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
- 作品数:5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巴中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神经节苷脂对脑出血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及凝血酶的影响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对脑出血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及凝血酶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2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64例)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64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及凝血酶变化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肿体积变化情况。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3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ADL评分,并统计治疗后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MBP、凝血酶水平、水肿体积、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MBP及凝血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肿体积均明显缩小,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7、15 d水肿体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3个月,观察组患者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8%(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可有效降低脑出血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及凝血酶的浓度,恢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治疗效果。
- 胡冰凌周勇刘强李智生
- 关键词:神经节苷脂脑出血髓鞘碱性蛋白凝血酶
- 慢性肾脏病与缺血性卒中短期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与缺血性卒中(CIS)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3月巴中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CIS患者103例,记录其年龄、性别、血清肌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等基线资料。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将患者分为有CKD(34例,eGFR≥60 mL·min^(-1)·1.73m^(-2))组和无CKD(69例,eGFR<60mL·min^(-1)·1.73m^(-2))组;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62例,mRS评分≤2分)组和预后不良(41例,mRS评分>2)组,对各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应用logistic进行伴发CKD和CIS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蛋白尿和IMT≥1.3mm均为急性CIS伴发CKD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2.273、1.237、1.308、1.347,均P<0.05),而IMT<1.0mm则是独立保护因素(OR0.443,P<0.05)。糖尿病、糖尿病前期、CKD(eGFR<60mL·min^(-1)·1.73m^(-2))、蛋白尿均为急性CIS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497、1.420、2.051、2.546,均P<0.05)。结论伴有CKD的CIS患者共存病较多,CKD是CIS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且与CIS的部分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并对CIS短期预后有着显著的影响。
- 刘强胡冰凌周勇杨庆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慢性肾脏病预后
- 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帕金森伴精神障碍的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帕金森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PD合并精神障碍的老年患者10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调整对抗帕金森药物后,研究组患者给予利培酮片,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进行治疗,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对患者进行UPDRS、阴性阳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汉米顿抑郁量表(HAMD)及微型精神状况评定量表(MMSE)量表评分,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治疗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好转,同时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患者的UPDRS、PANSS、HAMD显著降低,而MMSE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项不良发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帕金森伴精神障碍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高,但是利培酮对患者的精神障碍症状的改善显更加显著,同时对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无影响。
- 李艳张敏张立娟周勇刘强李智生
- 关键词:帕金森病利培酮氟哌啶醇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1
- 2017年
-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并发迟发性脑病(DNS)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本院CO中毒患者311例的临床资料,记录性别、年龄、CO暴露时间、中毒原因、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头颅CT表现、血清血红蛋白(HGb)、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及高压氧治疗情况等。采用单因素χ~2检验筛选DNS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60岁、CO暴露时间>12h、低GCS评分苍白球低密度影与DNS的发生相关。结论老年、暴露于CO时间延长、意识障碍严重及苍白球低密度影是DNS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 刘强胡冰凌周勇
-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 老年脑梗死患者miR-145 IGF1R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研究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miR-14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181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颈部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无狭窄组47例和狭窄组134例,采用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法(NASCET)将134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分为轻度组(52例),中度组(43例)和重度组(39例)。检测受试者血清miR-145和IGF1R水平,分析血清miR-145和IGF1R在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分析影响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狭窄组血清miR-145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无狭窄组,血清IGF1R水平显著高于无狭窄组(P<0.05);血清miR-145随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加重呈逐渐显著降低趋势(P<0.05),血清IGF1R水平随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加重呈逐渐显著升高趋势(P<0.05);血清miR-145水平与IGF1R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539,P=0.000); miR-145是颈动脉狭窄的保护因素,IGF1R是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miR-145表达下调,IGF1R水平显著升高,与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老年脑梗死的治疗靶点。
- 何强华汪毅宏刘强李岚欣
- 关键词:老年脑梗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颈动脉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