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耿志敏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心肌
  • 2篇心脏
  • 2篇全血
  • 2篇微粒
  • 2篇巨细胞
  • 2篇巨细胞病毒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骨髓间充质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 2篇干细胞
  • 2篇CTL免疫反...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后
  • 1篇心肌细胞
  • 1篇心脏成纤维细...
  • 1篇心脏发育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新生

机构

  • 6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6篇耿志敏
  • 4篇褚茂平
  • 4篇贾连红
  • 3篇潘璐璐
  • 2篇王珏
  • 1篇薛向阳
  • 1篇吴蓉洲
  • 1篇李宝青
  • 1篇孙成超
  • 1篇郑哲
  • 1篇卢徐涟
  • 1篇胡晨
  • 1篇王慧颖
  • 1篇翁家侃
  • 1篇黄念念
  • 1篇陈棉

传媒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第16届中国...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膜微粒对心脏成纤维细胞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体外缺氧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凋亡膜微粒(MSC-MPs)对心脏成纤维细胞(CFs)增殖、迁移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提取SD大鼠MSCs,在缺氧低营养条件下培养,收集上清液并提取MSC-MPs,用MSC-MPs刺激大鼠CFs,用CCK-8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CFs增殖和迁移,qRT-PCR检测CFs中I型胶原、II型胶原、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型蛋白和纤连蛋白的合成情况。结果:CFs被MSC-MPs刺激后,与对照组比较,其增殖能力明显增加(P<0.05),迁移能力无明显变化(P>0.05),I型胶原、I型胶原、波型蛋白和纤连蛋白合成增加(均P<0.05)。结论:体外缺氧条件下MSC-MPs可促进CFs的增殖和胶原合成能力,而对CFs的迁移能力无明显影响。
陈棉王珏耿志敏潘璐璐金增游贾连红卢家程黄念念褚茂平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胶原合成
基于全血IFN-γmRNA的qPCR检测对巨细胞病毒的CTL免疫反应的快速鉴定
<正>目的通过全血鉴定CTL识别的人巨细胞病毒的抗原表位。方法全血,在37℃,5%CO2条件下,分别接受通过表位预测法选取并合成的4种抗原肽(PP15,VMLVLIVAI;PP16,MLVLIVAIL;,PP19,LIV...
卢家程贾连红耿志敏李宝青卢徐涟王慧颖胡晨潘璐璐薛向阳褚茂平
文献传递
胎儿与成人心肌中lncRNA的差异表达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  胎儿心脏约在妊娠10周时已经成型,在之后的心脏发育过程中,胎儿心肌在能量代谢、心肌纤维排列和心肌细胞增殖能力等方面发生很大变化。研究已经发现lncRNA参与多种器官的发育过程,因此,我们推测lncRNA的表达可...
耿志敏
关键词:心脏发育心肌细胞长链非编码RNA生物学功能
文献传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微粒促进大鼠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微粒(MSC-MPs)对大鼠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以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提取Sprague-Dawley大鼠MSCs并培养,在低氧低营养条件下培养72h,以诱导细胞凋亡释放MSC-MPs。将培养上清液超速离心获取MSC-MPs,透射电镜下观察其大小及形态,并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表型。建立sD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心肌梗死边缘区注射膜微粒及对照试剂。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Masson染色检测心梗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梗死边缘区血管a-平滑肌肌动蛋白和yonWillebrand因子以确定血管新生情况,real-timePCR检测心梗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变化。结果:MSCs凋亡后可以释放膜微粒,MSC-MPs来自MSCs,直径为100-1000nm。心肌梗死大鼠心肌内注射MSC-MPs后,第7天和第28天时心功能明显改善,第28d时心梗面积比对照组减小,新生血管密度明显增加,第7天时心梗组织VEGF的表达增加。结论:MSC-MPs可以促进大鼠心肌梗死后的血管新生,改善心功能。
耿志敏王珏范鸿洋郑哲翁家侃孙成超褚茂平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微粒心肌梗死血管新生
基于全血IFN-γmRNA的qPCR检测对巨细胞病毒的CTL免疫反应的快速鉴定
目的通过全血鉴定CTL识别的人巨细胞病毒的抗原表位。方法全血,在37℃,5%CO2条件下,分别接受通过表位预测法选取并合成的4种抗原肽(PP15,VMLVLIVAI;PP16,MLVLIVAIL;,PP19,LIVAIL...
卢家程褚茂平贾连红耿志敏李宝青卢徐涟王慧颖胡晨潘璐璐薛向阳
miR-21在川崎病急性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6年
目的:探讨micrRNA-21(miR-21)在川崎病(K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33例KD患者以及15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标本,以cel-miR-39为外参基因,通过实时定量PCR(RT-q PCR)检测血清miR-21的表达,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作为KD疾病标记物的诊断价值。结果:miR-21在KD急性期患儿血清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儿童血清(P〈0.05),恢复期则降低至正常水平。ROC曲线显示,以miR-21诊断K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6(95%CI:0.531~0.941),当临界值(诊断阈值)取1.09时,其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46和0.714。血清miR-21表达与KD临床特征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小板水平血清中miR-21表达更高。结论:KD患者血清miR-21水平显著升高,可能是KD诊断的潜在血清标志物之一。
贾连红潘璐璐卢家程耿志敏吴蓉洲褚茂平
关键词:川崎病MICRORNA-21疾病诊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