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静
- 作品数:14 被引量:103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被引量:29
- 2017年
- 目的:探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117例为观察组,实施快捷护理流程进行急救;另选不同期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10例为对照组,根据常规急救护理流程进行急救,比较两组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以及两组抢救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致残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3.68%、5.13%,对照组分别为24.55%、1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可有效缩短救治时间,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 顾静张娟庞大梅季晓霞刘沫
-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护理流程急诊抢救效果
- 一种呼吸机管路的密闭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呼吸机管路的密闭装置,包括呼吸机本体,呼吸机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路,连接管路远离呼吸机本体的一端表面套接有保护套筒,保护套筒远离连接管路的一端内腔转动连接有密封门,密封门向上翻转打开保护套筒,向下翻转...
- 吴艳丽刘夕珍黄蓓蓓顾静
- 文献传递
- 团队模式对老年脑出血病人急救后康复效果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究在老年脑出血病人急救过程中采用团队模式对其急救质量、预后情况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于医院接受急救治疗的116例脑出血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接受团队模式急救,对照组接受一般急救,记录并比较2组病人急救前反应时间和急救治疗时间,比较2组病人预后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病人急救前反应时间和急救治疗时间较观察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预后情况及满意度情况较对照组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脑出血病人时使用团队模式能够有效改善病人急救质量和预后情况,提高病人满意度。
- 黄蓓蓓魏砚秋史广玲庞大梅顾静
- 关键词:团队模式脑出血急救
- 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型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急救流程优化被引量:48
- 2020年
- 目的使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型优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急救环节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采取目的抽样法,分别抽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92例和2017年6月-2019年6月98例在南京脑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诊救治流程,观察组采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型指导下的优化急诊救治流程,观察比较2组患者从入院到完成各环节用时及临床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风险优先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517.59±31.8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从入院到完成各环节用时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14%,高于对照组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观察组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为(2.98±1.08)分,低于对照组(6.12±2.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型能够有效筛查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急救的失效风险,并构建针对性优化流程,联合多科室医疗资源,有效缩短急救延时,整体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 张娟黄蓓蓓余天浩刘夕珍顾静
- 关键词: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院内急救
- 一种护理床调节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护理床调节装置,属于护理床领域。一种护理床调节装置,包括:滑轨、床体、顶升机构第二滑台与第一滑台;所述床体包括床头与床板,所述床头与所述床板铰接;所述滑轨设置于所述床头下方,且沿着所述床板的长度方向布...
- 吴艳丽刘夕珍黄蓓蓓顾静
- 文献传递
- SBAR沟通模式在癫痫患者急救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研究在癫痫患者急救护理中应用SBAR沟通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9年5月1日至2020年5月1日收治的部分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26例癫痫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SBAR沟通模式的急救护理干预,比较癫痫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分析SBAR沟通模式在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实施护理前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癫痫患者急救护理中应用SBAR沟通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较为乐观,应在临床实践中予以推广。
- 吴艳丽黄蓓蓓刘夕珍顾静
- 关键词:癫痫急救护理
- 一种急诊科用输液辅助装置
- 本发明公开一种急诊科用输液辅助装置,输液辅助装置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转动连接,第一支撑件上滑动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对输液管针头进行限位,第二支撑件上滑动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
- 黄蓓蓓刘夕珍王栋王铭宇吴艳丽顾静张娟沈晔
- 文献传递
- 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实验组的采取的护理模式为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记录两组患者在于预前和干预1周后的抑郁评分(SDS),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记录两组患者对于两种护理方式的满意度。结果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抑郁评分为(34.832±4.311)分;对照组患者的抑郁评分为(48.422±4.054)分,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7%,死亡率为1.7%;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死亡率为10.0%。实验组对于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的总体满意率为97.5%;对照组对于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的总体满意率为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能够改善患者的情绪,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在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护理中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具有良好的效果。
- 庞大梅顾静魏砚秋黄蓓蓓
- 关键词:抑郁评分发病率死亡率
- 一种急诊科用输液辅助装置
- 本发明公开一种急诊科用输液辅助装置,输液辅助装置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转动连接,第一支撑件上滑动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对输液管针头进行限位,第二支撑件上滑动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
- 黄蓓蓓刘夕珍王栋王铭宇吴艳丽顾静张娟沈晔
- 文献传递
- 优质护理在精神科服药过量患者洗胃中的应用
- 2015年
-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精神科服药过量患者洗胃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2011年10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2例服药过量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洗胃等治疗,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洗胃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洗胃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洗胃时间为(30.00±6.88) min,对照组洗胃时间为(37.01±7.89)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洗胃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3.55%,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7.42%,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服药过量患者洗胃中应用优质护理效果明显,缩短洗胃时间,减少洗胃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黄蓓蓓魏砚秋庞大梅顾静刘沫
- 关键词:优质护理精神科服药过量洗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