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为

作品数:14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胸腔
  • 5篇胸腔镜
  • 3篇电视胸腔镜
  • 3篇切除
  • 3篇疗效
  • 3篇肺癌
  • 2篇胸部
  • 2篇手术
  • 2篇切除术
  • 2篇细胞
  • 1篇单孔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电视胸腔镜辅...
  • 1篇电视胸腔镜辅...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栓塞
  • 1篇胸部疾病
  • 1篇胸部肿瘤
  • 1篇胸廓

机构

  • 12篇佳木斯市中心...

作者

  • 12篇冯为
  • 3篇廖明
  • 2篇丛琳
  • 1篇李金昌
  • 1篇李博
  • 1篇刘大胜
  • 1篇董雷
  • 1篇潘鑫福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医疗美容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第十届全国胸...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链非编码RNA DLX6-AS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
2019年
目的探究食管鳞癌及癌旁组织中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DLX6-AS1(LncRNA DLX6-AS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佳木斯市中心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56例食管鳞癌患者的术后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锁反应(qRT-PCR)检测LncRNA DLX6-AS1在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术后对患者随访3年,分析其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LncRNA DLX6-AS1在癌组织中相对表达量(2.78±0.1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03±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 DLX6-AS1在食管鳞癌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均无关(P>0.05),但与患者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LncRNA DLX6-AS1高表达患者的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期[21.21%,(23.42±1.66)月]显著低于低表达组[47.82%,(30.13±1.50)月,P<0.05],COX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DLX6-AS1、淋巴结转移为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ncRNA DLX6-AS1在癌组织中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且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预测LncRNA DLX6-AS1可能是食管鳞癌新的治疗靶点。
冯为丛琳廖明
关键词:食管鳞癌预后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肺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近年来,肺癌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呈现逐年升高的变化趋势,虽采取相应的治疗,但患者生存率及生存周期均较小,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特别是对于非小细胞肺癌而言,即使经积极治疗,但是仍会复发甚至癌症病灶存在远处转移的问题,严重困扰着临床医师。相关文献报道称:多种基因参与调控肺癌的侵袭转移过程。
冯为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临床医师高迁移率族蛋白B1远处转移
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疗效探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讨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全名为: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6例患者。我院使用传统的开胸手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手术的用时、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和术后一年内的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的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其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和术后一年内的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具有效果好、手术时间短和引起术后并发症的几率低等优点,而且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因此,该手术可作为临床上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优选方法。
冯为
关键词:周围型肺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电视胸腔镜的应用体会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胸腔镜手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经过将近30年的发展已取得长足的发展,电视胸腔镜能对许多胸部疾病作出诊断和治疗,其中对肺大疱破裂导致的气胸,肺周边性结节以及胸膜疾病的治疗已广泛在各级医院应用,以下...
冯为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胸部疾病手术视野
文献传递
CD44介导透明质酸酶抑制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HA)酶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从健康人前磨牙中刮取根中部1/3的牙周膜组织,分离HPDLFs。干预方式:(1)采用15 U/ml、75 U/ml和150 U/ml的HA酶干预HPDLFs,对照组加入同剂量的PBS溶液。(2)采用2μg/ml的CD44抗体干预HPDLFs,阴性对照为2μg/ml的Ig G干预,对照组加入同剂量的PBS溶液。于干预的第1、2、3、5、7、9、11天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75 U/ml的HA酶或CD44抗体干预HPDLFs 24 h后透明质酸合成酶(HASs)、HA酶(HYALs)和CD44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5 U/ml、75 U/ml和150 U/ml的HA酶均呈剂量依赖式抑制HPDLFs的增殖(P <0. 05)。与对照组相比,CD44抗体可显著抑制HPDLFs的增殖(P <0. 05)。与对照组相比,75 U/ml的HA酶或CD44抗体均可显著抑制HAS1、HAS2和HAS3 mRNA的表达,增加HYAL 1、HYAL 2和HYAL 3 mRNA的表达(P <0. 05),但对CD44 mRNA的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 CD44可介导HA酶抑制HPDLFs的增殖。
丛琳冯为何党恩
关键词:牙周膜成纤维细胞CD44透明质酸酶增殖
人工气胸辅助单孔或多孔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分析
2019年
目的探讨人工气胸辅助单孔或多孔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8年9月收治的100例接受胸腔镜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0)与研究组(n=50)。其中研究组实施人工气胸辅助VATS胸腺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则实施常规胸腔镜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胸管引流时间及胸管引流量等指标,并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胸管引流时间、胸管引流量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2.00%vs 14.00%),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工气胸辅助单孔或多孔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的可行性较高,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冯为
关键词:人工气胸胸腔镜胸腺切除术
胸廓内动脉栓塞在胸部肿瘤术前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 分析胸廓内动脉栓塞在胸部肿瘤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50例胸部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实验组术前给予胸廓内动脉栓塞,对照组未行胸廓内动脉栓塞,两组均行胸部肿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输血量、治疗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胸廓内动脉栓塞在胸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出血量,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大量推广。
冯为
关键词:胸部肿瘤术前
乳腺癌保乳手术和乳房再造术的疗效和生活质量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和乳房再造术的疗效和生活质量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患者40例。A组患者以保乳手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以乳房再造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的1年、3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其在生活质量上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手术和乳房再造术的临床效果相当,均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需求为其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
姜吉洵李博冯为
关键词:保乳手术乳房再造术生活质量
同期电视胸腔镜外科治疗双侧肺大疱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双侧肺大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有双侧肺大疱的患者33例,采用电视胸腔镜进行同期手术,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33例肺大疱患者同期行电视胸腔镜治疗均获成功,无1例手术死亡。术后肺功能明显改善,手术效果良好。结论胸腔镜同期治疗肺大泡疗效明显,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疼痛轻、出血少、恢复快、降低手术费用等优势。
冯为姜吉洵廖明
关键词:双侧肺大疱
肺磨玻璃结节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及胸腔镜下切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评价肺小结节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定位的价值。方法2014年7月~2015年1月共15例患者,15个微小结节,行胸腔镜切除术,术前皆行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记录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操作时间、并发症、胸腔镜手术转为开胸手术的机率、住院时间等,计算病灶组织学分型中的恶性机率,讨论肺部<10 mm的GGO积极手术治疗的必要性。结果共15个患者行15个结节胸腔镜切除术,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成功率100%,良性病灶3例(20%):硬化性血管瘤1例,炎性假瘤2例;肺癌12例,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CT扫描时出现少量气胸,并无穿刺针脱落。结论 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为GGO术前定位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冯为廖明李金昌董雷刘大胜潘鑫福
关键词:CT引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