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培

作品数:12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蛋白
  • 3篇细胞
  • 2篇蛋白酶
  • 2篇心力衰竭
  • 2篇心力衰竭患者
  • 2篇血分
  • 2篇预后
  • 2篇射血分数
  • 2篇衰竭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凝集素
  • 2篇左室
  • 2篇小凹
  • 2篇小凹蛋白
  • 2篇金属蛋白
  • 2篇金属蛋白酶
  • 2篇巨噬细胞
  • 2篇老年
  • 2篇基质

机构

  • 1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计...

作者

  • 12篇李培
  • 10篇王晶
  • 9篇白玉芝
  • 7篇茹静
  • 6篇安芸
  • 6篇赵霞
  • 6篇田甜
  • 5篇汤莉莹
  • 1篇缪国斌
  • 1篇王向东
  • 1篇王倩
  • 1篇周立春

传媒

  • 2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安徽医药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生长分化因子-15浓度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及其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11
2022年
目的探讨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factor-15,GDF-15)浓度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failure,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判断血清Gal-3、GDF-15浓度用于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在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综合科就诊的CHF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05名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Gal-3、GDF-15浓度,免疫荧光法检测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peptide,BN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rain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浓度。采用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CHF患者心功能进行分级,CHF患者血清Gal-3、GDF-15浓度分别与NYHA分级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与健康体检者相比,CHF患者血清Gal-3、GDF-15浓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YHAⅡ级患者相比,NYHAⅢ级、NYHAⅣ级患者血清Gal-3、GDF-15、BNP、NT-proBNP浓度显著升高;与NYHAⅢ级患者相比,NYHAⅣ级患者血清Gal-3、GDF-15、BNP、NTproBNP浓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CHF患者血清Gal-3、GDF-15浓度与NYHA分级均呈正相关(r=0.621、0.736,P<0.05)。结论CHF患者血清Gal-3、GDF-15浓度均显著升高,且与NYHA分级均呈正相关。血清Gal-3、GDF-15浓度可以用于CHF的临床诊断或判断心力衰竭的发展进程。
王晶李培白玉芝茹静汤莉莹赵霞田甜安芸
关键词:心力衰竭半乳糖凝集素-3生长分化因子-15临床诊断价值
高血压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胰岛素抵抗及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的探讨
2014年
目的:研究高血压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胰岛素抵抗(IR)、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分为2组:(1)高血压合并NAFLD组(A组)102例。(2)单纯高血压组(B组)98例。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脂、肝酶、血糖、Hcy等指标,计算体重指数(BMI)、IR指数(HOMA指数),两组进行比较。结果:A组BMI、收缩压(SBP)、甘油三酯(T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HOMA指数、Hcy较B组明显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FINS、TG、FBG、Hcy是A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IR、血脂代谢紊乱、高Hcy血症增加高血压合并NAFLD的患病风险。
李培白玉芝王晶茹静安芸缪国斌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胰岛素抵抗同型半胱氨酸血脂紊乱
小凹蛋白1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RAW 264.7巨噬细胞衰老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小凹蛋白1(caveolin-1)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RAW 264.7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oxLDL(0、20、40、80和120μg/ml)诱导RAW 264.7细胞衰老,依次为A、B、C、D和E组,检测细胞中caveolin-1的变化。通过RNA干扰(siRNA)的方式下调细胞caveolin-1表达,分为oxLDL组、质粒对照组、siRNA组和无血清对照组,观察oxLDL(60μg/ml)诱导的RAW 264.7细胞衰老的影响,同时Western blot检测p47phox在膜蛋白中的表达,细胞上清液中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C、D和E组较A组细胞衰老阳性率增加(P<0.05),同时caveolin-1表达增加,与p47phox表达增加一致,与oxLDL组比较,siRNA组细胞衰老活性率减少(P<0.05),细胞膜p47phox表达下降,细胞上清液丙二醛含量明显下降[(7.12±1.26)nmol/ml vs(11.97±1.78)nmol/ml,P<0.05],SOD活性明显增加[(79.98±3.94)U/ml vs(50.03±6.57)U/ml,P<0.05]。结论 caveolin-1可能通过氧化应激影响oxLDL诱导巨噬细胞的衰老过程,从而影响衰老相关性动脉粥样硬化过程。
李培王晶茹静汤莉莹赵霞田甜安芸白玉芝
关键词:巨噬细胞
冠心病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
2024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石景山院区)诊断的118例冠心病合并HFpEF的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研究,根据随访2年内患者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不良预后组(29例)和对照组(8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合并疾病、血脂、肾功能指标、超声心动图指标、冠脉病变情况、治疗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因素模型分析各项指标与冠心病合并HFpEF患者不良预后的关系。结果不良预后组和对照组的年龄、BMI、性别、吸烟、饮酒、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的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良预后组患者合并糖尿病、衰弱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良预后组和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良预后组患者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预后组和对照组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冠脉病变支数、植入支架数量、用药治疗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良预后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低于对照组,冠脉最大狭窄程度、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占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衰弱、冠脉最大狭窄程度、急性冠脉综合征、LVEF是冠心病合并HFpEF患者随访期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HFpEF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风险因素很多,其中合并糖尿病和衰弱状态会显著增高患
汤莉莹王晶白玉芝李培赵霞田甜
关键词:冠心病预后
小凹蛋白-1对RAW264.7巨噬细胞衰老相关分泌表型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2023年
目的探讨小凹蛋白-1对oxLDL诱导的衰老巨噬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组织因子(TF)、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Ctrl shRNA或Cav1 shRNA感染的巨噬细胞,用oxLDL处理或加入等量的PBS处理24 h后,以β-半乳糖苷酶染色试剂盒鉴定细胞衰老情况;以Transwell实验评价巨噬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MMPs、TF蛋白表达,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6、IL-8、TNF-α的分泌量。通过Cav1 shRNA感染或与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特异性激动剂P79350共同处理巨噬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p38磷酸化蛋白水平。结果oxLDL可诱导巨噬细胞衰老增加,激活p38MAPK通路,使细胞迁移数增多。病毒感染技术特异性下调小凹蛋白-1的表达后,p38MAPK通路被抑制,巨噬细胞衰老减少,细胞迁移能力下降,细胞MMP9、MMP2、TF的蛋白表达量下降,细胞上清液IL-6、IL-8、TNF-α含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p38激动剂P79350处理可以逆转下调小凹蛋白-1后SASP分泌减少这一效应。结论小凹蛋白-1可能通过p38MAPK通路减弱衰老巨噬细胞的迁移能力,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少巨噬细胞SASP的形成。
李培白玉芝王晶茹静
关键词:小凹蛋白-1细胞衰老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进展性案例教学在老年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研究基于奥马哈系统的进展性案例教学在老年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进行实习的84名专科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常规教学)及对照组(基于奥马哈系统的进展性案例教学),各组42名。比较两组教学前及教学后临床思维能力,比较两组教学效果满意度。采用SPSS 22.0进行卡方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教学后,观察组批判性思维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循证思维能力均高于教学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的进展性案例教学在老年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改善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升教学满意度。
王倩李培
关键词:奥马哈系统案例教学老年护理实践教学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步态特征差异分析与评价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评价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步态特征差异,为糖尿病足和老年跌倒事件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老年糖尿病患者30例为糖尿病组,另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35例为对照组。使用可穿戴步态分析系统记录受检者的步态参数,比较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的步态参数、糖尿病组与对照组不同性别的步态参数。将糖尿病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BMI)是否≥28kg/m^(2)分为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比较肥胖组与非肥胖组的步态参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的步态参数中步幅、摆动最小/最大角度、离地/着地角度、步频与步速更小,支撑/双足时间更长(P<0.05)。性别步态参数比较中,糖尿病组男性步幅、步速、摆动最小/最大角度与着地角度均小于对照组男性,双足时间长于对照组男性(P<0.05);糖尿病组女性的摆动最小/最大角度、步幅、步频、离地/着地角度、步速均小于对照组女性,支撑/双足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女性(P<0.05)。糖尿病患者中肥胖组的离地角度、步速、摆动最小角度、步幅均小于非肥胖组,支撑/双足时间均长于非肥胖组(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步态性能发生改变,且女性患者的变化参数更多,肥胖患者较非肥胖患者的变化更大。
田甜龙舟王成王晶白玉芝李培周立春王向东
关键词:糖尿病老年人步态特征
浅谈心电图使用及临床带教的经验被引量:1
2018年
心电图在心脏疾病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评价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具体疾病诊治中,由于心电图的波形变化较多而且各有特点,这就要求医务人员需要掌握心电图的应用技巧。在临床带教中应重视心电图的实践教学,通过对影响心电图临床带教效果相关因素的分析,依靠丰富的心电图临床带教经验,提高实习生的实践能力。
李培
关键词:心电图临床带教
NADPH氧化酶与线粒体的相互作用调控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突触连接的机制
2021年
目的:探讨NADPH氧化酶与线粒体的相互作用调控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突触连接的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饲养同龄的大鼠,n=10),观察组(使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n=10),治疗组(胃部进行牛磺酸注射治疗,n=10)。通过组织学定量分析视网膜切片上视锥细胞和神经节细胞。通过蛋白印迹分析大鼠视网膜中突触前标记-代谢型谷氨酸受体6(mGluR6)、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Bcl-2、Bax和caspase-3表达。通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测定法测定细胞毒性水平。通过RT-PCR分析相对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以及细胞中SIRT1、SIRT3和PARP的mRNA表达。测定NADP + / NADPH比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视锥细胞和神经节细胞数量降低,治疗组较观察组视锥细胞和神经节细胞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MGluR6、PSD95、Bcl-2 / Bax的蛋白降低,caspase-3蛋白升高。治疗组较观察组MGluR6、PSD95、Bcl-2 / Bax的蛋白升高,caspase-3蛋白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LDH水平升高,治疗组较观察组LDH水平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mtDNA拷贝值降低,治疗组较观察组mtDNA拷贝值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SIRT1和SIRT3的mRNA表达降低,治疗组较观察组SIRT1和SIRT3的mRNA表达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PARP mRNA表达升高,治疗组较观察组PARP mRNA表达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NADPH和GSH降低,治疗组较观察组NADPH和GSH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NADP+和GSSG升高,治疗组较观察组NADP +和GSSG降低。结论:NADPH氧化酶与线粒体的相互作用,通过调节细胞凋亡和视网膜突触蛋白以及SIRT1、SIRT3和PARP表达,调控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突触连接。
赵霞李培汤丽莹茹静王晶
关键词:NADPH氧化酶糖尿病视网膜细胞
19例初诊为肺炎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初诊为肺炎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临床特点,并总结其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对初诊为肺炎的PTE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男14例、女5例,年龄28~86(68. 95±14. 96)岁。临床症状:呼吸困难15例(78. 9%)、胸痛11例(57. 9%)、咯血7例(36. 8%)。体征:下肢水肿8例(42. 1%)。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升高19例(19/19)。血气分析: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35 mm Hg 7例(36. 8%),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增大11例(73. 3%)。超声心动图:三尖瓣反流8例(42. 1%),肺动脉压增高7例(36. 8%),右心房扩大4例(21. 1%)。下肢静脉超声:下肢深静脉血栓(DVT) 7例(7/10)。CT肺动脉造影(CTPA):多肺叶病灶10例(52. 6%)、肺动脉扩张8例(42. 1%);CT血管成像:DVT(15/18)。结论在初诊肺炎的PTE患者中,临床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或咯血,并伴有下肢水肿。若初诊肺炎的患者中出现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增大、低碳酸血症、DVT、三尖瓣反流或肺动脉高压等表现提示PTE的可能,应尽早行CTPA。
安芸李培白玉芝王晶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症肺部感染肺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