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浩 作品数:12 被引量:38 H指数:4 供职机构: 沧州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沧州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老年人无症状脑梗死头颈部CTA相关因素调查研究 赵红英 刘芳 王文浩 杨国涛 刘云峰 陈长青 收集老年内科住院的老年无症状脑梗死患者,选取病例具备常规住院化验检查结果,住院期间行头CT或头MRI检查明确脑梗死部位及大小,头颈部CTA检查并获得清晰、完整图像和检查报告结果,同时选取该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入选...关键词:关键词:脑梗死 2型糖尿病 无症状脑梗死老年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意义分析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死老年患者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建议。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8月至2015年3月门诊或者住院无症状脑梗死老年患者135例(观察组)及同期来院体检未合并无症状脑梗死老年患者135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两组患者血压、血糖等临床资料,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史、饮酒史及颈内动脉粥样硬化、脑白质病变为无症状性脑梗死老年患者相关危险因素(P<0.05);患者性别及房颤与无症状脑梗死发生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无症状脑梗死老年患者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及脑白质病变等为疾病相关危险因素,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注意。 赵红英 杨国涛 司晓彬 王海滨 王文浩 彭雪关键词:无症状脑梗死 高血压 高脂血症 脑白质病变 一种肺栓塞防护与血栓祛除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肺栓塞防护与血栓祛除装置;涉及静脉血栓治疗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固定杆,固定杆杆身的底部活动套接有活动套筒,固定杆杆身中央且位于活动套筒顶部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环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血栓祛除... 王文浩 马育霞 杨梅 刘毅 刘云峰 牛洁婷 赵红英 刘飞飞 李少情 王鹏升我院老年科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考察老年患者用药期间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影响因素,为降低老年科ADR发生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老年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非条件Loigstic多因素回归进行分析,考察引起ADR的危险影响因素。结果:共有1 680例患者经药物治疗,其ADR发生率为7.92%(133/1 680)。ADR累及器官/系统以过敏反应(49例,36.84%)和消化系统(48例,36.09%)为主。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用药疗程和合并用药种数等均为发生ADR的独立影响因素。经非条件Loig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给药剂量大、用药疗程长、静脉给药和同时使用多种药物等因素均使患者发生ADR的危险性增加。结论:临床在监测ADR工作中尤其需重视对老年患者ADR危险因素的监测,加强对其用药指导以提高用药依从性,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以降低ADR的发生率。 赵红英 杨国涛 王海滨 张惠芳 王文浩 祁景蕊关键词:老年患者 药品不良反应 影响因素 时间追踪在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流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研究时间追踪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流程速度的影响,并明确入院至溶栓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DNT)与发病至入院时间(onset to door time,ODT)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3年10月启动时间追踪后静脉溶栓患者的时间追踪表,并回顾性分析启动时间追踪前、后2010年6月—2014年9月接受静脉溶栓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启动时间追踪前、后入选病例的基线资料,并对ODT与DN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共纳入342例静脉溶栓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启动静脉溶栓时间追踪前共纳入213例(追踪前组),启动后共纳入129例(追踪后组)。与追踪前组相比,追踪后组年龄>80岁的患者比例增高(P<0.05)、基线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轻(P<0.05)、采用多模式影像学检查者比例增高(P<0.05)、DNT显著缩短(P<0.01),且以发病60 min内就诊者DNT缩短最为显著(P<0.01)。追踪前组ODT与DNT呈显著负相关(r=-0.169,P=0.015),且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卒中病史(β=-0.168,P=0.020)及ODT(β=-0.246,P=0.001)是影响DNT的独立危险因素。DNT与ODT两者间无明显相关性(r=-0.013,P=0.885)。结论启动静脉溶栓时间追踪模式可缩短DNT,并可有效消除ODT对DNT的影响,提高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疗效,改善预后。 赵红英 杨国涛 王文浩 王海滨 王鹏升 张惠芳关键词:脑缺血 卒中 血栓溶解疗法 wells评分在疑似肺栓塞患者筛选的价值 马育霞 王鹏升 刘毅 李英 王文浩 赵红英 刘云峰 高敬华 陈长青 针对老年疑似肺栓塞患者637例进行临床分析。分别对每一个疑似患者行wells评分、改良Geneva评分以及D-二聚体检测,并最后行肺血管增强CT确诊。课题分三部分,从临床资料中比较比较wells评分和改良Geneva两种...关键词:关键词:肺栓塞 血浆D-二聚体和SCUBE1预测老年急性肺栓塞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和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包含蛋白(SCUBE)1预测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价值。方法选择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312例为研究组,按照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高危组54例、中危组120例与低危组138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261例与死亡组51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24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SCUBE1水平。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预后血浆D-二聚体和SCUBE1水平变化;D-二聚体联合SCUBE1对急性肺栓塞诊断效能;采用Pearson分析D-二聚体与SCUBE1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浆D-二聚体和SCUBE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危组明显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中危组明显高于低危组(均P<0.05)。死亡组合并感染性疾病占比及肌钙蛋白(cTn)I、D-二聚体、SCUBE1、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白蛋白(ALB)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D-二聚体、SCUBE1高表达水平是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联合诊断曲线下面积(AUC)显著高于ACUBE1单独诊断,特异度显著高于D-二聚体、SCUBE1单独诊断(P<0.05)。D-二聚体与SCUBE1呈线性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SCUBE1水平高表达,二者联合诊断急性肺栓塞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病情越严重及预后越差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SCUBE1水平越高,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杨梅 刘毅 王文浩 马育霞关键词:急性肺栓塞 长链非编码RNA MEG3对老年乙型肝炎并发肝硬化和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母源性印记基因3(lncRNA MEG3)对老年乙型肝炎并发肝硬化和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11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60例老年乙型肝炎并发肝硬化和肝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肝硬化组(n=30)和肝纤维化组(n=30);另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0例老年肝血管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法检测肝组织中lncRNA MEG3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β-连环蛋白(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肝组织中lncRNA MEG3表达水平对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和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肝纤维化组Ishak评分明显低于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肝纤维化组、肝硬化组lncRNA MEG3表达水平均降低,β-catenin、Cyclin D1、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肝纤维化组比较,肝硬化组lncRNA MEG3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lncRNA MEG3表达水平与Ishak评分呈负相关(r=-0.365,P=0.004)。lncRNA MEG3诊断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0,最佳截断值为13.12,敏感度为86.7%,特异度为93.3%。lncRNA MEG3诊断肝硬化的ROC AUC为0.926,最佳截断值为7.32,敏感度为96.3%、特异度为76.8%。结论lncRNA MEG3在老年乙型肝炎并发肝硬化和肝纤维化患者中的表达水平较高,可作为早期诊断该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并可用于评估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赵红英 王文浩 孙宁宁关键词:肝硬化 急诊疑似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中Wells评分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急诊疑似急性肺动脉栓塞(APE)诊断中Wells评分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近期收治急诊疑似APE患者76例临床资料,依据Wells评分分为低度、中度及高度可疑组,比较Wells评分单用及与D-二聚体检测联用于不同组APE发病率和诊断假阳性率。结果三组患者APE发病率和诊断假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可疑组患者二种方法联用于APE诊断假阳性率显著低于Wells评分单用(P<0.05)。结论 Wells评分用于急诊疑似APE诊断具有操作简便,预测准确度高等优势,而联合D-二聚体检测有助于降低诊断假阳性率。 马育霞 刘毅 王鹏升 李英 赵红英 王文浩 刘云峰关键词:急性肺动脉栓塞 WELLS评分 D-二聚体 Tan评分对老年AIS患者再发梗死的预测价值 2022年 本文探讨CT大脑中动脉区域侧支评分系统--Tan评分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再发梗死方面的预测价值。选取老年AIS患者140例,其中33例再发梗死(观察组),107例未再发梗死(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Tan评分等差异。结果显示,观察组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纤维蛋白原(Fib)、Tan评分≤1分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an评分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呈正相关(r=0.485,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及Tan评分是老年AIS患者再发梗死的影响因素(P<0.05);Tan评分预测再发梗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85(P<0.05),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00%和67.50%。因此,可以通过CT大脑中动脉区域侧支评分系统Tan评分来预测老年AIS患者再发梗死的发生。 赵红英 张惠芳 杨国涛 谷倩倩 王文浩 王海滨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