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井新

作品数:5 被引量:192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生态系统
  • 3篇生物多样性
  • 2篇氮循环
  • 2篇生态系统功能
  • 1篇氮矿化
  • 1篇氮素
  • 1篇氮素损失
  • 1篇冻融交替
  • 1篇氧化亚氮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类型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多样性
  • 1篇水分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分
  • 1篇土壤无机氮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篇井新
  • 3篇贺金生
  • 2篇徐炜
  • 2篇马志远
  • 1篇张晴雯
  • 1篇杨正礼
  • 1篇陈哲
  • 1篇周华坤
  • 1篇张爱平
  • 1篇杨世琦
  • 1篇张振华
  • 1篇武丹丹
  • 1篇杨新宇
  • 1篇林笠

传媒

  • 2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16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草地菌根真菌多样性、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
地下生态学是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个新兴的生态学领域,它从不同学科层次上研究生态系统地下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及其与地上部分的关系,预测全球变化下地下部分的响应,进而从整体上认识生态系统功能与过程的本质。目前,对...
井新
关键词:高寒草地植被类型丛枝菌根真菌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08
2016年
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引起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将会对生态系统功能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如生产力下降、养分循环失衡等。因此,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BEF)研究一直是生态学界关注的热点。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步认识到生态系统并非仅仅提供单个生态系统功能,而是能同时提供多个功能,这一特性被称之为"生态系统多功能性"(ecosystem multifunctionality,EMF)。尽管有此认识,但直到2007年,研究者才开始定量描述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multifunctionality,BEMF)的关系。目前,BEMF研究已成为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和争议,如缺少公认的多功能性测度标准、生态系统不同功能之间的权衡问题等。本文概述了BEMF研究的发展历程、常用的量化方法、EMF的维持机制和不同研究视角下BEMF的关系。针对现有研究中的不足,本文还总结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地方,特别强调了优化EMF测度方法和研究不同维度生物多样性与EMF间关系的重要性,以期对未来的BEMF研究有所帮助。
徐炜马志远井新贺金生
关键词:生态系统功能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测度方法被引量:29
2016年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multifunctionality,BEMF)之间的关系是目前生态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其中,生态系统多功能性(EMF)的测度方法是研究该问题的技术关键。由于缺乏统一的认识,目前存在多个多功能性的测度方法,这使人们对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之间关系的理解复杂化。本文介绍了国际上常用的单功能法、功能–物种替代法、平均值法、单阈值法、多阈值法、直系同源基因法和多元模型法的原理及其特点,并对其中较难理解的多阈值法进行了举例说明,希望能对理解EMF的测度方法有所帮助。本文按不同的EMF测度方法对已发表的有关文章进行了归类,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选择EMF的测度方法。由于缺乏相对统一的、代表各个层次的生态系统功能的测度方法,导致不同的研究结果难以相互比较,严重限制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研究的发展;所以,研发新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EMF测度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徐炜井新马志远贺金生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无机氮对增温和降水改变的响应被引量:22
2016年
基于海北站野外长期增温和降水改变控制平台,研究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生长季土壤无机氮对增温和降水改变的响应。结果表明,增温使铵态氮降低47.5%(p=0.001),硝态氮降低46.1%(p=0.021)。降水的改变对无机氮的影响存在不对称性,增加降水使铵态氮增加74.7%(p=0.046),硝态氮增加154%(p=0.017);减少降水使铵态氮降低,对硝态氮无显著影响。铵态氮、硝态氮随着土壤湿度的增加而增加,与土壤温度无显著关系。这表明增温和降水改变主要通过改变土壤湿度而不是土壤温度影响生长季土壤无机氮。因此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土壤湿度的增加可能导致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无机氮的可利用性增加。
武丹丹井新林笠杨新宇张振华贺金生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氮循环土壤水分铵态氮硝态氮
冻融对土壤氮素损失及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49
2016年
土壤冻融交替是寒冷生态系统土壤氮素循环的重要驱动力。已有研究表明冻融交替作用能够促进氮素周转,从而缓解因土壤有效氮素缺乏而引起的植物生长限制。即便如此,冻融环境下土壤有效氮素供应量远高于其利用量,过剩的氮素会通过气态(N2O-N)排放、淋溶和径流等途径损失。论述了季节冻融环境和模拟冻融条件下土壤氮素损失状况;同时分析了影响冻融土壤N2O生产的相关因素、产生途径及冻融期N2O大量排放的机制;针对冻融交替过程中土壤氮素有效性问题,探讨了氮矿化、可溶性有机氮(DON)和微生物量氮(MBN)与氮素损失的关系。评述了土壤冻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认为模型研究、土壤微生物功能、氮素转化中间产物、土壤-植物界面过程是未来值得关注和深入探讨的研究方向。
陈哲杨世琦张晴雯周华坤井新张爱平韩瑞芸杨正礼
关键词:冻融交替氮循环氧化亚氮氮矿化微生物量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