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鹏云
- 作品数:9 被引量:11H指数:3
- 供职机构:涿州市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地西他滨联合芦可替尼方案治疗初诊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 2022年
- 对初诊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采取地西他滨与芦可替尼联合治疗,并对该治疗方法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研究开始与最终结束时间设置为2021年~2022年1月,从多家合作医院中任意调取80名初诊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参与研究,并将其依照就诊号码的单双属性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对比组(地西他滨治疗)与分析组(地西他滨+芦可替尼治疗)。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效果与满意度。结果:分析组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效果与满意度等指标的数值明显高于对比组,而该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则显著更低,组间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将地西他滨与芦可替尼联合应用在初诊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日常治疗中,有利于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的提升,应进一步推广。
- 常月李鹏康鹏云赖斌王蒙
- 关键词:地西他滨初诊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 BCR抑制剂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2022年
- BCR,即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的活跃度过度升高与白血病亚型中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进展等环节存在紧密关联,B细胞受体中信号通路中存在三种影响疾病发展的重要激酶,即BTK、PI3K、SYK三种具有活化该通路的重要物质,现阶段该通路已经成为了该疾病在治疗期间的关键抓手。在既往的研究过程中,针对该种B细胞受体通路治疗该亚型白血病的主要干预药物,多为以上三种激酶的抑制药物。其中部分基于该思路的治疗药物已经在临床中获得了一定量的投入使用,但部分药物的应用仍处于初步投入使用以及试验阶段。基于该思路的药物所具有的药物毒理作用较低,也已经在部分患者的使用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作用效能。该思路下的靶向治疗药物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中具有越来越明显的指导性意义以及愈加显著的应用价值,在临床的应用中也已经逐步取缔了化学免疫所主导的治疗在该疾病的靶向治疗中的应用。
- 常月李鹏康鹏云赖斌王蒙
- 关键词:免疫细胞白血病信号通路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治疗中应用亚砷酸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治疗中应用亚砷酸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血液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100例,经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常规组和干预组均50例,分别应用沙利度胺治疗和亚砷酸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干预组患者VEGF、IFN-γ、TNF-α明显低于常规组,而治疗缓解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无异(P>0.05)。结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治疗中应用亚砷酸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的效果较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清指标,且用药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 赖斌康鹏云常月王蒙王栋王梦依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亚砷酸沙利度胺
- 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与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疗效及对妊娠结局影响探究与讨论
- 2024年
- 分析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与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效果。方法 基于明确的受试对象取样群体(院内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与固定的试验范围开展命题为“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与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在妊娠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表现”的临床试验,以奇偶分组表法为分组条件进行组间命名,即区分为多糖铁复合物组(n=50,仅予以多糖铁复合物治疗)与蛋白琥珀酸铁组(n=50,仅予以蛋白琥珀酸铁治疗)。测度指标为受试患者血清实验室指标表达水平、治疗结局、妊娠结局、新生儿早期情况。结果 基于多糖铁复合物组的统计试验结果显示蛋白琥珀酸铁组妊娠期女性血清实验室指标水平更低(P<0.05),同时孕周更早(P<0.05),而两组总治疗结局、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出生体重与胎儿窘迫、巨大儿等事件的发生情况具有同质性(P>0.05),且均无死亡、低体重出生新生儿与畸形儿、死亡新生儿。结论 蛋白琥珀酸铁与多糖铁复合物的应用均可协助妊娠缺铁性贫血患者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多糖铁复合物的优势更为显著。
- 常月田新羽李鹏康鹏云王蒙
- 关键词:多糖铁复合物
- 阿扎胞苷联合化疗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观察
- 2019年
- 目的探讨阿扎胞苷联合化疗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该院收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58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沙利度胺口服治疗,研究组给予阿扎胞苷联合化疗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比率。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应用阿扎胞苷联合化疗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可有效促进患者不良症状以及预后改善,降低不冷反应对患者造成的影响,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治疗疗效,具有较高安全性,临床可推广使用。
- 康鹏云赵志超常月王蒙赖斌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疗效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DC-CIK治疗对多药耐药基因P-GP蛋白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DC-CIK治疗对多药耐药基因P-GP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11-2019-11的AML患者26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进行化疗,研究组抽取外周血对单个核细胞进行分离培养成为诱导培养成DC-CIK细胞之后,再回输至患者体内。针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相关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检测、对比。针对研究组治疗前、治疗后使用罗明单外排法检测耐药基因P-GP的泵功能水平。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相关T淋巴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相关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均P<0.05)。研究组治疗前罗明单外排量滞留率为23.3%,治疗后罗明单外排量滞留率为51.6%,治疗后罗明单外排量滞留率显著高于治疗前(χ~2=6.012,P<0.05)。结论:给予AML患者使用DC-CIK细胞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体内的T淋巴细胞水平,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力,同时还可以降低患者体内细胞的多药耐药基因P-GP蛋白的表达情况。
- 康鹏云赵志超王蒙赖斌张静宇
- 关键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DC-CIK细胞多药耐药基因P-GP蛋白
- 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
- 2020年
-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医院收治的106例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椎间孔镜BEIS技术,52例)和对照组(传统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54例),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腰椎功能及功能障碍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均升高,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减轻功能障碍。
- 赵志超康鹏云
- 关键词: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功能
- 弹性髓内针固定儿童股骨干骨折被引量:4
- 2015年
- 2012年6月~2014年8月,我科采用钛质弹性髓内针(TEN)固定治疗15例儿童股骨干骨折,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赵志超康鹏云
- 关键词:弹性髓内针儿童股骨干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