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增生
  • 2篇前列腺
  • 2篇前列腺增生
  • 1篇血压
  • 1篇血压增高
  • 1篇炎症
  • 1篇移植前
  • 1篇增生症
  • 1篇增生组织
  • 1篇占位
  • 1篇肾切除
  • 1篇肾上腺
  • 1篇肾移植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术后灌注
  • 1篇丝裂霉
  • 1篇丝裂霉素
  • 1篇死因
  • 1篇特异

机构

  • 4篇内蒙古医科大...
  • 2篇内蒙古医科大...
  • 2篇内蒙古包钢医...
  • 1篇包头医学院
  • 1篇包钢集团第三...

作者

  • 6篇赵海涛
  • 4篇刘致中
  • 2篇岳长久
  • 2篇李建新
  • 2篇王磊
  • 1篇梁国力
  • 1篇黄再青
  • 1篇牛俊瑞
  • 1篇韩利忠
  • 1篇段霞光
  • 1篇蒋智涛
  • 1篇要利明
  • 1篇支小军
  • 1篇秦喆
  • 1篇吴希庆
  • 1篇栾胜辉
  • 1篇任玲
  • 1篇韩立忠
  • 1篇杨磊

传媒

  • 3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冶金工业...
  • 1篇中华腔镜泌尿...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URBT术后黏膜下注射吡柔比星联合丝裂霉素灌注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评价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即刻黏膜下注射吡柔比星(THP)联合丝裂霉素(MMC)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3例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TURBT术中行THP注射后1年内规律MMC膀胱灌注,每周1次连续8周,每2周1次连续8次,每个月1次连续6次,术后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结果:术后随访2个月~3年,复发率15.9%;灌注期间6例出现不同程度副反应,1例术后8个月发生全身性骨转移,1例术后3年死亡。结论:THP膀胱内注射联合MMC定期灌注用于膀胱癌术后预防肿瘤复发效果明显、安全、可靠。
王磊刘致中赵海涛岳长久李建新韩利忠
关键词:膀胱癌丝裂霉素吡柔比星术后灌注
肾移植前免疫诱导治疗的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为晚期肾病患者实施肾移植手术已成为尿毒症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可手术后的排异反应始终困扰着医生和患者。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是肾移植的常规治疗方案,但人们发现围手术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进行免疫诱导可降低排异反应的发生,减少术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剂量,正逐步成为肾移植免疫学的研究热点。本文为此作一综述。
赵海涛刘致中
关键词:肾移植免疫诱导
兔开放式、经腹及后腹途径腹腔镜肾切除体内肿瘤坏死因子的比较(附视频)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建立三种兔肾切除手术模型,检测术后体内TNF的变化探讨体内炎症反应的程度。方法将雄性5~6月龄、体重在2.62—2.94kg的36只獭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实施经后腹腔开放式(ON)、经腹腹腔镜(LN)、经后腹腔腹腔镜(RN)肾切除术,切取左肾,计算手术时间、麻药使用量、切口长度、手术空间建立时间、切肾时间,于术后即刻、术后1h、2h、6h、12h、24h分别取血,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结果三组间比较发现切口长度、手术空间建立时间、切肾时间、手术总时长都有明显差异(P〈0.01)。而两组腔镜手术比较只有手术空间建立时间和切肾时间存在差异。TNF三组组间比较ON〉LN〉RN统计学有显著差异性,两个腔镜手术组间比较LN高于RN,但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本方法建立的三种手术方式的肾切除模型容易建立,可以完全模拟临床手术,且经济实用,安全稳定,是对三种;卡式进行基础研究的理想模型;开放手术对机体打击造成的炎症反应大于腔镜手术,两种腹腔镜肾切除手术方式对机体的炎症反应的影响基本相同。
赵海涛吴希庆秦喆
关键词:肾切除开放手术腹腔镜后腹腔
合并组织学炎症的前列腺增生组织中IL-6、TNF-α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通过检测TNF-α、IL-6在单纯BPH与合并组织学炎症的BPH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及两组BPH患者在临床指标上的异同,探讨炎症与BPH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TURP术的90份BPH患者标本,用HE染色法将90份标本染色后分单纯组(A组)35份与合并炎症组(B组)55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NF-α、IL-6在各标本中的表达情况,记录90例患者临床指标PSA、体积、年龄、尿流率等数据结果。全部患者均病理检查回报为BPH。结果:B组55例均为慢性炎症,构成比为0.61。与A组相比,B组患者前列腺体积较大,PSA水平也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年龄和尿流率比较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TNF-α与IL-6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IL-6和TNF-α表达结果相关性分析:前列腺体积与患者年龄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30,P<0.001),前列腺体积与炎症程度也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10和r=0.609,P<0.001);患者的PSA水平与炎症程度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72r=0.487,P<0.01),而患者PSA水平与年龄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65,P!0.1);通过偏倚相关分析控制年龄因素的影响后,炎症严重水平与BPH体积仍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大部分BPH患者合并有前列腺炎症,并且以慢性炎症为主。合并炎症的BPH患者PSA水平相对较高,前列腺体积相对较大,但是在尿流率和年龄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6、TNF-α两种促炎性因子可能对BPH和PSA的分泌起着促进作用。
王磊刘致中杨磊赵海涛岳长久李建新韩立忠
关键词:前列腺炎症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抗原
肾上腺占位患者麻醉诱导后发生房扑1例
2016年
1病例报告 患者,男,50岁,体重75kg。于2014年9月份参加单位体检发现血压增高,165/105 mmHg,行腹部B超发现左侧肾上腺占位,平素患者无明显头晕、头痛、心悸,近期出现睡前出汗,无皮疹、
段霞光黄再青牛俊瑞栾胜辉任玲吕鹏龙支小军赵海涛
关键词:肾上腺麻醉诱导占位房扑血压增高腹部B超
前列腺增生尿动力学分析(附600例报告)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研究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术前尿动力学(UDS)检查,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对BPH诊断、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对60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UDS检查并进行尿动力学评估,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手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结果 600例均存在膀胱出口梗阻(BOO),单纯(BOO)不伴明显膀胱功能障碍者303例(50.5%),膀胱过度活动102例(15.45%),低顺应性膀胱109例(18.16%),低顺应性伴膀胱过度活动49例(8.16%),逼尿肌收缩力减弱83例(13.83%),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3例(0.5%)。结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尿动力学检测可同时评估膀胱和尿道功能情况,对BPH患者BOO确诊、判断逼尿肌功能、选择治疗方法及预测疗效等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梁国力刘致中要利明蒋智涛赵海涛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尿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