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娅楠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NSFC—云南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生境
  • 2篇大熊猫
  • 2篇大熊猫生境
  • 1篇动物
  • 1篇遥感
  • 1篇遥感反演
  • 1篇野生动物
  • 1篇缨帽变换
  • 1篇影像分类
  • 1篇水质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匹配滤波
  • 1篇景观指数
  • 1篇决策树
  • 1篇湖流
  • 1篇反演
  • 1篇抚仙湖流域

机构

  • 4篇云南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遥...
  • 1篇联合国教科文...
  • 1篇加拿大多伦多...

作者

  • 4篇杨娅楠
  • 3篇王金亮
  • 3篇习晓环
  • 3篇王成
  • 1篇陈光杰
  • 1篇曾鸿程

传媒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环境科学导刊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野生动物生境景观连通性综述被引量:5
2015年
分析了野生动物生境景观连通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如生境景观连通性在生境破碎化分析、保护区规划和空间格局分析中的应用等,并对基于图论和渗透理论以及模型模拟等方法,开展连通性研究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当前在生境景观连通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要合理设置并建立生物廊道,这不仅是保护野生动物生境的重要手段,也是野生动物生境生态网络研究的重要方向。
杨娅楠王金亮习晓环王成
关键词:生境野生动物
基于森林结构遥感反演的大熊猫生境适宜性评价
大熊猫作为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其生活方式独特且只适应在特定群落结构的森林环境下生存,森林组成和结构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功能的变化都会影响大熊猫的生存状态。目前,基于森林结构分析的大熊猫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比较少见,因此大熊...
杨娅楠
关键词:大熊猫生境遥感反演
文献传递
抚仙湖流域土地利用格局与水质变化关系被引量:17
2016年
抚仙湖是我国水质较好的大型淡水湖泊之一,其总体水质为Ⅰ类。近年来由于流域内开发强度增加,水体水质呈现下降的趋势。为探究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可能对湖泊水质产生的影响,利用1992—2010年的Landsat TM和ETM+数据,结合GIS技术和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流域内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与湖泊水质的响应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抚仙湖水体面积缩小,流域内林地和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小趋势,与水质污染指数变化呈显著负相关;交通运输用地和建设用地增长迅速,与水质污染指数响应呈显著正相关;景观斑块数目、形状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数增加,流域景观格局破碎化加重,与水质污染指数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指数可以作为研究抚仙湖水质变化的重要指标。
杨娅楠王金亮陈光杰习晓环王成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景观指数水质
基于缨帽变换与匹配滤波的大熊猫生境影像分类被引量:1
2015年
在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难以获取高质量的光学遥感影像,加之地形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地物分类精度低,对利用遥感技术研究大熊猫生境造成了困难.为此,本工作探究一种提高遥感分类精度的方法.首先分别利用缨帽变换和匹配滤波方法提取影像的亮度、绿度、湿度和丰度等特征,建立基于多特征数据的决策树分类规则进行分类,最后利用野外实测数据对分类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绿度特征对提取林地非常有效,湿度分量可以区分草甸与灌丛,亮度特征则提高了雪地的分类精度.匹配滤波可以实现混合像元分解,去除部分噪声并快速探测目标地物的波谱特征.基于多特征数据决策树遥感分类的总体精度达到83.33%,比传统的最大似然法分类精度提高8.67%.本文方法在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地物分类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杨娅楠习晓环王成王金亮曾鸿程
关键词:影像分类缨帽变换匹配滤波决策树大熊猫生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