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云
- 作品数:77 被引量:91H指数:5
- 供职机构:绵阳市骨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 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治疗策略
- 目的探讨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治疗策略。方法分别采取后路单纯融合;直接修复;后路原位固定,后外侧融合;后路复位固定,减压,椎体间植骨;后路复位固定,减压,椎体间植骨或 Cage 及后外侧植骨治疗43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患者...
- 谢世明陈玉龙彭伍四徐剑峰曹云王甸平杨淞沈建平
- 关键词:腰椎滑脱
- 文献传递
- 应用磁共振DWI序列ADC值及骨髓对比率诊断脊椎转移瘤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应用磁共振弥散加强成像(DWI)序列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及骨髓对比率诊断脊椎转移瘤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42例脊椎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2例脊椎转移瘤作为脊椎转移瘤组,随后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2例非脊椎转移瘤患者作为非脊椎转移瘤组,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测量其ADC值和骨髓对比率。结果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显示病灶在T_(1)WI上呈低信号,T_(2)WI上呈低或稍高信号,T_(1)WI(f)和DWI序列上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轻度或无明显强化;脊髓转移瘤组患者的ADC值明显高于非脊椎转移瘤组(P<0.05),另外MRI检查结果还发现邻近转移瘤正常椎体的ADC值为0.65±0.26,明显低于脊椎转移瘤组的ADC值(P<0.05)。MRI检查DWI序列扫描上病灶的骨髓对比率明显高于FSE T_(1)WI(f)序列(P<0.05)。结论MRI检查可有效显示脊椎转移瘤的影像学特点,结合DWI的ADC值与骨髓对比率可有效对椎体的弥散特征进行量化,提高脊髓转移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 卿培东曹云徐剑峰邓海涛李明凡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表观弥散系数
- 3D打印个体化导航模板板在经骶2髂骨螺钉固定的临床应用
- 目的:研究数字化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导航模板设计骶髂固定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方法:2014年7月至2016年05月,对9例需要行经骶2髂骨螺钉植入手术的患者术前通过CT扫描、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建立三维仿真...
- 谢世明彭伍四崔立强李惟坤杜永凯徐剑峰曹云卿培东
- 关键词:导航模板
- 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神经损伤后路环形减压固定融合
- 曹云陈玉龙彭伍四徐剑峰谢世明
- Denis Ⅱ型骶骨骨折的外科治疗被引量:3
- 2012年
- 骶骨骨折占脊柱骨折的1%,但25%~50%的患者合并神经损伤。Denis II型骶骨骨折常累及神经孔区,易导致腰骶丛神经损伤.是远期病残的重要原因目。既往针对骶骨骨折的治疗一般采取卧床保守或单纯骶孔减压治疗;现在随着内固定器械不断更新.治疗方法越来越多。我院自1998~2011年收治的22例Denis II型骶骨骨折患者,
- 曹云陈玉龙彭五四杨松徐剑峰谢世明
- 关键词:DENIS骶骨骨折外科治疗骶丛神经损伤内固定器械脊柱骨折
- 改良PSO截骨治疗成人特发性僵硬性脊柱侧弯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评价经后路改良PSO截骨治疗成人特发性僵硬性脊柱侧弯的安全性及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9-05-2012-04采用经后路顶椎区改良PSO截骨、凸侧部分肋骨头颈段切除及椎弓根螺钉固定矫正治疗成人特发性僵硬性脊柱侧弯患者17例。测量患者术前术后X线片冠状面及矢状面Cobb角,C7中垂线与骶骨中垂线距离,C7铅垂线与骶骨后上缘间的水平距离(SVA间距)以及身高指标来评价侧后凸畸形的纠正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后凸Cobb角术前平均为50°,术后15°;侧凸Cobb角术前平均为90°,术后18°;C7中垂线与骶骨中垂线距离术前平均4.2 cm,术后0.7 cm;SVA间距术前平均4.1 cm,术后1.5 cm。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后路改良PSO截骨、椎弓根螺钉固定矫正治疗成人特发性僵硬性脊柱侧弯,能有效矫正畸形和恢复脊柱冠、矢状面平衡,早期结果令人满意。
- 崔立强谢世明彭伍四陈玉龙徐剑峰曹云刘云杰卿培东
- 关键词:脊柱侧后凸骨切开术
- 改良PSO截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
- 目的 探讨改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the modified posterior closing wedge osteotomy,the modified PSO)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 分...
- 崔立强彭伍四谢世明陈玉龙徐剑峰曹云卿培东刘云杰
- 关键词: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
- 后路截骨矫形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陈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后路截骨矫形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04-2012-12采用后路Ponte截骨矫形手术治疗11例老年骨质疏松性多节段陈旧胸腰骨折伴后凸畸形的患者。术前、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采用X线片观察Cobb角、SVA间距改善情况,应用VAS评分评价患者疼痛情况以及观察神经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末次随访VAS评分为0~5分,平均3.3分;矢状位后凸Cobb角11°~23°,平均17°,丢失2.2%;SVA间距为-1.6~2.0 cm,平均1.1 cm。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截骨矫形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多节段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矢状面平衡恢复好,可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
- 谢世明彭伍四陈玉龙徐剑峰曹云刘云杰卿培东
- 关键词:陈旧骨折脊柱后凸截骨
- 开放椎体成形术联合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侵袭性脊柱血管瘤
- 2015年
- 目的探讨开放椎体成形术联合后路减压治疗侵袭性脊柱血管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05-2013-07月收治的9例有神经损害的侵袭性脊柱血管瘤患者。9例患者均行开放椎体成形术联合后路减压治疗,其中6例患者仅后路减压内固定术,3例行后路减压内固定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比较患者术前术后VAS疼痛评分、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评分。结果 9例患者术后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5分降至术后平均2.3分,术后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恢复,术后复查骨水泥无渗漏,椎管内无占位,所有患者术后肿瘤未见复发、椎体高度未见丢失。结论开放椎体成形术联合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侵袭性脊柱血管瘤效果良好。
- 曹云彭五四卿培东羊东
-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后路减压
- 退变性脊柱侧凸的翻修策略
- 目的:探讨退变性脊柱侧凸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预防及翻修策略.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5年6月在我科手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102例,其中15例进行了翻修手术.男6例,女9例,平均年龄66.5岁(52~7...
- 谢世明彭伍四陈玉龙崔立强徐剑峰曹云刘云杰卿培东李维坤
- 关键词:退变脊柱侧凸翻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