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玥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长春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1篇社会工作
  • 1篇身份
  • 1篇中西
  • 1篇文化
  • 1篇疗法
  • 1篇集体记忆
  • 1篇记忆
  • 1篇家属工
  • 1篇家庭疗法
  • 1篇家庭治疗
  • 1篇家文化
  • 1篇本土
  • 1篇本土化
  • 1篇H
  • 1篇Q

机构

  • 2篇长春工业大学

作者

  • 2篇陶宇
  • 2篇王玥

传媒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青少年研究与...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家属工”:集体记忆中的制度变迁与身份实践——以Q市H厂为例被引量:5
2016年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毛泽东"五七指示"的革命性感召下,"五七家属工"这一群体应运而出。其中,以国企正式工人妻子的身份被招入单位,成为"家属工"的现象最为普遍。半个世纪以来,这一群体经历了从家庭妇女到"家属工"、从社会人再到真正意义的"单位人"的身份更迭,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进程中极具时代感与特殊性。文章以"五七家属工"当中的"家属工"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口述历史中的集体记忆,再现其伴随制度变迁所呈现出的身份实践。可以看到,在这一演变过程中,既体现了国家宏观层面政治化、工业化、社会化的重要力量,也彰显了家属工个体层面的家庭利益最大、组织安排优先、生存条件为本的现实逻辑以及二者互动融合的丰富的性别实践。
陶宇王玥
关键词:家属工集体记忆
中西“家文化”之异与家庭治疗的本土化
2015年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个体社会化的首要场域。相较于以"个人—社会"两极模式为基础的西方社会,中国社会呈现出以"个人—家庭—社会"三级模式为核心的社会结构。相应的,中国社会工作对家庭功能修复的指向应当是回归本土的"家文化",在中西"家文化"之异同的比较中,将中国"家文化"注入到具体的家庭治疗中,最终以案主的家庭为基本的服务单位,使之成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联结纽带,从而使人真正得以"回家"。
陶宇王玥
关键词:社会工作家庭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