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晓琼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穴位
  • 1篇穴位埋线
  • 1篇穴位埋线治疗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痛经
  • 1篇上肢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患者
  • 1篇痛经
  • 1篇偏瘫
  • 1篇偏瘫患者
  • 1篇自护
  • 1篇自护能力
  • 1篇卒中
  • 1篇问卷
  • 1篇问卷调查
  • 1篇埋线
  • 1篇埋线治疗
  • 1篇脑梗

机构

  • 4篇福建中医药大...

作者

  • 4篇林晓琼
  • 2篇赵若华
  • 2篇俞婷婷
  • 1篇周肖
  • 1篇陈锦秀

传媒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中华护理教育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模拟进食动作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目的:  依据“运动再学习”原理,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模拟进食动作训练,旨在探究模拟进食动作训练对上肢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作用,以期为脑卒中偏瘫患者提供经济、有效、易行的康复...
林晓琼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患者
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系统评价穴位埋线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OVID、CNKI、CMCC、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年限均为建库至2015年3月,纳入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5.2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研究,70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穴位埋线在减轻患者疼痛方面优于对照组(WMD=-1.79,95%CI:-2.37^-1.21),在治疗3个月后及停止治疗3个月后,痛经症状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WMD=-0.35,95%CI:-1.24~0.31;停止治疗3个月后WMD=-0.97,95%CI:-2.25,0.31),同时能够降低复发率(RR=0.08,CI95%:0.02,0.14)。结论:穴位埋线能有效减轻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痛经症状,降低痛经的复发,但由于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限制,此结论尚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
吴圆荣赵若华俞婷婷黎亚玲林晓琼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穴位埋线META分析
脑梗死患者疲劳现状的调查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了解脑梗死患者疲劳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个人疲劳强度问卷(Checklist Individual Strength,CIS)对2015年6~9月在福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治疗的11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疲劳总得分为(87.01±18.12)分,有疲劳症状者77例,占74.0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病时间及睡眠障碍共同解释脑梗死患者疲劳得分总变异量的12.8%。结论脑梗死患者疲劳发生率高,患病时间、睡眠障碍是脑梗死患者疲劳得分的影响因素,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预防和减轻脑梗死患者的疲劳症状。
林晓琼陈锦秀
关键词:脑梗死问卷调查
福州某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自护能力现状调查及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自我护理状况,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就诊于福州市某三甲医院诊断为T2DM的门诊或住院患者140例发放T2DM自护行为调查量表(2-DSCS)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的自护平均得分(83.51±16.10),得分指标为64.2%,各维度平均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遵医嘱服药(12.85±2.75)、饮食控制(20.98±4.51)、预防及处理高低血糖(13.39±3.75)、足部护理(14.51±3.55)、血糖监测(11.13±3.83)、规律锻炼(10.29±4.44),各维度得分指标分别为85.7%、69.9%、67.0%、58.0%、55.6%、51.5%。结论 T2DM患者的总体自护能力不够理想,有待加强,护理人员应加强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护水平。
吴圆荣赵若华俞婷婷周肖纪小凤林晓琼
关键词:2型糖尿病自护能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