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玲
-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炎克雷伯菌质粒pIMP26_DQ49的高通量测序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通过对肺炎克雷伯菌DQ49耐药质粒pIMP26_DQ49的测序及分析,研究其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的关系。方法利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MLST)检测肺炎克雷伯菌DQ49的序列分型(ST),通过接合实验得到携带耐药基因bla_(IMP-26)的质粒pIMP26_DQ49,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该质粒进行测序,得到的数据用Edena软件拼接,并利用RAST网上注释工具对得到的质粒全序列进行注释,同时使用网上序列比对工具BLAST进行分析。结果 MLST分析该菌的ST型为新的ST型ST2460(基因型42-22-26-96-233-38-51);接合实验证明该质粒能通过接合转移进行传播;测序结果表明,pIMP26-DQ49属于质粒不相容群(Inc)中的IncN群,是大小为55 179 bp的环状质粒,携带3个耐药基因,G+C含量为50.4%,预测编码52个功能基因。BLAST发现pIMP26-DQ49与已报道的pIMP-HZ1序列相似度高达99%,且携带的可移动基因元件也高度相似,其耐药基因环境包含可导致转座事件发生的IS903D、IS2、Tn2、Tn3、tnp、tnpA,以及能捕获和整合外源性基因的1类整合子基因intl1。结论质粒pIMP26-DQ49携带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bla_(TEM-1)、喹诺酮耐药基因qnrS1和金属型碳青霉烯酶基因bla_(IMP-26),其存在可能对相应的耐药基因在肠杆菌科细菌中的传播发挥重要作用。
- 黄丽燕陈定强唐海玲吴爱武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
- 二代测序和增强免疫组化检测非小细胞肺癌ALK阳性患者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比较增强免疫组化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蛋白表达和二代测序技术(NGS)检测ALK基因融合突变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应用NGS技术在DNA层面检测2016-06-20-2017-01-17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24例NSCLC患者标本ALK基因融合突变的情况,同时应用增强免疫组化检测其ALK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NGS检测结果显示,424例NSCLC患者的ALK基因融合突变率为3.30%(14/424),与肿瘤病理类型有统计学意义关联(χ^(2)=18.365,P<0.001),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是否原发灶等因素间无统计学意义关联。增强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ALK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95%(21/424),ALK蛋白表达与病理类型有统计学意义关联(χ^(2)=11.335,P=0.010),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是否原发灶等因素间无统计学意义关联。ALK融合基因突变与ALK蛋白阳性表达具有中度正相关性(r_(s)=0.599,P<0.001),2种方法的一致率为97.88%(415/424),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Kappa=0.732,P<0.001。结论增强免疫组化和NGS方法在ALK阳性检测上具有相关性和一致性,增强免疫组化可作为ALK阳性患者的筛查方法,NGS方法可作为ALK阳性精准检测的有效补充方法。2种方法分别在蛋白水平和基因层面反映患者ALK基因的情况,二者相互结合更有利于ALK阳性患者的检出。
- 邓秋华杨海虹唐海玲黄丽燕曾文创刘利平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 产碳青霉烯酶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及传播机制研究
- 研究背景: 随着各种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细菌不断增多,给临床诊治带来巨大的挑战,现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严重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耐碳青霉烯革兰阴性杆菌的快速传播...
- 唐海玲
- 关键词:革兰氏阴性杆菌碳青霉烯酶多重耐药高通量测序
- 文献传递
- 肺炎克雷伯菌质粒pNDM-LJ的高通量测序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通过对肺炎克雷伯菌质粒pNDM-LJ的高通量测序分析,研究其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的相关性。方法: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测序,然后用Edena软件拼接测序数据,再利用RAST网上工具将拼接得到的contigs进行注释,并用BLAST网上工具进行分析。结果:pNDM-LJ为54 kb大小的环状质粒,GC含量约为49%,预测编码52个功能基因,在不相容群分类中属于Inc X3群质粒。该质粒与已知的Inc X质粒序列有较高的相似性,blaNDM-1基因所在的基因环境比较复杂,推测其是由多个转座事件共同构建的。在pNDM-LJ中,blaNDM-1基因的5′端和3′端分别与ISAba125和IS26两种插入序列相连,形成大小约为10.8 kb的转座子样结构。结论:pNDM-LJ质粒携带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blaNDM-1,可能对我国的广泛传播blaNDM-1基因发挥重要作用。
- 杨羚唐海玲陈定强裘宇容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
- 人源化小鼠异位肺癌动物模型的构建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一种可用于研究肺癌免疫的人源化小鼠动物模型。方法:采用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输注非肥胖糖尿病/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体内建立人源化小鼠,在此小鼠模型基础上再构建异位肺癌荷瘤模型。结果:10只人源化小鼠异位荷瘤模型全部构建成功,免疫重构的小鼠外周血及脾脏中均可检测到大量人CD3+T、CD4+T、CD8+T细胞。人源化荷瘤小鼠肿瘤组织内可发现人CD3+T、CD4+T、CD8+T淋巴细胞浸润。结论:该模型为我们了解肺癌发生发展与免疫系统的关系,也为研究免疫治疗干预措施等提供了有价值的工具。
- 刘君刘翔崔飞黄丽燕唐海玲李慧灵何建行
- 关键词:人源化肺癌动物模型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 Carba NP试验检测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产碳青霉烯酶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评估Carba NP试验检测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产碳青霉烯酶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0-2013年59株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进行种属鉴定并检测菌株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性,用Carba NP试验检测菌株产碳青霉烯酶表型,用PCR法确定碳青霉烯酶基因型,并对PCR产物进行DNA测序分析。结果 59株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厄他培南耐药率分别为62.71%、61.02%和64.41%。Carba NP试验确定33株产碳青霉烯酶菌株,分别为A类酶12株、B类酶21株,PCR法检出多种碳青霉烯酶基因,包括KPC(12株)、IMP(7株)、NDM(12株)、VIM(3株)。与PCR法比较,Carba NP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06%、100%。结论 Carba NP试验能简单快速地检测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碳青霉烯酶,结果与金标准的PCR法有高度一致性,值得在临床检验中推广使用。
- 唐海玲陈定强黄丽燕吴爱武
- 关键词:CARBANP碳青霉烯酶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