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琦

作品数:12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成都市卫生局重大科技攻关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皮肤
  • 3篇疗效
  • 2篇皮损
  • 2篇祖细胞
  • 2篇细胞
  • 2篇疗效观察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祖细胞
  • 2篇狼疮
  • 2篇HTERT
  • 1篇血内
  • 1篇寻常性
  • 1篇寻常性痤疮
  • 1篇颜面
  • 1篇颜面播散性粟...
  • 1篇药敏
  • 1篇窄谱
  • 1篇窄谱UVB
  • 1篇窄谱UVB治...
  • 1篇日光性

机构

  • 11篇成都市第二人...
  • 2篇泸州医学院附...
  • 2篇遵义医学院附...
  • 1篇成都市儿童医...
  • 1篇成都铁路中心...

作者

  • 11篇蔡琦
  • 8篇路永红
  • 8篇陈前明
  • 6篇瓦庆彪
  • 5篇蒋存火
  • 5篇周培媚
  • 4篇吴波
  • 2篇朱颜俊
  • 2篇方杰
  • 2篇袁伟
  • 2篇程晓云
  • 2篇刘艳
  • 2篇熊霞
  • 2篇谷名琴
  • 2篇李烜
  • 2篇曾世华
  • 2篇陈涛
  • 1篇王振远
  • 1篇陈维英
  • 1篇李煊

传媒

  • 4篇中华皮肤科杂...
  • 4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遵义医学院学...

年份

  • 4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斑点状簇集性色素痣1例被引量:2
2010年
唐清体蔡琦邢燕
关键词:斑点状色素痣簇集左肩部黑褐色斑瘢痕疙瘩
178例儿童脓疱疮皮损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及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儿童脓疱疮皮损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比较敏感株与耐药株的DNA指纹差异。方法对成都地区178例儿童脓疱疮患者皮损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对培养出的16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进行21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同时对162株金葡菌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结果从脓疱疮患儿皮损中分离鉴定出病原菌180株,其中金葡菌162株,占90.00%。162株金葡菌中,148株为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14株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162株金葡菌进行21种抗生素体外药敏试验,敏感率前5位分别为米诺环素、替考拉宁、喹奴普汀、万古霉素、呋喃妥因。耐药率前5位分别为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磺胺甲唔唑、四环素。未发现对夫西地酸、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喹奴普汀、替考拉宁及米诺环素耐药。按DNA条带的大小和数量进行分型,共分为8种基因型,基因型Ⅲ最多占31.48%;基因型Ⅱ占26.54%;基因型Ⅵ占25.93%,这3种基因型占总数的65.43%(106/162)。148株MSSA的基因型有8种,基因型Ⅲ占33.78%,基因型Ⅵ占26.35%,基因型Ⅱ占22.30%。14株MRSA的基因型只有3种,分别为基因型Ⅱ10株(71.43%),基因型VI3株(21.43%),基因型Ⅲ1株(7.14%),以基因型Ⅱ为主。结论成都儿童脓疱疮皮损中病原菌以金葡菌为主,对米诺环素、替考拉宁及喹奴普汀等高度敏感。其RAPD指纹共分为8型,以基因型Ⅲ最多。
卞彩云路永红周培媚王敏陈明蒋存火蔡琦李煊张大维冉琴徐海涛陈前明刘艳吴波王振远陈娜伊向丹黎黄旭蕾保勇吕燕尹亚菲
关键词:脓疱疮微生物敏感性试验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
SLE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及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探讨SLE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变化.方法 女性SLE患者及正常人对照各20例,取外周血20m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一核细胞,采用CD133/CD34、CD133/VEGFR2双荧光标记鉴定细胞,CD34/CD133/VEGFR2三荧光标记流式检测EPC细胞数量,采用MTT比色法、改良的millicell小室和黏附能力测定实验观察EPC的增殖、迁移和黏附能力.结果 SLE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较正常人对照明显下降(4.49%±1.66%比20.81%±4.14%,P<0.01),其增殖(23.11±3.16比35.65±1.74)、迁移(12.00±2.12个细胞/视野比23.60±3.0个细胞/视野)、黏附能力(22.43±4.43个细胞/视野36.43±3.69个细胞/视野)均有所下降(P<0.01).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减少、功能受损.
周培媚路永红熊霞程晓云朱颜俊曾世华陈涛蔡琦陈前明蒋存火
关键词:内皮干细胞生物学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减少误诊,及早确诊,并依据痛期给予恰当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0月本科诊治的21例颜面部播散性粟粒性狼疮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病好发于青壮年,皮疹多累及眼周,表现为先滑的红褐色丘疹或萎缩性瘢痕;组织病理主要为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典型病例可见干酪祥坏死;可依据病程选择相应治疗。结论对病程长、发展缓慢的眼周及面部多发的丘疹,应借助组织病理学排除颜面部播散性粟粒性狼疮,早期诊断可加强抗炎治疗,以避免瘢痕形成。
瓦庆彪陈前明李烜蔡琦吴波路永红谢立夏
关键词: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功能变化与病情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和功能的变化,及其与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各30例,取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以CD133/CD34,CD133/VEGFR2双荧光标记鉴定细胞,CD34/CD133/VEGFR2三荧光标记流式检测EPCs数量;采用MTT比色法、millicell小室和黏附能力测定实验观察EPCs的增殖、迁移和黏附能力;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与EPCs数量及功能的相关性。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较健康对照明显下降(P<0.01),其增殖、迁移、黏附能力均有所下降(P均<0.01)。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减少、功能受损;EPCs数量及功能与病情评分负相关。
周培媚路永红程晓云陈涛熊霞曾世华朱颜俊陈前明瓦庆彪蔡琦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内皮祖细胞病情活动
纤维肉瘤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一例被引量:3
2014年
患者 男。45岁。因胸部反复发肿块40年,再发1年余,于2012年10月至我院就诊。患者5岁时左侧胸前出现一黄豆大红色结节,无痛痒不适,渐增至核桃大小,于当地医院行手术切除。
张力文王文菊蔡琦李林涂媛
关键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瘤型手术切除
复方青黛胶囊联合窄谱UVB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复方青黛胶囊联合窄谱UVB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复方青黛胶囊联合窄谱UVB照射治疗;对照组仅用窄谱UVB照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及皮损的的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复方青黛胶囊联合窄谱UVB照射治疗玫瑰糠疹可以有效缩短玫瑰糠疹病程,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瓦庆彪蔡琦蒋存火陈前明路永红
关键词:玫瑰糠疹窄谱UVB复方青黛胶囊
PinX1和hTERT在基底细胞癌、皮肤鳞状细胞癌、日光性角化病皮损中的检测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检测基底细胞癌、皮肤鳞状细胞癌及日光性角化病组织中内源性端粒酶抑制基因PinX1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水平。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PinX1和hTERT蛋白在30例基底细胞癌、25例皮肤鳞状细胞癌、21例日光性角化病及17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inX1蛋白在基底细胞癌、皮肤鳞状细胞癌及日光性角化病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基底细胞癌与日光性角化病、鳞状细胞癌组织PinX1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鳞状细胞癌组织PinX1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日光性角化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ERT蛋白在基底细胞癌、皮肤鳞状细胞癌及日光性角化病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基底细胞癌、皮肤鳞癌及日光性角化病组织之间hTERT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基底细胞癌、皮肤鳞状细胞癌及日光性角化病组织中PinX1和hTERT蛋白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0.451,P<0.05)。结论 PinX1和hTERT蛋白参与了基底细胞癌、皮肤鳞状细胞癌及日光性角化病的发生、发展。二者在抑制细胞凋亡方面可能存在拮抗作用。
方杰袁伟陈前明瓦庆彪吴波蔡琦路永红周培媚蒋存火
关键词:HTERT基底细胞癌皮肤鳞状细胞癌日光性角化病
姜黄消痤搽剂联合痤疮涂膜剂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评价姜黄消痤搽剂联合痤疮涂膜剂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5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试验组:白天外用姜黄消痤搽剂,2次/天,晚上睡前外用痤疮涂膜剂,1次/天;对照Ⅰ组:白天外用姜黄消痤搽剂,2次/天;对照Ⅱ组:晚上睡前外用痤疮涂膜剂,1次/天。在治疗前、治疗第4周、8周时及停止治疗后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姜黄消痤搽剂和痤疮涂膜剂试验组有效率(83.33%)与姜黄消痤搽剂组(61.22%)及痤疮涂膜剂组(64.5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不良反应少。结论:姜黄消痤搽剂联合痤疮涂膜剂治疗寻常性痤疮安全,疗效满意。
瓦庆彪谷名琴周群英陈前明蔡琦路永红
关键词:姜黄消痤搽剂寻常性痤疮
Pinx1、hTERT mRNA在三种皮肤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内源性端粒酶抑制基因PinX1及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日光性角化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实验组36例3种皮肤肿瘤组织中内源性端粒酶抑制基因PinX1及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mRNA表达水平,并以15例正常人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PinX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2.53±1.57)低于对照组(4.25±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3,P〈0.05);hTERT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6.37±3.81)明显高于对照组(1.62±0.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27,P〈0.05);Pinx1的表达水平与hTERT表达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nX1的下调及hTERT上调可能与3种皮肤肿瘤形成过程中端粒酶激活及维持机制有关。
陈前明方杰瓦庆彪袁伟吴波蔡琦路永红周培媚蒋存火
关键词:皮肤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