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月芳

作品数:18 被引量:129H指数:6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儿童
  • 3篇心理发育
  • 3篇饮食
  • 3篇饮食习惯
  • 3篇婴幼
  • 3篇婴幼儿
  • 3篇神经心理
  • 3篇神经心理发育
  • 3篇肥胖
  • 3篇超重
  • 3篇超重肥胖
  • 2篇新生儿
  • 2篇早期干预
  • 2篇死亡率
  • 2篇体格
  • 2篇儿童死亡
  • 2篇儿童饮食
  • 2篇发育商
  • 2篇干预
  • 2篇12

机构

  • 18篇陕西省人民医...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医学院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8篇张月芳
  • 11篇杨丽芳
  • 10篇王伟
  • 9篇张欢
  • 5篇俱西驰
  • 5篇朱亚宁
  • 3篇郭萌
  • 3篇牛倩
  • 3篇焦富勇
  • 2篇周萍
  • 2篇马芳莲
  • 1篇张金宝
  • 1篇归巧娣
  • 1篇任淑娟
  • 1篇汪萍
  • 1篇张鹏
  • 1篇景晓红
  • 1篇李巧如
  • 1篇郭向阳
  • 1篇高晓敏

传媒

  • 4篇中国妇幼健康...
  • 3篇中国儿童保健...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卫生质量...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护理研究(上...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隔代抚养对婴幼儿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3
2015年
目的探讨隔代抚养对婴幼儿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为提高婴幼儿隔代抚养质量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分析比较136例隔代抚养儿及与其1:1配对的父母抚养儿在12月龄和24月龄的体格生长指标及“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数据。结果两组婴幼儿的体重、身长、头围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月龄时,隔代抚养组语言能区评分低于父母抚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月龄时,隔代抚养组在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及社交行为等能区均落后于父母抚养组(P〈0.O5)。结论隔代抚养方式不利于婴幼儿神经心理行为的发育,祖辈和父母要加强沟通交流,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张月芳王伟朱亚宁杨丽芳张欢
关键词:隔代抚养婴幼儿发育商
西安市0~3岁婴幼儿超声骨密度7207例分析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了解西安市0~3岁婴幼儿骨密度现状,探讨年龄、性别及季节对婴幼儿骨密度的影响,为婴幼儿骨强度不足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量超声技术,测定7 207例0~3岁婴幼儿左侧胫骨的超声速度(speed of sound,SOS)和Z值,并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季节的骨密度不足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女童骨密度Z值低于男童(P<0.001);不同月龄婴幼儿骨密度SOS和Z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3月龄组的SOS值最低,0~3月和3~6月龄组Z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强度不足总检出率为74.29%,其中女童检出率(81.10%)高于男童(68.02%)。0~3月和3~6月龄组骨强度不足检出率达90%以上;骨强度不足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P<0.001)。冬季男童骨的SOS值最低。结论本地区婴幼儿需常年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制剂;生后0~6个月是防治骨强度不足的关键时期。女童易发生骨强度不足。
张华丽杨丽芳何红茹张月芳张欢张瑛王伟
关键词:骨密度婴幼儿年龄性别
西安市城区11~12岁超重肥胖儿童饮食行为及认知调查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了解西安市城区11~12岁超重肥胖小学生饮食行为及疾病认知状况,为制定儿童超重肥胖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西安市城区4所小学11~12岁共1 535名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对筛选出的超重肥胖儿童及同龄正常儿童问卷调查并对相关内容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11~12岁儿童超重肥胖率为19.22%;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4.66 %、4.56%;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P<0.01).每周≥4 d不吃早餐的超重肥胖儿童人数显著多于健康儿童(P〈0.01);每天喝奶量〉500 mL的超重肥胖儿童人数显著多于健康儿童(P〈0.01);与正常组比较,超重肥胖儿童喜吃甜食(P〈0.05),睡前加餐(P〈0.01),不喜爱吃蔬菜和水果(P〈0.05);超重肥胖组儿童和正常组儿童对于"肥胖症危害"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正常组儿童对于"有效地控制体质量"的应答率高于超重肥胖组儿童.结论 西安市城区11~12岁小学生超重肥胖率处于东部经济发达城市与江南经济发达城乡之间.应积极纠正超重肥胖儿童的不良饮食习惯,加强疾病健康教育,使其了解肥胖症的危害及有效控制体质量的方法.
王伟张月芳杨丽芳俱西驰张欢郭萌
关键词:儿童超重肥胖饮食习惯
儿科门诊输液间护士岗位管理实践探讨被引量:1
2015年
根据儿科门诊输液间工作性质及需求,把儿科门诊临床岗位分为:输液责任岗、巡回责任岗、药疗岗、雾化责任岗、夜班岗等,制定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及考核细则,完善绩效考核方案等,进行岗位管理。实施岗位管理,提高了病人满意率,提升了护理质量。
牛倩张玉莲张月芳秦建华贺婷张寒露叶璐
关键词:儿科门诊护士岗位管理
357例高危新生儿相关因素及并发症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高危新生儿的高危因素及诱导出现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357例高危新生儿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高危因素构成比,高危新生儿并发症及其与窒息、胎龄及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高危新生儿中母亲因素占16.32%,新生儿因素占71.87%,胎盘、胎膜、脐带和羊水因素占11.81%。母亲因素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为主要原因,高危新生儿并发症与窒息、早产紧密相关,窒息组与无窒息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1,P〈0.05),窒息是高危新生儿脑损伤并发症的首要因素;早产儿与足月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P〈0.05);而低出生体重儿与正常体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2.35,P〉0.05)。结论做好妊娠指导,早期发现、及时干预高危妊娠,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新生儿预后。
马芳莲周萍张月芳雪洁景晓红
关键词:高危新生儿并发症
陕西某医院2011—2013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ADR给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已日益受到医务工作者的关注。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的危害大,是ADR监测的重点。
朱亚宁张月芳丰航李茁张鹏李巧如任淑娟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合格药品临床医务人员中药注射剂抗微生物药品
早期养育理念与行为干预对婴幼儿喂养及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4
2021年
目的探讨早期养育理念与行为干预对婴幼儿喂养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医疗机构向家长普及养育照护知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8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的1月龄健康儿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定期进行常规体检及健康指导,干预组在常规体检及健康指导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养育理念与行为干预;12月龄时比较两组儿童家庭养育环境、婴幼儿喂养指数、辅食喂养行为、体格及智能发育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儿童具有良好的家庭养育环境(χ^(2)=34.48,P<0.001)、较高喂养指数评分(t=5.23,P<0.001)及喂养行为水平(χ^(2)=18.23,P<0.001);干预组儿童的体重(男:Z=-2.12;女:Z=-2.11)、身长(男:Z=-2.50;女:Z=-2.13)及头围(男:t=2.19;女:Z=-2.16)的测量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大运动(Z=-2.49)、精细动作(t=3.02)、适应能力(Z=-4.75)、语言(Z=-2.81)、社交能力(Z=-3.06)及总发育商(DQ)(Z=-4.2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养育理念与行为干预能为婴儿创造良好的家庭养育环境及喂养条件,有利于婴幼儿体格生长,促进其智能发育。
王伟张月芳何红茹杨丽芳张欢范红鸽俱西驰
关键词:养育行为早期干预神经心理发育
影响0岁-3岁脑瘫患儿康复因素的调查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脑瘫患儿家长脑瘫基本知识、康复情况、依从性等。[方法]选取某医院确诊为小儿脑性瘫痪进行门诊康复治疗的40例和住院的40例共80例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0%以上的家长不知晓脑瘫是一种什么疾病,60%以上的家长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80%的家长没有在家里对孩子进行家庭康复治疗及早期干预,表示没有家庭康复的相关内容,没有家庭康复的指导方案,没有相关专业人员在家里进行指导。[结论]3岁以下脑瘫患儿家长基本知识缺乏,没有家庭早期干预和家庭康复指导方案及评价,家长迫切需要科学有效的家庭康复模式。
张月芳牛倩焦富勇汪萍张金宝
关键词:脑瘫康复影响因素
西安市城区六年级超重肥胖学生BMI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了解西安城区六年级超重肥胖学生饮食、运动状况,为制定儿童超重肥胖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城区295名六年级超重肥胖小学生2009-2012年体重指数(BMI)变化情况;问卷调查其饮食习惯及运动状况。结果 2009-2012年超重肥胖学生BMI值呈逐年上升趋势(P<0.001)。超重肥胖儿童食欲好、进食速度快、每天坚持吃早餐人数少、喜吃甜食、有睡前加餐及喝奶习惯。超重肥胖学生看电视打游戏的时间长,而户外运动时间短。结论不良的饮食习惯及静态活动多而户外活动少等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发展为超重肥胖儿童的影响因素。
王伟张月芳杨丽芳俱西驰张欢郭萌
关键词:儿童超重肥胖饮食习惯
西安城区11~12岁超重肥胖儿童饮食及运动行为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西安城区11~12岁超重肥胖小学生饮食及运动行为现状,探讨儿童肥胖的高危因素,为制定儿童超重肥胖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对西安城区4所小学11~12岁共1 535名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对筛选出的超重肥胖儿童及同龄正常体重儿童1:1配对,回顾性分析两组2009至2012年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趋势,并对其饮食运动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11~12岁儿童超重肥胖率为19.22%;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4.66%、4.56%;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x^2=31.25,P<0.01)。2009至2012年,11~12岁儿童BMI值呈逐年上升趋势(男:F=34.67,P<0.001;女:F=13.24,P<0.001);②与正常组比较,超重肥胖儿童食欲好、喜吃甜食(x^2值分别为7.25、4.60,均P<0.05),进食速度快的人数多、睡前加餐人数多(x^2值分别为9.41、12.5,均P=0.01),每天喝奶量>500mL的人数多、每天坚持吃早餐人数少(x^2值分别为15.98、18.81,均P<0.01);③超重肥胖组儿童和正常儿童选择的活动方式存在统计学差异(x^2=5.89,P<0.05),超重肥胖组儿童看电视打游戏的时间长(x^2=7.09,P=0.01),而户外运动时间短(x^2=22.57,P<0.01)。BMI由正常发展为肥胖儿童,和由超重发展为肥胖儿童者在睡前加餐习惯、每天喝奶量、对甜食喜好的态度及活动方式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西安城区11~12岁超重肥胖小学生超重肥胖率处于东部经济发达城市与江南经济发达城乡之间。有睡前加餐、每天喝奶量大及喜吃甜食的正常儿童,较超重儿更易发展为肥胖儿童。
张月芳王伟王伟杨志艳杨丽芳杨丽芳俱西驰
关键词:儿童超重肥胖饮食习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