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杰 作品数:13 被引量:31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血液筛查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临界值改变对献血员的影响分析 目的 对比同期数据中ALT的Cutoff值由≤40U/L变更为≤50U/L后,对献血员血液筛查的影响. 方法 追踪研究2012年、2013年对ALT的Cutoff值由≤40U/L变更为≤50U/L后不同种类无偿献血员筛查... 桂萍 张婷 乔木 郭巍 国杰 薛英娜 张志研 汪德清L-精氨酸对红细胞氧亲和力P_(50)的影响 2019年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L-精氨酸对不同库存期悬浮红细胞、冰冻保存红细胞氧亲和力P_(50)的影响。方法分别在悬浮红细胞、冰冻红细胞保存前、冰冻红细胞保存解冻后的CPDA或MAP保存液中加入L-精氨酸溶液,使其终浓度分别为5 mmol/L、10 mmol/L、50 mmol/L,分别在库存期0 d、7 d、14 d、21 d、28 d、35 d检测红细胞氧亲和力P_(50)的变化。结果随库存时间的延长,悬浮红细胞、冰冻保存红细胞的氧亲和力P_(50)呈总体降低趋势,尤其在库存期开始2周内降低明显,于库存期14d内下降了15.6%,随后下降较为缓慢,第35天下降了25.4%,在库存期末其值仅为采血当天的74.6%,且冰冻保存红细胞的氧亲和力P_(50)较同库存期悬浮红细胞低;L-精氨酸对冰冻保存红细胞氧亲和力P_(50)的提高作用较悬浮红细胞大,且在冰冻红细胞保存解冻后添加L-精氨酸作用最为显著;终浓度为10mmol/L的L-精氨酸对红细胞氧亲和力P_(50)提高的影响最为明显。结论添加适宜浓度的L-精氨酸对库存期内悬浮红细胞、冰冻保存红细胞的氧亲和力P_(50)有提高作用。 国杰 尤国兴 张婷 汪德清关键词:L-精氨酸 红细胞 氧亲和力 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的筛查结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165566例无偿献血者进行速率法的 ALT 检测,分别按年份、性别、年龄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年间,ALT 总阳性率为6.47%,2010年阳性率最低(5.21%),2012年最高(7.76%);男性的 ALT 阳性率(6.90%)远大于女性(2.46%);18~25岁 ALT 阳性率为最低(4.55%),36~45岁最高(9.44%)。结论 ALT 的不合格率有性别和年龄的倾向性,有针对性地选择献血员,建立稳定的献血队伍,有助于减少血液的报废率。 薛英娜 朱立国 张婷 乔木 郭巍 国杰 桂萍 汪德清关键词:无偿献血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阳性率 预设框架质控法在ELISA中的应用探讨 2017年 目的探讨预设框架质控法在ELISA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查阅同一质控批号ELISA检测的连续20批室内质控测定值,应用即刻法、预设框架质控法和Levery-Jennings(L-J)法分别进行分析,观察其在控、告警与失控情况。结果案例一:在即刻法中,20次质控测定值中的第6点为告警,其余测定值均为在控;在预设框架质控法中,20次质控测定值中的第6点为失控,第7点为失控,其余测定值均为在控;在L-J法中,20次质控测定值中的第6点为失控,第7点为告警,其余测定值均为在控。案例二:在即刻法中,20次质控测定值全在控;在预设框架质控法中,20次质控测定值中的第22点告警,其余测定结果在控;在L-J法中,20次质控测定值中的第22点为告警,其余测定值为在控。结论预设框架质控法可以作为ELISA检测的室内质控方法。 郭巍 薛英娜 桂萍 国杰 冯丽梅 张宏飞 何春雨 张婷关键词:即刻法 室内质控 ELISA 预设框架质控法在ELISA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预设框架质控法在ELISA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查阅同一质控批号ELISA检测的连续20批室内质控测定值,应用即刻法、预设框架质控法和Levery-Jennings法分别进行分析,观察其在控、告警与失控情况。 郭巍 薛英娜 桂萍 国杰 冯丽梅 张宏飞 何春雨 张婷关键词:即刻法 室内质控 ELISA 北京某医院2012~2016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了解近几年我院无偿献血者血液感染性指标的流行趋势,不断提高血液质量,降低血液报废率,确保输血安全,更好地为无偿献血招募宣传提供方向。方法收集2012年至2016年我院无偿献血者血液感染性指标HBsAg、抗-HCV、抗-HIV、抗-TP、及ALT检测结果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我院近几年206962位无偿献血者中,血液感染性指标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的总体不合格率分别为5.8%、0.64%、0.45%、0.31%、0.61%。其中ALT的不合格率位居第一,其次为HBsAg和抗-TP;血液检测不合格各项目男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人群中抗-HIV阳性检出率较高,抗-HIV总体检出率为5.31/万。结论我院无偿献血者血液中,ALT的不合格率位居第一,其次为HBsAg和抗-TP;人群中抗-HIV的阳性检出率较高,且有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献血前宣传、征询和初筛工作,建立固定自愿的献血队伍,加强质量管理和规范操作,最大程度降低经血传播疾病的发生,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国杰 张婷 桂萍 薛英娜 郭巍 冯丽梅 张宏飞 何春宇 肖艳 汪德清关键词:无偿献血者 血液检测 L-精氨酸在提高库存红细胞携氧能力中的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精氨酸在提高库存红细胞携氧能力中的用途,所述L‑精氨酸可以在悬浮红细胞中添加、冰冻保存前添加或冰冻保存解冻后添加,来提高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能提高库存红细胞携氧能力的保存液。 汪德清 国杰 于洋 王淑芳 张婷文献传递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临界值改变对献血者血液筛查的影响 被引量:6 2015年 目前,ALT不合格已经成为血液报废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全国采供血形势严峻,血源紧张而献血队伍中有大量的长期、固定的无偿献血者,在献血时常单纯因ALT〉40U/L而延期献血。初次献血者更会因ALT初筛不合格而被推迟献血,造成了献血资源的浪费。 桂萍 张婷 乔木 郭巍 国杰 薛英娜 汪德清关键词:血液筛查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献血者 北京某医院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阳性率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调查北京市某医院无偿献血人群中梅毒的感染情况并分析其感染特点,为安全招募低危人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05年1月~2012年12月来本院的无偿献血者进行梅毒抗体筛查,并对不同年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5 566人次中有580人因梅毒抗体筛检阳性而不合格,总阳性率为0.35%;其中女性阳性率(0.43%)略高于男性阳性率(0.34%),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36~45岁阳性率为最高(0.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地区的梅毒感染呈上升态势,且具有年龄差异,应加强阳性确证、卫生健康宣传、建立固定低危人群的献血队伍,以确保输血安全。 张婷 薛英娜 桂萍 乔木 郭巍 国杰 冯丽梅 朱立国关键词:无偿献血 梅毒抗体 阳性率 北京某医院五种血源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对比分析2013-2017年某医院献血中心采集的5种血源的检测结果数据,提出优化采血工作模式,减少血液不合格率的建议。方法收集2013~2017年某医院院内团体献血、院外团体献血、成分献血、街头采血、互助献血五种血源ALT及血液感染性指标HBsAg、抗-HCV、抗-HIV、抗-TP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7年五种血源标本共198662例,互助献血人群血液不合格率最高,其次是街头采血;5项检查中ALT不合格率居第一,其次为HBsAg;初筛可以有效降低采血后血液不合格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化献血流程,加强质量管理和规范操作,确保输血安全,减少浪费。 肖艳 张宏飞 叶佩玉 王彦 国杰 桂萍 宋英伟 张录楠 张婷 汪德清关键词:血液检测 血源 不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