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福全

作品数:18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美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艺术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篇雕塑
  • 3篇艺术
  • 3篇教育
  • 3篇高校
  • 2篇雕塑创作
  • 2篇文化
  • 2篇美术
  • 2篇教育模式
  • 2篇教学
  • 2篇高校美术
  • 1篇当代雕塑
  • 1篇雕塑艺术
  • 1篇动画
  • 1篇新媒体
  • 1篇新媒体技术
  • 1篇新媒体时代
  • 1篇信息化教学
  • 1篇信息化教学设...
  • 1篇学理
  • 1篇艺术素养

机构

  • 14篇河北美术学院

作者

  • 14篇李福全
  • 9篇王晓敏
  • 1篇路照林
  • 1篇方略
  • 1篇王云浩

传媒

  • 2篇艺术科技
  • 2篇大舞台
  • 2篇科技管理研究
  • 2篇中国民族博览
  • 1篇美术
  • 1篇美术大观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福建茶叶
  • 1篇艺术百家
  • 1篇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艺术在宗教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以米开朗基罗《最后的审判》为例
2015年
艺术和宗教都是从人的知觉心理学出发,阐述通过知觉制造感觉的科学依据,从而营造出一种心理构造。作为意识层面的精神创造,艺术和宗教一直纠缠在一起,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本文旨在以米开朗基罗的宗教壁画《最后的审判》为例,在艺术的社会功能和对宗教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一定的探索。
李福全王晓敏
关键词:艺术宗教
《背篓》
2018年
李福全
互联网时代高校美术教育创新实践探索--评《计算机美术设计基础》被引量:2
2020年
国民经济文化科技的快速发展推动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改革深度、广度进一步提升,紧跟时代发展特征及时调整、完善、优化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成为社会共识。美术教育其实是一门交叉学科,既有美学艺术、文学等人文学科特征,又有心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社会学科特色,美术教育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各方面都有着很强的渗透性和影响力。在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下,紧跟时代发展整体潮流,以科学理念为指导,借助互联网平台诸多优势,深度把握美术人才实际需求,切实开展美术教育教学创新探索成为高校发展的时代命题。
李福全
关键词:教育教学理论美术人才互联网时代社会共识
传统美术资源与传统茶具造型的数字化模式
2017年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在消费中追求数字化带来的感官刺激,传统美术资源逐步向数字化软硬件过度,对现代审美表达有着重要影响。茶具作为饮茶活动的重要组成,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的款式及造型,是传统文化在物质层面的传承表现,受信息技术发展影响,多元化审美趋势对美术资源影响增加,传统茶具的数字化模式转化开始受到各界关注。鉴于此,本文从当前数字信息环境入手,首先介绍了传统美术资源与传统茶具造型的基本情况;其次分析传统美术资源对茶具造型的影响及传统美术资源数字化模式转变,将先进数字化理念与传统民族文化结合,以期对传统美术资源及传统茶具造型的数字化模式有所借鉴和参考。
李福全王晓敏
制约高校偶类动画教育发展的症结
2012年
近年来,在政府大力扶植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支持下,我国的动画行业发展势头迅猛,逐渐摆脱了以欧美动画、日本动画为主导的我国动画行业的发展困局,涌现出一批以《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代表的国产动画片,并迅速受到全国喜爱动画朋友的高度评价和追捧;但作为动画大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偶类动画"的发展却没能像二维动画一样得到充分的发展,产量远远少于二维动画和电脑三维制作动画,这也给我们从事高校美术教育的工作者提出了一个现实而富于挑战的课题:如何进行高校的偶类动画人才的教育与培养。
王晓敏李福全
关键词:教育模式
新媒体时代高校美术教育信息化探究--评《美术信息化教学设计》被引量:6
2020年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开启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其中,新媒体技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应用,更是促进了该专业教育模式的信息化建设进程。本文将结合《美术信息化教学设计》一书,分析美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实意义,探索促进美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优化策略,为高校构建信息化美术教育模式奠定良好基础。
李福全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新媒体时代专业教育模式新媒体技术高校美术教育
中国当代雕塑创作中的山水艺术元素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中国当代雕塑创作是建立在西方雕塑体系引入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雕塑体系和苏联雕塑体系都对我国的雕塑体系的形成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多年来,在中国雕塑创作实践过程中本土雕塑与外来雕塑审美及文化内涵方面一直进行着不断的碰撞与交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本土文化意识觉醒并且越来越受到艺术家的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审美意识又显示出其强大的魅力。这种植根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意识与对于当今雕塑现状的反思为一些艺术家的雕塑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空间。文章试图以传统山水艺术作为切入点研究其蕴含的艺术精神和文化特质,例举传统山水艺术元素在当代雕塑作品中较为成功运用并取得的成果,以及对于当今中国雕塑创作的启示。
王晓敏李福全
关键词:中国当代雕塑
李福全 方略 王云浩 王晓敏作品赏析
2015年
李福全方略王云浩王晓敏
关键词:作品赏析
校园雕塑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意义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校园雕塑是雕塑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装饰、丰富和美化校园环境空间,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同时校园雕塑以渐进、反复渗透的方式、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传播着美学信息,对学生发挥其审美和教育功能,从而营造出一种充满人文关怀和文化内涵的育人校园文化。
李福全王晓敏
关键词:校园雕塑文化内涵环境育人
构建秩序 慰藉心灵
2019年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主观精神活动的物质化转换过程,是其艺术素养、审美倾向和生活态度的凝结.文章通过结合当下所处时代背景,艺术创作的现状,对自身作品的创作动机和审美追求进行解读与诠释.
李福全
关键词:创作动机审美倾向物质化主观精神艺术素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