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婷婷
- 作品数:10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高粱种质资源萌发期耐盐性鉴定与筛选
- 虽然高粱的耐盐能力相对于其他作物普遍较强,但是不同高粱材料对盐胁迫的耐受性仍有较大差异。本实验选取90份材料进行了高粱萌发期耐盐性鉴定。在玻璃平皿中用200mMNaCl水溶液处理高粱种子,置于光照培养室中,以水处理为对照...
- 徐照龙何晓兰葛婷婷黄益洪卫培培彭陈唐锦郭士伟
- 关键词:高粱种质资源萌发期耐盐性
- 转GFP基因的高粱靶斑病菌突变体的转化方法
- 本发明涉及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转GFP基因的高粱靶斑病菌突变体的转化方法。将高粱靶斑病菌菌丝置于30ml?0.7M?NaCl中(含融壁酶0.3g,崩溃酶0.1g),30℃,60r,黑暗条件下过夜裂解...
- 郭士伟彭陈葛婷婷何晓兰
- 高粱不同组织浸提液对小麦幼苗化感作用的研究
- 本实验研究了高粱秆,穗,叶三个部位不同浓度的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化感作用。在生长方面的表现为,高粱秆,穗,叶对小麦幼苗的苗高和根长均有极强的化感作用,低浓度促进根部生长,高浓度抑制,抑制作用强度秆大于穗大于...
- 葛婷婷黄益洪彭陈徐照龙何晓兰郭士伟
- 甜高粱种质资源多样性及主要农艺参数聚类分析被引量:17
- 2015年
- 对在南京地区种植的88份国内外甜高粱种质资源的株高、茎粗、茎节数、茎秆鲜质量、整株榨汁率、整株锤度及始花期7个主要数量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与测定,并进行了相关性、遗传多样性、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这些种质资源各性状变异系数为22.62%~52.51%,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83~2.03。从7个性状中提取出2个主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贡献值分别为64.947%和18.285%。第1主成分与株高、茎粗、茎节数、茎秆鲜质量及始花期的相关性都较高,第2主成分与出汁率和锤度相关系数较高。聚类分析可将88份甜高粱资源分为6个类群,从Ⅱ和Ⅲ类群中可以选出适合密植的早熟中秆材料,如甜选35、甜选37及甜选39等;从Ⅳ和Ⅴ类群中可选出植株高大、锤度高的晚熟材料,如甜选160、宁甜选6及黑穗芦稷等;从Ⅵ类群可以选出生育期适中的材料,如甜选33、甜选61及甜选133等。表明供试的88份甜高粱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 邵初阳何晓兰徐照龙张大勇黄益洪卫培培许玲刘晓庆郭士伟彭陈葛婷婷王为
- 关键词:甜高粱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高粱种质资源萌发期耐盐性鉴定与筛选
- 虽然高梁的耐盐能力相对于其他作物普遍较强,但是不同高梁材料对盐胁迫的耐受性仍有较大差异。本实验选取90份材料进行了高粱萌发期耐盐性鉴定。在玻璃平皿中用200 mM NaCl水溶液处理高粱种子,置于光照培养室中,以水处理为...
- 徐照龙何晓兰葛婷婷黄益洪卫培培彭陈唐瑾郭士伟
- 关键词:高粱种质资源萌发期耐盐性
- 毒素在高粱靶斑病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
- 高粱靶斑病的病原菌为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sorghicola),它能够产生对动物、植物、真菌、细菌以及一些癌细胞都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的毒素——蛇胞菌素。为了明确该毒素对病菌致病性的作用,本文利用蛇胞菌素生物合...
- 彭陈葛婷婷郭士伟
- 关键词:毒素
- 高粱不同组织浸提液对小麦幼苗化感作用的研究
- 本实验研究了高粱秆,穗,叶三个部位不同浓度的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化感作用。在生长方面的表现为,高粱秆,穗,叶对小麦幼苗的苗高和根长均有极强的化感作用,低浓度促进根部生长,高浓度抑制,抑制作用强度秆大于穗大于...
- 葛婷婷黄益洪彭陈徐照龙何晓兰鄣士伟
- 盐胁迫下高梁幼苗的生理特性研究
- 验选用耐盐性强弱不同的高粱品种甜选35、红缨子以及甜选41,研究了150mmol/L浓度的NaCl胁迫下高粱幼苗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50mmol/L浓度的NaCl胁迫下,不同高粱材料的发芽势、发芽指数、种子活力指...
- 葛婷婷黄益洪何晓兰徐照龙彭陈邵宏波张大勇郭士伟
- 关键词:高粱幼苗盐胁迫生理指标耐盐性
- 转GFP基因的高粱靶斑病菌突变体的转化方法
- 本发明涉及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转GFP基因的高粱靶斑病菌突变体的转化方法。将高粱靶斑病菌菌丝置于30ml 0.7M NaCl中(含融壁酶0.3g,崩溃酶0.1g),30℃,60r,黑暗条件下过夜裂解...
- 郭士伟彭陈葛婷婷何晓兰
- 文献传递
- 高粱不同组织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的化感作用被引量:5
- 2015年
- 为了给小麦合理轮作倒茬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了高粱不同组织的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高粱秆、穗、叶的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的苗高和根长均有极强的化感作用,浸提液在低浓度时促进小麦生长,高浓度抑制小麦生长,且对根的化感作用大于对地上部的化感作用。高浓度高粱浸提液降低了小麦的根系活力和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了小麦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小麦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等酶活性均显著下降。综合来看,高粱不同组织水浸提液对小麦的化感作用表现为秆>穗>叶。
- 葛婷婷黄益洪何晓兰徐照龙彭陈邵宏波张大勇郭士伟
- 关键词:高粱化感水浸提液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