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征
- 作品数:21 被引量:217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市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4年北京市西城(南)区学校集中发热疫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分析北京市西城(南)区学校集中发热疫情的流行特征,探讨疫情控制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学校集中发热疫情报告、流行特点、症状、疫苗接种情况等进行分析,总结疫情发生原因和控制措施效果。结果 2014年11、12月共报告学校集中发热疫情34起,涉及11所学校,均由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疫情呈现内部聚集,81.81%的学校有多个班级出现疫情。发热学生就诊率为45.65%,体温以中、高热为主,70.81%的发热学生符合流感样病例定义,临床表现以咳嗽、咽痛和头痛为主。结论 2014年辖区学校集中发热疫情报告明显高于上一年度,主要是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寄宿制学校和小学是疫情防控重点。
- 孙景異肖征陈瑜庞晶晶
- 一起北京市某职业学院流感暴发疫情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某职业学院一起流感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为有效防控学校流感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北京市某职业学院流感暴发疫情中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采集发热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应用MDCK细胞分离流感病毒。结果 2015年12月25-29日期间,该学校共报告发热病例25例,均为一个班级学生,罹患率为52.08%。该起疫情持续5 d。现场采集13份现症病例的咽拭子标本,经检测均为乙型Victoria亚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其中7例成功分离到乙型Victoria亚型流感病毒阳性。结论此次疫情为乙型Victoria亚型流感病毒感染所致,呼吸道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均为可能的传播途径。流调人员采取以隔离传染源为核心的综合措施,未见续发病例,有效地抑制了该病的传播和扩散,疫情迅速得到控制。
- 肖征任剑庞晶晶
- 关键词:乙型流感流行病学
- 2017—2018年北京市西城区流感流行特征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 分析2017-2018年北京市西城区流感流行及病原学分析情况,为今后流感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北京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中流感样病例(ILI)及流感样病例百分比(ILI%)的数据、流感实验室病原学监测数据以及北京市西城区聚集性疫情报告情况,综合分析2017-2018年北京市西城区流感流行特征和流感病毒的构成情况。结果 2017年第27周-2018年第26周,ILI数、ILI%呈明显冬春季高发特点,在元旦前后达到流行高峰,15岁以下为流感高发年龄,占流感样病例总数的77.83%。本流行季甲型H3N2亚型、甲型H1N1亚型、乙型Yamagata系3种流感病毒亚型共同流行。共报告流感病毒引起的聚集性疫情58起,有43起小学报告疫情,占74.14%,39起由乙型Yamagata系引起,占67.24%。ILI数、ILI%与流感病毒阳性率流行趋势一致(r=0.635、0.617,均P<0.01)。结论 2017-2018年北京市西城区流感聚集性疫情高峰出现在元旦前后,今后应继续高度关注流感病毒活动情况,加强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利用,以便及时开展学校、幼儿园等重点场所流感聚集性疫情的调查处置工作。
- 初艳慧杨雄秦迪肖征秦京宁
- 关键词:流感
- 西城区6~14岁儿童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分析北京市西城区6~14岁儿童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儿童传染病防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7年北京市西城区6~14岁儿童传染病发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年发病情况,病种及猩红热、流行性感冒、水痘和手足口病4种重点传染病的流行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17年西城区共报告6~14岁儿童传染病3 99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 568.43/10万,是全人群的2.62倍,无传染病死亡病例报告。病种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73.47%;其次是肠道传染病,占26.46%。发病率居前四位的传染病依次为猩红热、流行性感冒、水痘和手足口病,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6岁组发病率最高,且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P<0.05);猩红热、水痘和手足口病发病率男童均高于女童(465.58/10万vs.338.37/10万,318.91/10万vs.263.63/10万,333.20/10万vs.237.35/10万,均P<0.05),流行性感冒发病率男女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4.57/10万vs.385.18/10万,P>0.05)。聚集和暴发疫情以群体性发热/流行性感冒、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为主,占79.25%;多发生在小学一、二年级,占41.13%。结论西城区6~14岁儿童传染病防控重点应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关注低年级学生群体。
- 孙景異王月仲肖征陈瑜
- 关键词:儿童传染病
- 北京市8所幼儿园家长为幼儿接种流感疫苗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幼儿园家长给儿童接种流感疫苗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北京市东城区和西城区分别随机选择4所幼儿园,将全部2443名儿童的家长作为调查对象。于2016年1月4日-3月17日以自填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匿名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内容为家长为儿童接种流感疫苗的意愿及相关因素。应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流感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回收问卷2055份,有效应答率为84.1%。分别有34.3%(697/2030)和28.2%(570/2018)的家长愿意给儿童接种免费、自费流感疫苗。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亲接种(OR=6.975,P<0.001)、认为儿童易感流感(OR=3.512,P<0.001)、认为流感疫苗有效(OR=4.029,P<0.001)、认为流感疫苗安全(OR=3.731,P<0.001)和不担心流感疫苗副作用(OR=1.643,P=0.001)的家长给儿童免费接种流感疫苗的意愿更高;家庭月收入≥10000元(OR=1.340,P=0.019)、父亲接种(OR=3.074,P=0.001)、医务人员推荐(OR=1.383,P=0.012)、认为儿童易感流感(OR=5.019,P<0.001)、认为流感疫苗有效(OR=4.532,P<0.001)、认为流感疫苗安全(OR=2.750,P<0.001)和不担心流感疫苗副作用(OR=1.910,P<0.001)的家长给儿童自费接种流感疫苗的意愿更高。结论当前北京市幼儿园家长给儿童接种流感疫苗的意愿较低,流感认知水平、医务人员推荐等因素影响接种意愿。
- 李征张海艳初艳慧王珺肖征杨鹏吴双胜
- 关键词:流感疫苗接种学龄前儿童
- "健康教育+信息提示"对提高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率的效果:一项基于北京市8所幼儿园的社区试验被引量:15
- 2020年
- 目的评估"健康教育+信息提示"对提高幼儿园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率的效果。方法2015—2016流感流行季在北京市东城区和西城区分别随机4所幼儿园,将全部2443名儿童的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将8所幼儿园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只给予干预组"健康教育+信息提示"的干预措施。主要结局为干预前后儿童接种流感疫苗行为的变化。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接种流感疫苗行为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两次均应答者2041人,有效应答率为83.5%。在干预前后,干预组接种率分别为0.4%(4/1067)和2.9%(31/1067),对照组分别为0.8%(8/974)和0.9%(9/974)。干预组接种行为变好、不变和变差者分别占2.8%(30/1067)、96.9%(1034/1067)和0.3%(3/1067),对照组分别占0.7%(7/974)、98.7%(961/974)和0.6%(6/974)。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干预组(OR=3.804,P=0.007)、家长知道接种时间地点(OR=2.864,P<0.01)的儿童流感疫苗接种行为变好的可能性更高。结论"健康教育+信息提示"的干预措施能够提高幼儿园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率,但效果欠佳。
- 吴双胜张海艳初艳慧王珺肖征张惺惺段玮马春娜孙瑛张奕张莉杨鹏王全意
- 关键词:流感疫苗接种率统计学
- 2011—2015年北京市儿童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26
- 2017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儿童2011—2015年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流行特征和流感病毒优势株的变化,为儿童流感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北京市儿童医院2011—2015年监测到的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及流感病原学监测数据,分析流感流行趋势和流感病毒的构成情况。结果在7 331 597例门、急诊病例中监测到ILI 638 623例,ILI占门、急诊就诊病例的8.71%,0~岁组所占比例最高,为69.56%;采集门诊ILI咽拭子标本5351例,其中流感病毒核酸阳性515例。各年份优势毒株构成不同,夏季也出现了ILI就诊的高峰。结论 2011—2015年各年份流感流行高峰出现在冬春季,小于5岁儿童是主要易感人群,建议夏季就诊高峰对儿童ILI开展多病原检测,从而可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 初艳慧孙小宇任剑肖征秦迪霍云艳
- 关键词:流感流感样病例流感病毒
- 北京市西城区1247例重症肺炎病例呼吸道病原谱分析被引量:12
- 2022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重症肺炎病例呼吸道传染病病原的分布状况及变化规律,为制定相关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市西城区三家哨点医院,采集住院重症肺炎病例的呼吸道标本,用实时荧光PCR方法进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团菌、结核分枝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卡他莫拉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囊虫、副流感病毒、博卡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肠道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24种呼吸道病原的检测。结果2014—2020年,共调查并检测1247例重症肺炎病例,总阳性率44.91%。细菌检测阳性率20.21%,病毒检测阳性率29.91%。病毒有明显的秋冬季高峰流行特征,不同年度检测阳性率不同,2020年阳性率最高;细菌检测阳性率无明显时间特征。低年龄组重症肺炎病例以病毒感染较多;高年龄组则以细菌感染为主。结论北京市西城区重症肺炎病例病原种类复杂多样。不同病原流行特征不同。呼吸道病原菌与病毒在不同年龄组病原分布特征不同。应持续进行必要的病原学检测及研究,以用于临床诊断、治疗与进一步明确呼吸道病原的长期流行趋势。
- 秦京宁初艳慧孙景异秦迪肖征
- 关键词:重症肺炎呼吸道病原菌呼吸道病毒
- 一起学校肺炎支原体感染聚集性疫情的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对北京市某小学一起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为今后类似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定病例定义,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疫情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呼吸道多种病原体检测。结果此次疫情历时37 d,共报告病例9例,平均年龄8岁,均集中在同一班级,罹患率为23. 08%,其中男孩罹患率为19. 05%、女孩罹患率为27. 78%(P=0. 706)。病例以发热、咳嗽为主,门诊病例从发病到首次就诊持续时间为5~8 d,住院病例为1~9 d(Z=-1. 495,P=0. 135);门诊病例从发病到复课持续时间为11~29 d,住院病例为24~47 d(Z=-1. 845,P=0. 065)。5例住院病例从发病到住院持续时间为7~21 d。4例住院病例肺炎支原体抗体均为阳性,其中2例病例肺炎支原体核酸阳性; 3例病例均检测出铜绿假单胞菌,且存在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结论此次疫情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加大监测和宣传力度,规范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早期识别及报告的敏感性,对疫情防控具有积极意义。
- 秦迪初艳慧孙景異李继珊肖征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疫情流行病学
- 北京市西城区儿童家长手足口病认知状况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9
- 2019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认知情况,为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5~9月,在北京市西城区15个街道的预防接种门诊,使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3岁的儿童家长信息。采用单因素χ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家长的手足口病认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 350名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基础知识的总知晓率为57. 11%(771/1 350)。各知识点回答正确率在21. 85%~90. 07%之间,其中正确率较高的为防控措施中勤洗手一项(90. 07%),疾病潜伏期回答正确率最低,为21. 8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长中本市户籍(OR=1. 62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OR=2. 018,OR=2. 512)和医务人员(OR=3. 519)对手足口病知识的知晓率较高;家务待业人员(OR=0. 551)和父亲及祖父母(OR=0. 611,OR=0. 264)的知晓率相对较低。家长获取手足口病知识的途径以媒体平台(74. 37%)为主,其次是接种门诊(52. 89%)和临床医生(42. 67%)。结论北京市西城区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的知晓率仍需提高。建议专业人员和机构通过大众媒体平台,针对低学历、家务待业、祖父母等老年监护人和流动儿童家长,加大相关防病知识的宣传力度,以提高其预防疾病的能力。
- 孙景異李依恬肖征陈瑜王月仲
- 关键词:手足口病知晓率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