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平
- 作品数:20 被引量:218H指数:10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用户个性特征对网络信息搜寻过程中选择性信息接触模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意义】在网络信息搜寻过程中,面对观点不一的海量信息,用户往往选择性地浏览部分信息以得出最后的结果。个体差异已被验证为影响信息搜寻过程中选择性信息接触模式的因素之一。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究个性特征差异对用户信息搜寻过程中选择性信息接触模式的影响。【方法/过程】通过设计眼动实验,采用内容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检验个体的个性特征对网络信息搜寻过程中选择性信息接触模式的影响。【结果/结论】结果显示,开放性与信息接触模式呈正相关关系,神经质与信息接触模式呈负相关关系,宜人性对信息接触模式无显著影响,而外向性和谨慎性对信息接触模式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本文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加强对个体个性特征与网络信息搜寻过程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也有助于搜索系统的改进与优化。
- 邓胜利赵海平
- 信息泄露情境下的个人信息价值评估及个体差异: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0
- 2019年
- 大数据环境下,海量个人信息的收集在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价值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数据安全的关注和个人信息泄露的担忧。本文通过设计离散选择实验,设置信息泄露情境,分析不同类型个人信息的泄露与个体受偿意愿之间的关系,根据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网络使用频率分类等个体差异定量分析各类信息的价值。研究发现,①个人基本信息价值最高,社交网络信息价值最低;②女性对各类个人信息的预期价值普遍高于男性;③相比之下,40岁以上用户对网络检索记录的重视程度较低;④学历更高的样本对各类个人信息的预期价值更高;⑤相比而言,网络使用频率高的用户更加重视购物及支付信息。本研究阐释了一种评估个人信息价值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结论将有助于信息收集部门了解用户的个人信息偏好,也为政府部门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 邓胜利赵海平
- 关键词:个人信息价值评估离散选择模型
- 新加坡高校的科学数据管理实践体系被引量:12
- 2019年
- 新加坡高校通过现代科学数据管理实践体系的构建,促进了高校科学数据的共享与利用。文章通过实地考察与网络调研,从科学数据管理模式、管理政策、管理平台、管理宣传四方面分析新加坡高校科学数据管理的实践体系,对我国高校科学数据管理实践提出建议。
- 付少雄陈晓宇赵海平赵安琪
- 关键词:科学数据数据管理高校
- 高校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研究及启示——以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名高校为例被引量:8
- 2019年
- 高校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披露发生在其日常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国内外许多高校都出台了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以切实保护学校及相关利益主体的隐私权,但是目前我国大陆高校对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并未十分重视。本文以最新发布的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的高校为例,对其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剖析。本研究有助于加强高校及个人对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内涵的重视和理解,同时也为我国高校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切实的建议和有益的启示。
- 赵海平赵安琪付少雄
- 关键词:高校隐私保护
- 基于社会化问答平台的用户健康信息行为研究综述被引量:11
- 2016年
- 社会化问答服务逐渐成为人们搜寻健康信息和寻求社会支持的主要途径。本文采用数据库检索和追溯检索两种方法,搜集近年来国外学者关于社会化问答平台用户健康信息行为的文章并进行系统性综述,对文献的研究主题从健康信息质量评价、健康信息分享行为、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健康信息需求、健康信息使用行为以及用户特征等六个方面进行归类分析,希望综述结果可以为我国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依据和指引。
- 赵海平邓胜利
- 组态视角下社交平台动态个人信息披露行为研究被引量:17
- 2020年
- [目的/意义]从组态视角研究社交平台用户动态个人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机制,有助于拓展个人信息披露行为的全局性理论解释,对建设健康可持续的社交平台信息分享生态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方法/过程]以隐私计算理论为框架,本文在深入分析动态个人信息披露渠道和内容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组态研究模型。以微信朋友圈用户为研究对象,使用网络问卷收集了294份有效样本,并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研究了多种因素的组合对动态个人信息披露的影响。[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共有5种可导致用户经常披露个人动态信息的影响因素组合,且每种组合都由感知收益、感知风险和用户特征3类影响因素共同组成;动态个人信息披露并不是由单一感知收益因素驱动,而是需要对多种收益的共同感知;相较于隐私信息风险,人们更关注隐私社交风险;隐私保护效能对用户收益风险权衡过程有较强调节影响,而调节定向特征影响较弱。
- 邓胜利胡树欣赵海平
- 国外网络健康信息质量评价:指标、工具及结果研究综述被引量:32
- 2017年
- 文章将近年来国外学者关于网络健康信息质量评价研究的文章进行全面、系统性的综述,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其评价领域、评价过程、评价标准、评价工具和评价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中得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提高网络健康信息质量的启示和建议,并且分析了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展望。
- 邓胜利赵海平
- 关键词:健康信息
- 差异化隐私保护视角下的个人信息价值评估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8年
- 目前网络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用户隐私亟待有效地保护,对个人信息价值的评估有利于确定用户的偏好,缓解个人信息的收集与保护之间存在的矛盾。本文通过采用"两阶段"的结构化文献综述方法对52篇主题相关的文献进行调研、比较和整合,并从理论基础、信息类型、衡量方式、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五个方面进行一级编码。本文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加强对个人信息价值评估的理解,为今后研究中的研究设计和方法选择提供一定的依据和指引。
- 邓胜利赵海平
- 关键词:个人信息信息价值价值评估隐私保护信息安全
- 基于认知失调理论的偏差信息搜寻行为与认知的作用机理研究被引量:20
- 2019年
- 【目的/意义】本文从个体认知视角对信息搜寻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分析,研究个体面临争议性话题时认知关系、偏差信息搜寻行为和认知状态改变之间的作用机理,有助于完善偏差信息搜寻的概念体系,为今后偏差信息搜寻的实证探索提供理论依据和行动范式。【方法/过程】本文使用眼动仪记录样本的眼动数据,采用逻辑回归对眼动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结果显示,与认知关系为无关的个体相比,认知失调的个体更倾向于支持性信息接触模式;认知协调/失调的程度越大,个体越倾向于支持性信息接触模式;与支持性信息接触模式相比,反驳性信息接触模式对认知改变的影响更大;个体接触的反驳性信息数量越多,认知发生改变的概率越大。
- 邓胜利赵海平
- 关键词:认知失调理论
- 用户使用移动APP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随着智能终端、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移动应用程序(APP)层出不穷,但是APP的质量参差不齐,用户下载、卸载APP越来越频繁,持续使用同一款APP的时间越来越短,因此探寻用户持续使用和卸载APP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双因素理论为基础,从感知易用性、广告侵犯性、风险性、满意度以及忠诚度等方面对影响用户持续使用和卸载移动APP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 赵海平杨诗姝邓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