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斌

作品数:40 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颅内
  • 10篇动脉
  • 9篇血管
  • 9篇颅内动脉
  • 8篇静脉
  • 8篇静脉窦
  • 7篇动脉瘤
  • 7篇静脉窦血栓
  • 6篇颅内动脉瘤
  • 5篇血栓
  • 5篇栓塞
  • 5篇窦血栓形成
  • 5篇颅内静脉
  • 5篇颅内静脉窦
  • 5篇颅内静脉窦血...
  • 5篇脑脊液
  • 5篇内静脉
  • 5篇成像
  • 5篇磁共振
  • 4篇血栓形成

机构

  • 40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宣汉县人民医...
  • 1篇唐山中医医院
  • 1篇北京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0篇吕斌
  • 21篇田成林
  • 15篇曹向宇
  • 15篇王君
  • 14篇杜志华
  • 13篇刘新峰
  • 12篇于生元
  • 12篇张荣举
  • 5篇刘若卓
  • 5篇黄德晖
  • 5篇杨雅文
  • 4篇石强
  • 3篇李宝民
  • 3篇蒲传强
  • 3篇王蓉飞
  • 3篇黄旭升
  • 3篇李倩
  • 3篇苏慧
  • 2篇李倩
  • 2篇赵娜

传媒

  • 6篇中华老年心脑...
  • 3篇中国脑血管病...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医疗卫生装备
  • 2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疼...

年份

  • 5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7
  • 5篇2016
  • 15篇2015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膜癌病患者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测的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脑膜癌病患者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改变特点,评价其对脑膜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及脑脊液检查资料,总结其脑脊液压力、白细胞数、葡萄糖、蛋白和氯化物含量的分布规律。结果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异常...
吕斌石强田成林
文献传递
脑梗死患者的脑白质病变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索脑梗死患者中脑白质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37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Fazekas量表评价核磁共振T2WI脑室旁白质和皮质下白质病变严重程度。分别比较不同程度脑室旁白质病变、皮质下白质病变患者间各个危险因素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白质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高血压是脑室旁白质(OR年龄=1.090,95%CI:0.073-0.099,P<0.05;OR高血压=1.699,95%CI:0.242-0.818,P<0.05)和皮质下白质病变(OR年龄=1.074,95%CI:0.059-0.083,P<0.05;OR高血压=1.353,95%CI:0.017-0.588,P<0.05)共同的危险因素。收缩压(OR=1.008,95%CI:0.001-0.015,P<0.05)是皮质下白质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在脑梗死患者中,年龄、高血压是脑室旁白质病变、皮质下白质病变共同的危险因素,收缩压是皮质下白质病变的危险因素。
杨雅文田成林李倩吕斌于生元
关键词:脑白质病变核磁共振成像
80岁以上高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神经介入治疗体会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分析高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神经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11月~2020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医学部住院并接受神经介入治疗的高龄(年龄≥80岁)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12例,Hunt-HessⅠ级3例,Ⅱ级4例,Ⅲ级5例,收集入选者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情况,术后随访6~12个月,应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进行功能评价。结果12例患者住院时间6~56(25±18)d,随访过程中,9例(75.0%)恢复良好(mRS评分0~2分,GOS 4~5分),3例(25.0%)伴有神经功能障碍(mRS评分3~5分,GOS 2~3分)。早期或后期迟发脑积水3例(25.0%)。结论高龄aSAH患者应考虑接受治疗,尤其是对于低Hunt-Hess分级(Ⅰ~Ⅲ级),神经介入治疗仍是最优选的选择。
吕斌王君杜志华曹向宇刘新峰张荣举田成林张家堂于生元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造影术
神经型布氏杆菌病临床特点:四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4例神经型布氏杆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腰穿检查和影像学表现,并结合文献分析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的主要临床...
吕斌田成林于生元刘若卓黄旭升黄德晖王蓉飞
颅内静脉窦血栓所致颅内出血CT影像特点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分析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所致颅内静脉性出血的CT影像特点。方法选取2006--2013年间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经经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全脑血管造影(DSA)或头颅静脉核磁共振成像(MRV)或头颅静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V)检查确诊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经头颅CT证实存在出血共24例,总结其出血在CT平扫影像的特点。结果出血部位除3例位于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外,其他均分布在脑叶。其中上矢状窦病变7例,其并发的出血主要位于额叶;侧窦病变7例,其并发出血部位主要位于同侧的颞叶及顶叶;多个静脉窦病变共10例,为上矢状窦合并一侧和(或)双侧侧窦病变,其并发出血可位于额、顶、颞及枕叶。就出血形态而言,渗血、点片状出血共13例,类似动脉性出血的实体血肿共3例,实体血肿合并渗血共5例,出血周围可合并与血肿体积不匹配的大面积低密度区,实体血肿其低密度区直径/出血直径=1.85(1.62~2.27)。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所致静脉性出血多见于脑叶,可多部位同时发生,多呈点片状渗血,较少形成实体血肿。
杨雅文李倩吕斌田成林
关键词:颅内静脉窦血栓颅内出血
脑膜癌病患者脑脊液常规 生化检测的特点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脑膜癌病患者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改变特点,评价其对脑膜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及脑脊液检查资料,总结其脑脊液压力、白细胞数、葡萄糖、蛋白和氯化物含量的分布规律。结果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异常者95.60%,主要表现为糖降低(73.03%),其中≤1.0 mmol/L者占14.61%;其次为颅内压升高(71.76%),最高可达400cmH2O,其中>300cmH2O者占18.82%;蛋白升高(70.79%),其中>1g/L者占39.33%;氯化物降低(52.81%),均未低于100mmol/L;WBC升高不明显,54例(6136%)患者WBC≤10×106/L,其余34例WBC升高的患者中,29例(85.29%)WBC≤100×106/L。结论脑膜癌病患者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异常率高,颅内压及蛋白不同程度显著升高,葡萄糖降低,白细胞升高和氯化物降低不明显是其主要特点。
吕斌石强田成林
关键词:脑膜癌病脑脊液检查脑脊液
可移动式CT扫描仪CereTom对神经科重症患者的临床价值
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并接受床旁头颅CT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收录261例(共扫描325次)进行分析。入组患者中成功259例,仅有2例失败,成功率达99.23%。218...
吕斌刘静田成林刘若卓于生元黄德晖
文献传递
Neuroform EZ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评价Neuroform EZ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连续收治、应用Neuroform EZ支架治疗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61例(共62个靶病变血管),所有患者术前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术后1、3个月进行临床随访,术后6、12个月进行临床随访和影像随访,主要观察靶病变血管支架置入术后情况及有无新发临床事件。结果62个靶病变血管中,6个位于颈动脉C5~C7;31个位于颈动脉远端(C7以远),9个位于V3~V4段,16个位于V4段以远。Mori分型:A型12个,B型31个,C型19个。靶病变血管已累及穿支30个(48.4%),未累及穿支32个(51.6%)。61例患者共使用62枚支架,技术成功率100%。40例完成了首次临床随访及影像学随访,1例患者在术后1周内发生了靶病变血管支架内血栓形成及该部位的新发脑梗死。术后6、12个月随访,40例患者均无新发神经功能障碍,其中21例患者经全脑DSA进行影像随访,19例应用CT血管成像随访,结果显示2例(3.3%)分别在随访9.3个月和13.5个月时出现支架内再狭窄。结论Neuroform EZ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可取得很好的影像及临床效果,但仍需长期随访来验证。
苏慧杜志华王君田成林曹向宇刘新峰吕斌张荣举于生元
关键词: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血管内治疗EZ有效性
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
2023年
目的 探讨置入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ED)治疗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介入病区的使用PED治疗的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30例(共39个动脉瘤),使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标准评估颅内动脉瘤的闭塞程度,使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判断老年患者出院时及随访时的临床预后。结果 30例老年患者共置入34枚支架,置入成功率为100%。动脉瘤术后即刻OKM分级A、B、C、D级分别为29个(74.4%)、10个(25.6%)、0个、0个,出院时良好预后率(mRS评分0~2分)为96.7%。14例患者共21个动脉瘤获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随访,动脉瘤缩小(OKM好转)19个(90.5%);闭塞(OKM C级+D级)12个(57.1%),随访中未发现动脉瘤复发、支架内再狭窄、神经系统症状。30例患者获电话随访,随访时间中位数为9个月,良好预后率为100%。结论 应用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老年患者颅内动脉瘤,术中并发症较少,短期临床疗效较好。
孙明广江海松周华吕斌张荣举刘新峰杜志华王君曹向宇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安全性
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治疗老年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优势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析早期神经介入栓塞在老年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6例)。观察组于早期实施神经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破裂后24 h内),对照组于非早期神经介入治疗(动脉瘤破裂24 h后),比较2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栓塞程度。结果观察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4.95±1.15)d vs(6.42±0.89)d,(10.21±2.34)d vs(14.57±2.31)d,P=0.000];观察组完全栓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88.89%vs 68.75%,P=0.040);2组入院时及术后2周NIHSS评分、肺部感染、再破裂出血、下肢静脉血栓、脑水肿发生率、大部分栓塞、部分栓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术在老年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其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改善,且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孙建萍吕斌张荣举刘新峰曹向宇王君杜志华
关键词:动脉瘤栓塞治疗性肝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