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锋
- 作品数:9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昭通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教育大数据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1
- 2018年
- 加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数据资源平台建设及运用,不仅能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还能有效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教育公平,进而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终极价值追求目标——教育公平。结合西部贫困地区乌蒙山区云南片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信息化建设实际,探讨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数据资源平台及运用对西部贫困地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为西部贫困地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参考。
- 顾庆传罗锋夏文忠崔华勇
-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信息化大数据
- 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校教学研机制的互动实践——以昭通学院历史教育专业为例
- 2013年
-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昭通学院历史教育专业一直尝试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平台,构建教、学、研互动机制,探索教学改革工作机制、学生主体学习创新机制、教学团队教师成长促进机制、教师教学科研合作机制的模式,推动昭通学院历史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促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团队建设及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课程建设实践,以期能在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中形成一些自己的特色,并切实促进历史专业课程质量的提高。
- 罗锋周玲李加茂
- 关键词:精品课程互动实践课程建设
- 基督教与乌蒙山区苗族社会现代化成因分析
- 2014年
- 1904年至1949年,基督教循道公会柏格理等传教士在乌蒙山区苗族社会进行传教的同时,也带动苗族社会开展了一场颇具特色和影响力的现代化运动。通过乌蒙山区苗族社会现代化运动产生的全球化背景与苗族"学道图变"皈依基督教的内源性动力及其关系,可大致明了其现代化过程形成的原因。
- 罗锋
- 关键词:基督教苗族
- 云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刍析被引量:2
- 2017年
-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推进中国义务教育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云南省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组织实施、经费保障、校园建设、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内涵发展、质量提升和教育督导等方面采取措施,有效推进了云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罗锋蔡丹夏文忠顾庆传刘建雄
- 关键词:义务教育
-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东亚国际体系变迁的影响
- 2015年
- 战争往往是导致国际体系变迁的重大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东亚国际体系的本体要素、权力结构、制度构成、观念结构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导致东亚国际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迁,战后东亚国际体系的转变对东亚地区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是为二战重大历史遗产.
- 罗锋
- 关键词:二战
- 基督教会在乌蒙山区苗族社会中举办的教育事业探析
- 2015年
- 20世纪伊始,在乌蒙山区传教的基督教会开始把西方现代教育引进乌蒙山区的苗族社会中,逐步建立起了乌蒙山区苗族社会的现代化教育体系。虽然各教会的办学方式、办学特点不尽相同,但共同点是把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思想、体系和制度带进了乌蒙山区的苗族社会中,并将乌蒙山区的彝族、傈僳族、汉族等民族卷入其中,成为这一地区现代化教育的奠基之举,也是乌蒙山区苗族社会"非典型现代化运动"1的发轫。
- 罗锋王太忠吴映梅
- 关键词:基督教内地会苗族教育
- 英国循道公会在昭通传教历史评述
- 2014年
- 循道公会(Methodist Church)是基督教新教卫斯理宗的支会之一,在19世纪这个被欧美史学界称为"新教扩张的世纪"里,积极向中国传播,并在昭通地区作了长时间的传教工作,留下诸多社会公益事业。由于在昭通活动的基督教各宗派中,循道公会坚持的时间最长,影响极大,社会公益事业活跃,因而有必要对其在昭通的传播历史作一番回顾性的梳理。
- 罗锋
- 关键词:传教
- 柏格理乌蒙山区传教的阶段性对比分析
- 2014年
- 柏格理(S.Pollard)在中国西南乌蒙山区的传教活动以1904年为界呈现为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前期以城市汉族为主,传教艰难;后期以乡村苗族为主,发展迅猛。通过对柏格理两个阶段的传教方略、方式、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更好认识柏格理在乌蒙山区的传教运动及其对当地苗族社会的影响。
- 罗锋
- 关键词:石门坎
- 柏格理与圣经基督教教会的关系探析——兼论柏格理前往中国西南乌蒙山区传教原由
- 2014年
- 柏格理(S.Pollard)是近代英国循道公会在中国西南乌蒙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传教活动取得巨大成功的传教士。国内学界迄今对他已有较多关注,但对其早期与循道公会的关系却分析不够。作为循道公会的成员,柏格理与该会的关系可概括为地缘紧密、家道传承、信守弘道三个方面,通过对二者相互关系的进一步研究,实际有助于厘清柏格理来华传教的深层次原由。
- 罗锋
- 关键词: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