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索分化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ID)家族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中的表达和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定量PCR及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的方法检测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就诊的非恶性血液病患者(对照组)和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ID2/ID3/ID4表达及ID4启动子甲基化水平,通过分组分析ID家族异常的临床意义。结果:ID2及ID3表达在CML患者中均呈现显著上调(P<0.001,P<0.05),而ID4表达在CML患者中呈现显著下调(P<0.01)。其中,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揭示ID2表达可作为CML鉴别的潜在分子标志物(AUC=0.895,P<0.001)。CML患者中ID4启动子高甲基化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01),且ID4启动子甲基化与ID4表达呈现负相关(r=-0.424,P=0.002)。通过分组分析发现ID2高表达较易发生于男性患者中(P=0.040);ID4低表达/高甲基化较易发生于加速/急变期患者(P=0.003,P<0.001)。此外,CML加速/急变期患者ID4表达水平低于慢性期患者(P<0.001),而ID4甲基化水平高于慢性期患者(P<0.001)。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ID4高甲基化是CML患者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7)。结论:ID家族在CML患者中表达态势不同,其中ID2/ID3表达上调;而ID4表达下调,与ID4启动子高甲基化相关。ID4表达/甲基化与CML疾病进展相关,其中ID4甲基化可能是CML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在临床医学学士(Bachelor of Medicine and Bachelor of Surgry,MBBS)学生血液病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6月由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血液科负责血液病临床教学的39名2019级MBBS学生为对照组,选取2024年2—6月32名2021级MBBS学生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PBL联合SP模式实施临床实践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实施临床实践教学。对比两组理论考试、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方案的认可度。结果观察组理论考试、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对教学方案的认可度为90.63%(29/32),高于对照组的69.23%(2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78,P<0.05)。结论采取PBL联合SP模式可有效提高MBBS学生的见习质量、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对于血液系统疾病的认识,全面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临床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