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卓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多样性
  • 1篇沙溪庙组
  • 1篇生态学
  • 1篇中生代
  • 1篇侏罗纪
  • 1篇木化石
  • 1篇化石
  • 1篇古生态
  • 1篇古生态学

机构

  • 2篇云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南...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作者

  • 2篇冯卓
  • 2篇韦海波
  • 2篇陈宇轩
  • 1篇沈睿文
  • 1篇张春波
  • 1篇俞赛赢
  • 1篇吴亮
  • 1篇申佳佳

传媒

  • 2篇古生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侏罗纪木化石在云南的首次发现及其古生态学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木化石是一种特殊保存形式的植物茎干化石,通常保存了精美的内部解剖结构,对研究地质历史时期植物演化和古生态学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已经报道了中国各个地质时期的木化石200余种,但侏罗纪木化石研究相对较少,而目前还没有云南侏罗纪木化石的正式描述。本文首次报道云南中生代木化石异木(Xenoxylonsp.)。标本采自会泽县邱家大坪子中侏罗统沙溪庙组下段上部,仅保存密木型次生木质部。管胞径向壁具缘纹孔扁圆形、紧挤、单列。交叉场具1个窗格型单纹孔。生长轮明显,晚材比例很小,表明当时的降雨量充沛,并为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变化的热带或亚热带的气候条件。
李国取吴亮张春波沈睿文俞赛赢王春玲韦海波陈宇轩杨继媛冯卓
关键词:木化石古生态沙溪庙组侏罗纪
中国中生代拟合囊蕨属Marattiopsis(Marattia)的多样性和地质地理分布被引量:1
2016年
拟合囊蕨(Marattiopsis)是蕨类植物门中较原始的厚囊蕨纲莲座蕨目合囊蕨科的一个化石属,是中生代植物群落中的重要组成分子。由于与现生植物形态相似,部分含繁殖器官化石标本常被归入现生合囊蕨属(Marattia)。尽管Marattiopsis和Marattia的使用一直存在争议,但传统上前者多用于裸羽片标本,而实羽片标本则多使用现生属名。然而,最近分子证据表明Marattia是一个并系类群的属,原有定义有所改变,因此,仅Marattiopsis属名应该保留并使用于化石标本。中国中生代的拟合囊蕨属(合囊蕨属)植物共计9种,其时空分布显示:该属在晚三叠世出现,并且分异度达到顶峰,但仅分布于华南;早侏罗世多样性大幅降低,但产地数量略有增长,并从华南扩散到华北;中侏罗世分异度和产地数量急剧衰退,仅在东北有少量残存;晚侏罗世至整个白垩纪,完全消失。本文认为拟合囊蕨多样性变化和时空分布模式与古气候和古地理综合效应密切相关: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炎热、湿润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拟合囊蕨的发生和发展;中侏罗世以后逐渐温凉、干燥的气候大大缩减了该属的生存空间,并最终导致其绝灭。
陈宇轩申佳佳刘建荣丁家慧韦海波冯卓
关键词:中生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