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惠平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建筑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照明
  • 2篇照明模式
  • 2篇生物效应
  • 2篇分区域
  • 2篇LED
  • 1篇低照度
  • 1篇电路
  • 1篇调光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连接
  • 1篇远程
  • 1篇远程监控
  • 1篇照明应用
  • 1篇生理参数
  • 1篇瞳孔
  • 1篇同色
  • 1篇平板显示
  • 1篇平板显示器
  • 1篇下人
  • 1篇显示器

机构

  • 5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周晓明
  • 5篇罗达
  • 5篇张惠平
  • 1篇徐嘉彬

传媒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发光学报
  • 1篇北京生物医学...

年份

  • 4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非视觉光生物效应的智能LED灯光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非视觉光生物效应的智能LED灯光系统;该系统包括FPGA主控制器、照明模块、ZigBee通信模块、传感器感应节点模块、存储模块、WiFi模块、移动终端和电源模块;FPGA主控制器分别与照明模块、Zig...
周晓明张惠平罗达
文献传递
不同调光方式LED照射下的人体非视觉效应被引量:9
2016年
分别采用模拟调光和PWM调光方式实现LED光调节。采用生理参数法,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选择3种色温(3 000,5 600,6 500 K)LED光源,在3种照度(300,500,800 lx)水平下,对8名(5男,3女)受测者在实验前后的脉搏和瞳孔进行测量。选择同样3种色温LED光源,分别采用两种调光方式添加蓝光(464nm,20 lx)实现300 lx的照明环境,对12名(8男,4女)受测者在实验前后的脉搏和瞳孔进行测量。结果表明:两种调光方式实现的LED光环境对人体脉搏变化率和瞳孔收缩率的影响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测试照明环境中添加蓝光,可引起人体脉搏变化率和瞳孔收缩率增大,峰值处分别增加约6%和9%。
周晓明罗达张惠平
关键词:LEDPWM调光生理参数
低照度LED光下人眼瞳孔的非视觉生物效应被引量:2
2016年
基于瞳孔收缩分析研究低照度LED光对人的非视觉效应。选择10名受测者、6种彩光LED和5种低照度,进行瞳孔受光反射实验;实验全程用红外视频记录仪拍摄,由基于Open CV开发的程序完成瞳孔大小的计算。结果显示:在同一照度水平下,蓝光波段光源非视觉效应最为显著,瞳孔稳定收缩率和恢复收缩率随着光源波长向短波方向偏移而增大;在同一光源下,瞳孔稳定收缩率与恢复收缩率随照度加强而增大,并且在10~70 lx间两瞳孔收缩率存在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均大于0.95;两瞳孔收缩率分别与生物节律因子存在线性相关,表明用瞳孔收缩率能较好表征非视觉生物效应的大小。
罗达张惠平周晓明
关键词:LED光谱
基于非视觉光生物效应的智能LED灯光系统及照明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非视觉光生物效应的智能LED灯光系统及照明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FPGA主控制器、照明模块、ZigBee通信模块、传感器感应节点模块、存储模块、WiFi模块、移动终端和电源模块;FPGA主控制器分别与照明模...
周晓明张惠平罗达
文献传递
基于MOSFET电路的非视觉感光系统建模及其照明应用
2015年
目的为合理解释非视觉感光系统响应量与光照之间的关系,探讨LED照度光环境对学习者学习效率及疲劳度的影响。方法首先利用等效类比的方法建立了基于MOSFET电路的非视觉感光系统模型,然后利用Multisim 12.0软件进行了MOSFET电路仿真,并验证了非视觉感光系统与MOSFET电路模型一致性。最后结合新型学习工具——平板显示器,通过改变光环境照度,采用安菲莫夫字母表测试了6名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与疲劳度。结果结果显示,学习效率随着照度增加而增加,照度在700 lx附近达到最大,视疲劳与脑疲劳较小。结论利用本文所建立的基于MOSFET电路的非视觉感光系统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光感受系统作用机制,并综合考虑学习效率、视疲劳和脑疲劳三方面因素,提出合理照明建议:在多数学习任务情境下,应尽可能选择700 lx附近LED光源作为光环境照度。
周晓明邵志栋罗达张惠平徐嘉彬
关键词:平板显示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