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圆
-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江苏省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三萜类中药成分药联合阿莫西林对呼吸道感染幼鼠的作用及免疫学机制
- 2022年
- 目的探讨2种三萜类中药成分药联合阿莫西林(Amo)对呼吸道感染幼鼠的作用及其免疫学机制。方法42只SD幼鼠选取6只作为正常(Normal)组(生理盐水)、其余幼鼠采用开喉滴入克雷伯菌混悬液法构建呼吸道感染模型,造模后幼鼠随机均分模型(Model)组(生理盐水)、Amo组(1 mg/kg Amo)、熊果酸(UA)组(5 mg/kg UA)、灵芝酸B(GA-B)组(3 mg/kg GA-B)、Amo+UA组(1 mg/kg Amo+5 mg/kg UA)及Amo+GA-B组(1 mg/kg Amo+3 mg/kg GA-B),分别灌胃相应药物,1次/d,连续7 d;给药前和给药7 d结束时取各组幼鼠眼眶血,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超敏反应蛋白(CPR)、血红蛋白(HGB)及血清T淋巴(T)细胞、B淋巴(B)细胞,采用多色标志物组合(CD3^(+)、CD4^(+)及CD8^(+))抗体和APC-CD19抗体检测T细胞和B细胞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幼鼠给药7 d结束时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6、IL-10及IL-1β水平;给药7 d结束时,取各组幼鼠肺脏制备肺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肺组织改变并提取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ALF中M2型巨噬细胞(CD206)和M1型巨噬细胞(CD86)荧光值。结果与Amo组相比,Amo+GA-B组幼鼠治疗后支气管腔形态明显恢复正常,未见炎症细胞浸润或充血现象;与Amo组和GA-B组相比,Amo+GA-B组幼鼠血液WBC和CRP水平均降低(P<0.05);与Amo组相比,Amo+GA-B组幼鼠血清IL-2、IL-10及IL-1β均降低(P<0.05);与Model组相比,GA-B组幼鼠BALF中APC-CD206荧光值提高、PE-CD86荧光值降低(P<0.05),UA组幼鼠APC-CD206荧光值降低、PE-CD86荧光值升高(P<0.05);与Model组相比,GA-B组、UA组、Amo+GA-B组及Amo+UA组幼鼠CD3^(+)、CD4^(+)及CD8^(+)水平均有上升(P<0.05);治疗后各组幼鼠CD19^(+)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B联合Amo能提高治疗幼鼠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巨噬细胞的M2极化、降低巨噬细胞的M1极化有�
- 苏圆雍海月王勤
- 关键词:阿莫西林呼吸道感染
- 奥沙利铂致过敏反应的文献分析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致过敏反应的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医药期刊中有关奥沙利铂致过敏反应的文献报道,从患者年龄与性别、化疗方案、过敏反应程度、过敏反应发生时间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奥沙利铂致过敏反应相关文献20篇,涉及病例55例。50例(占90.91%)患者在用药30 min内出现过敏症状;发生过敏反应的中位周期为第5周期,中位累积剂量为540 mg/m2;多数为Ⅱ度过敏反应(32例,占58.18%);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9例次,占总计104例次的27.88%)、呼吸系统损害(28例次,占总计104例次的26.92%)最为常见。结论:奥沙利铂致过敏反应可发生于化疗的任一周期,故临床应用奥沙利铂时应加强监测,密切观察,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处理。
- 苏圆刘贤铭
- 关键词:奥沙利铂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