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红伟

作品数:13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3篇玉米
  • 4篇弱势粒
  • 3篇氮肥
  • 3篇生长发育
  • 3篇库活性
  • 3篇春玉
  • 3篇春玉米
  • 2篇单交
  • 2篇单交种
  • 2篇玉米产量
  • 2篇玉米单交种
  • 2篇杂种
  • 2篇杂种优势
  • 2篇授粉
  • 2篇授粉技术
  • 2篇热量
  • 2篇密植
  • 2篇控制授粉
  • 2篇基于密度
  • 2篇积温

机构

  • 13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作者

  • 13篇王志刚
  • 13篇梁红伟
  • 12篇高聚林
  • 10篇于晓芳
  • 10篇孙继颖
  • 9篇余少波
  • 7篇胡树平
  • 5篇苏治军
  • 4篇王振
  • 2篇明博
  • 2篇王富贵
  • 2篇魏淑丽
  • 2篇杨哲
  • 1篇王俊
  • 1篇白建芳
  • 1篇青格尔
  • 1篇尹斌
  • 1篇张宝林

传媒

  • 2篇玉米科学
  • 2篇作物学报
  • 2篇北方农业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玉米单交种光合生产能力杂种优势对氮肥的响应
试验于2014-2015年在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40°33′N,110°31′E)进行.以典型玉米单交种先玉335和郑单958及其亲本自交系共6个基因型为材料.设0kg/hm2和150kg/hm2两个氮处理.随机区组...
余少波高聚林王志刚于晓芳孙继颖苏治军胡树平梁红伟李雅剑魏淑丽杨哲
关键词:玉米单交种氮肥利用效率光合生产能力杂种优势
基于热量定量密植协同提升春玉米粒收品种产量及热量利用效率被引量:5
2021年
以缩短熟期换取充分脱水时间的机械粒收品种选择和推广给北方春玉米增产和热量充分利用提出了新的挑战,揭示不同热量条件下玉米机械粒收品种如何通过合理密植实现产量和热量资源高效利用协同的机制,可为机械粒收品种高产高效栽培和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不同类型玉米品种为材料,在内蒙古4个不同热量条件区域[分属于热量充沛地区(以种植中晚熟或晚熟品种为主的生态区)和热量有限地区(以种植中早熟、早熟品种为主的生态区)]进行密度联网试验,分析密度对不同类型品种阶段发育、产量形成和热量利用效率(HUE)的影响,并解析其对热量资源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机械粒收品种均在区域≥10℃积温利用率达86.0%~89.3%的前提下获得最高产量,各区域机械粒收品种最高产量及其对应密度均高于主推品种,特别是在热量有限区域差异明显。机械粒收品种最高产量对应密度随热量资源总量增加呈线性降低,区域≥10℃积温每减少100℃,密度需增加0.17万株·hm^(−2)。热量有限地区机械粒收品种的花前∶花后的生育天数比例、≥10℃积温比例、生物量比例均趋近5∶5,实现最高产量需在常规种植密度6.0万株·hm^(−2)的基础上增密2.8万~3.1万株·hm^(−2),增密后产量为11.1~12.7 t·hm^(−2),可增产20.1%~23.3%,HUE可提高20.6%~30.1%;热量充沛地区机械粒收品种花前∶花后的生育天数比例及积温比例趋近4.5∶5.5,花前∶花后的生物量比例为4∶6,产量为15.4~16.9 t·hm^(−2),实现最高产量需在6.0万株·hm^(−2)基础上增密2.1万~2.3万株·hm^(−2),增密后可增产6.1%~11.5%,HUE可提高8.6%~17.5%。可见,品种热量需求与区域热量资源有效匹配是获得高产并充分挖掘区域产量潜力的前提,基于热量资源定量密植是春玉米机械粒收品种实现增产和热量资源高效利用协同的有效途径,热量有限
于胜男高聚林明博王振张宝林于晓芳孙继颖梁红伟王志刚
关键词:春玉米积温
基于控制授粉技术的玉米弱势粒发育与库特征的关系被引量:4
2016年
明确弱势粒败育和灌浆受限与其库容量或库活性关系,对于探讨弱势粒调控途径、实现密植群体产量挖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典型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和先玉335为材料,在控制授粉条件下(不完全授粉IcP、完全授粉CP),比较成功发育弱势粒(IcP处理)和发育不良弱势粒(CP处理)的库容量和库活性及籽粒灌浆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控制授粉处理下,玉米弱势粒胚乳细胞增殖过程和最大胚乳细胞数无显著差异;IcP处理弱势粒可溶性酸性蔗糖转化酶(SAI)活性显著高于CP处理,平均差异和最大差异分别达12.6%和21.8%,且实测百粒重、籽粒终极生长量、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皆表现为IcP处理高于CP处理。可见,玉米果穗顶部弱势粒败育或灌浆停滞不受其库容量的限制,籽粒形成期的库活性是弱势粒败育或灌浆受限的核心限制因子。
梁红伟高聚林王志刚于晓芳孙继颖胡树平王振余少波李雅剑
关键词:玉米弱势粒控制授粉库容量库活性
玉米单交种光合生产能力杂种优势对氮肥的响应被引量:1
2016年
以先玉335和郑单958及其亲本为材料,设不追氮和追氮150 kg/hm^2两个氮处理,研究玉米单交种光合生产能力杂种优势与产量杂种优势的关系及其对氮肥的响应。不追氮条件下,玉米单交种产量杂种优势主要来源于干物质积累量和LAI的杂种优势,叶片光合特性Pn、Gs、Ci和Tr均未表现出杂种优势。追氮150 kg/hm^2条件下,产量杂种优势显著提高,较不追氮高36.6%;除干物质积累量和LAI等群体数量性状仍具有杂种优势外,叶片光合特性Pn、Gs、Tr和SPAD值等个体功能性状也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施氮条件下,干物质积累量和LAI的杂种优势没有提高,Pn、Gs、Tr和SPAD值的杂种优势分别较不追氮提高35.8%、55.3%、50.9%和19.6%。施氮条件下玉米单交种产量杂种优势的提高主要来源于叶片光合特性杂种优势的提高,与干物质积累量和LAI的杂种优势无关。
余少波王志刚高聚林梁红伟李雅剑
关键词:玉米氮素光合特性杂种优势
寒旱区秸秆覆盖条耕玉米适宜氮肥运筹方式研究
2023年
【目的】春旱墒情差,无法按期播种,影响大兴安岭沿麓寒旱区玉米的安全生产。生产上秸秆覆盖免耕直播虽有保墒作用,但存在出苗质量差、追肥困难等问题。为此,我们改进了秸秆覆盖和耕作方式,并研究了控释肥与尿素混合一次性基施的效果,以克服该技术的不足之处。【方法】2021—2022年,在大兴安岭沿麓典型寒旱区兴安盟扎赉特旗同步开展耕作方式(试验1)和缓混氮肥施用模式试验(试验2)。试验1:在常规施肥模式下(Sd),设置秸秆覆盖条耕(RST)、常规垄作(CP)、秸秆离田免耕(NT)、秸秆覆盖免耕(RNT)4个耕作处理。试验2:在秸秆覆盖条耕(RST)方式下,设置常规施肥(Sd)、控释氮肥与普通尿素3∶7(30%Cr)掺混、控释氮肥与普通尿素5∶5(50%Cr)掺混3种施肥模式。播前和收获后,取0—20、20—40、40—70、70—100 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无机氮含量,用于计算氮素残留量和表观损失。玉米苗期调查出苗率,在吐丝期(R1)、成熟期(R6)取植株样品,测定不同部位生物量和含氮量,收获后调查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RST处理玉米出苗率较NT、CP、RNT处理分别提高1.6%、9.3%和9.1%,群体生物量分别增加2.7%、9.1%和9.1%,产量分别提高4.2%、6.0%和7.2%,氮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29.7%、45.5%和60.0%。秸秆覆盖条耕下,50%Cr处理较30%Cr、Sd处理玉米群体生物量分别提高3.3%和10.6%,花前群体生物量分别提高4.1%、9.9%,花后群体生物量分别提高2.9%、10.4%,氮素累积分别提高3.6%、14.6%,花前氮素累积分别提高3.8%、12.8%,花后氮素累积分别提高4.3%、21.4%。50%Cr处理玉米产量较30%Cr、Sd处理分别提高3.6%、8.9%,氮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16.3%、49.0%,土壤无机氮残留分别降低2.8%、4.5%,氮素表观损失分别降低8.2%和21.3%,净收益分别提高3.5%和6.9%。【结论】秸秆覆盖条耕免耕播种条件下,采用控释氮肥与普通尿素5∶5掺混一次性基施,�
程志鹏王富贵王钰剀王振梁红伟王天昊张悦忠白岚方王志刚
关键词:玉米春旱
基于密度联网试验和Hybrid-Maize模型的内蒙古玉米产量差和生产潜力评估被引量:8
2016年
采用科学方法对内蒙古玉米产量差与生产潜力进行定量化研究,对合理规划内蒙古玉米增产途径及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品种×密度联网试验和Hybrid-Maize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利用2006年以来内蒙古各生态区历年高产攻关田的最高实测产量和各区域农户平均产量,对内蒙古全区和6大生态类型区的玉米产量差和生产潜力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各生态区的模拟产量、高产纪录、试验产量、农户产量皆表现为从东到西逐步提高。内蒙古玉米模拟产量潜力为14.9 t×hm^(-2),高产纪录产量为14.4 t×hm^(-2),试验产量为11.1 t×hm^(-2),农户产量分别实现了模拟产量潜力的49%、高产纪录产量的51%和试验产量的66%。基于模型模拟的产量差(YGM)、基于高产纪录的产量差(YGR)和基于试验产量的产量差(YGE)分别为7.5 t×hm^(-2)、7.0 t×hm^(-2)和3.8 t×hm^(-2)。基于YGE的短期生产潜力达3 525.2万t,是当前总产水平的1.6倍,短期增产潜力为1 191.9万t。其中,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兴安盟、通辽、赤峰4盟市对全区的增产贡献率将达61%,西部的呼和浩特市、巴彦淖尔市为16%。造成较大YGE主要原因是栽培管理措施不当,缩小YGE需要针对限制各生态区玉米增产的实际问题,通过栽培技术综合改良、技术简化和技术入户来逐步实现。
李雅剑王志刚高聚林孙继颖于晓芳胡树平余少波梁红伟裴宽
关键词:玉米
基于控制授粉技术的玉米弱势粒发育与库特征的关系
以典型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和先玉335为材料,在控制授粉条件下(不完全授粉IcP、完全授粉CP),比较成功发育弱势粒(IcP处理)和发育不良弱势粒(CP处理)的库容量和库活性及籽粒灌浆参数的差异.胚乳细胞分裂过程和最大胚...
梁红伟高聚林王志刚于晓芳孙继颖胡树平苏治军余少波李雅剑
关键词:玉米弱势粒生长发育控制授粉
播种期对粒收春玉米生长发育与阶段热量资源匹配的影响
2022年
【目的】通过分析播种期对粒收春玉米阶段生长发育与热量资源匹配的影响,明确适期早播实现粒收春玉米增产和热量资源协同的机理,为促进粒收春玉米优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晚熟品种郑单958为共性对照,以经鉴选适宜当地种植的5个粒收春玉米品种为参试品种,在内蒙古大兴安岭东温凉旱作区、大兴安岭南温暖旱作区、西辽河平原温热灌溉区、燕山北部丘陵温热灌溉区、土默川平原温热灌溉区、河套平原温热灌溉区六大生态区进行播种期联网试验,分析播种期对粒收春玉米阶段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解析影响粒收春玉米阶段生长与热量因子的关系。【结果】适期早播使粒收春玉米出苗提前,春季有效积温利用率提高1.5个百分点;花后生长持续天数平均延长2 d,花后积温分配增加1.5%~3.1%,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提高3.9%,干物质积累速率提高9.5%,促进了籽粒灌浆,增加了穗粒数和千粒重,并提前3~5 d成熟。适期早播下,日较差每升高1℃,干物质积累量增加0.4 t/hm^(2);日均温每升高1℃,千粒重平均可增加21.1 g,同时增产0.9 t/hm^(2)。【结论】适期早播使日较差与花粒期干物质积累匹配利用更为充分,在粒收春玉米早播增产9.9%的前提下,全年积温利用率提高1.1~2.8个百分点,为后期籽粒脱水争取了43.7~130.9℃的脱水积温,实现了高产高效、高质量籽粒直收。
戎美仁胡树平高聚林王富贵于晓芳孙继颖青格尔屈佳伟马达灵梁红伟王志刚
关键词:播种期生长发育热量
模拟根层障碍条件下不同深度玉米根系与产量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在池栽条件下采用模拟根层障碍的方法,研究不同深度根系与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根层阻隔显著降低玉米根系的生物量、总根长和根表面积,各处理光合生产能力和子粒产量显著低于无阻隔(对照);随着阻隔层的下移,根系和冠层各指标和产量受到的影响逐渐变小,0-20、21-40、41-60、61-80、80 cm以下各层根系对产量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52%、11%、7%、12%、19%。20 cm耕层以下根系对产量的贡献达48%,其中60cm以下土层内根系对产量的贡献达31%,说明深层根系虽然生物量占总生物量比例很小,但其在花粒期对深层水肥的吸收利用对产量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王志刚王俊高聚林尹斌白建芳余少波梁红伟李雅剑
关键词:玉米根系贡献率
基于密度和Hybrid-Maize模型的内蒙古玉米产量差和生产潜力评估
采用模拟产量(YM)、高产纪录产量(YR)、试验产量(YE)、农户产量(YF)四个产量平台,及对应产生的3级产量差:基于模拟产量潜力的产量差(YGM)、基于高产纪录的产量差(YGR)和基于试验产量的产量差(YGE),对内...
李雅剑高聚林王志刚孙继颖于晓芳胡树平苏治军余少波梁红伟裴宽
关键词:玉米作物产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