN的良恶性,三者联合能提高对SPN的诊断率。
王城王春梅邬心爱王雪梅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氟脱氧葡萄糖F18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