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高

作品数:19 被引量:155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马尾松
  • 3篇胁迫
  • 3篇
  • 2篇亚热带
  • 2篇优势种
  • 2篇优势种群
  • 2篇幼苗
  • 2篇幼苗生理
  • 2篇生态位
  • 2篇湿地
  • 2篇湿地公园
  • 2篇碳排放
  • 2篇丘陵区
  • 2篇群落
  • 2篇人工林
  • 2篇种群
  • 2篇种子
  • 2篇种子萌发
  • 2篇物种
  • 2篇物种多样性

机构

  • 16篇中南林业科技...
  • 2篇国家林业局中...
  • 1篇湖南省林业科...

作者

  • 16篇潘高
  • 10篇潘登
  • 7篇张合平
  • 2篇吴协保
  • 2篇易浪
  • 2篇刘文胜
  • 1篇吴健
  • 1篇周晓光
  • 1篇刘鹏
  • 1篇马丰丰
  • 1篇李栎
  • 1篇杜昕
  • 1篇周国新
  • 1篇何丹

传媒

  • 3篇生态学杂志
  • 2篇草业学报
  • 2篇湖南林业科技
  • 2篇广西林业科学
  • 2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山地农业生物...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中南林业调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湘中丘陵区3种林分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在湘中丘陵区选取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三种林分林下植被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三种林分林下植物多样性总体表现为灌木层明显高于草本层,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高于针叶林。土壤有机质、全N和全P含量基本表现为随土层加深而下降的规律。土壤含水率与各项多样性指标不相关,土壤容重、p H值与灌草层各多样性指数呈负相关关系,有机质、全N与灌木层均匀度指数呈负相关关系,有机质与草本层均匀度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全P、全K与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
唐铭灿潘登潘高
关键词:湘中丘陵区植物多样性土壤特性
基于SWOT分析的湿地公园建设条件研究——以贵州安龙招堤国家湿地公园为例被引量:8
2014年
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以贵州招堤国家湿地公园为例,系统地对其建设条件进行了优势(S)、劣势(W)、机遇(O)、威胁(T)剖析,设计了其SWOT战略分析矩阵,提出了具体行动计划与对策,表明招堤具备建设国家湿地公园的基础条件与发展机遇,但亦面临一定的挑战。
吴协保潘高吴健潘登
关键词:国家湿地公园SWOT分析
南方红壤丘陵区3种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生态位研究
生态位是解释自然群落中种间共存与竞争机制的基本理论,对了解植物群落构建及其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对南方红壤丘陵区典型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其优势物种的群落结构特征进行深入调查与研究,可为正确认识南方红壤丘陵区...
潘高
关键词:优势种群物种多样性生态位
林火对马尾松杉木混交林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作为中国南方亚热带常绿针叶林的建群树种,在生态公益林营造及石漠化治理中广泛应用.林火作为马尾松杉木混交林的主要扰动因子,逐渐成为其结构、功能和演替的重要驱动力.以火烧5年后的马尾松杉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研究森林火灾对马尾松杉木混交林的林分结构、林木死亡率、林木质量(健康状况)以及林分更新的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影响,探讨了林木胸径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林火对小径级林木和幼苗幼树可直接致死,胸径< 20cm的林木受火灾的影响较其他径级更明显,而活立木的平均胸径得到显著增长(P<0.01).马尾松和杉木的死亡率与它们的胸径存在一种负相关关系,分别为R2 =0.7743和R2=0.7473,林木胸径越小,则死亡率更高.林木胸径10~20、20~30、30~40、40 ~ 50、50~ 60 cm受火灾影响以及死亡林木的百分比分别为37.3%、18.9%、12.8%、4.8%、1.6%.
潘高潘登张合平
关键词:林火林分结构林分更新
桂南马尾松人工林不同年龄阶段群落动态与稳定性被引量:7
2016年
本研究采取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广西南宁老虎岭以10、18、22、28和50 a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为研究对象,对演替进程中群落结构、更新潜力、物种多样性、Godron指数等进行调查,探明马尾松林演替过程中群落动态及稳定性变化。结果表明:(1)随演替进程,常绿树种增多,落叶树种减少,群落的更新潜力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规律,马尾松的径级结构呈单峰型,由于缺乏更新幼苗,呈现衰退趋势,椆木(Lithocarpus glaber)的径级结构为L型或逆J型,更新充足。(2)随演替进程,物种丰富度呈下降趋势,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整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Gordon指数随演替进程逐渐升高,其与多样性指数呈非简单的线性关系,物种多样性水平不能完全代表群落稳定状况。
潘登张合平潘高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物种组成径级结构
湖北建始县日本落叶松林下植被生态位特征被引量:10
2016年
生态位是解释自然群落中种间共存与竞争机制的基本理论,对了解植物群落构建及其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运用Levins生态位宽度、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湖北建始县日本落叶松群落内10种灌木和12种草本的种群生态位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灌木树种生态位宽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胡枝子(0.746)>山胡椒(0.703)>四照花(0.634)>绣球花(0.602)>绣线菊(0.588)>悬钩子(0.523)>白檀(0.484)>菝葜(0.461)>土茯苓(0.439)>白栎(0.409);草本层生态位宽度最大的是金星蕨(0.926),其次为荩草(0.690)和野燕麦(0.613);(2)群落各层优势种群间生态位重叠程度较高,生态位分化不明显,群落内潜在的种间竞争较为激烈;(3)草本层优势物种的生态位宽度与其重要值均呈典型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相关系数为0.677。(4)灌木、草本层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与其重要值变异系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0.983。
马丰丰潘高张灿明田景剑
关键词:生态位宽度
基于Rothermel的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潜在火行为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南方大面积的主要造林树种,耐贫瘠,生长迅速,但抗火能力弱,发生火灾后极易造成重大损失。本研究基于广义Rothermel模型,对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在不同风速下点燃概率和火类型进行了评估,模拟了火线强度,地表火、树冠火蔓延速度、火焰高度,树冠火的发生率和转化率等参数;并与室内点烧试验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广义Rothermel模型对于林火蔓延速度的拟合对最好,对于火线强度的模拟值偏高,而对于火焰高度的模拟值随林龄增大逐渐降低;20 a马尾松林地表火的蔓延速度和火线强度均最高,且发生树冠火的概率也最大;10 a和20 a马尾松林树冠火转化率较高,50 a马尾松林的各项火行为参数均较低。可燃物床含水量对于地表火行为影响较大,而冠基高和林下灌木生长情况对于树冠火的发生起决定性作用,尤其在干旱季节,需要周期性地清除林下灌木和地表可燃物,减少可燃物床载量,另外,在对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进行林火管理时,可针对不同林分的火行为参数有区别地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
潘登张合平潘高易浪
关键词:可燃物载量火行为
湖南省2000—2014年碳排放效应及时空格局被引量:10
2017年
利用湖南省2000—2014年的土地利用变更、能源消费量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数据,采用基于碳排放系数的碳排放模型和脱钩模型,分析湖南省碳排放效应、时空格局特征以及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弹性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4年湖南省碳排放总量逐年递增,由2000年的2040.91×10~4t增长到2014年的10902.56×10~4t,年均增加590.78×10~4t。(2)2014年湖南全省单位面积碳排放强度和单位面积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达5.15和62.55 t·hm^(-2),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3.15%和8.98%。(3)2014年湖南省14个地州市的碳排放总量、建设用地碳排放量、单位面积碳排放强度、单位面积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以及单位产值碳排放强度和人均GDP均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大致呈中东部高、西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4)湖南省碳排放强度与人均GDP呈倒U型曲线关系,曲线的拐点在1.00~1.10万元獉人^(-1)附近。(5)2000—2014年湖南省碳排放量、能源消费量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弹性特征主要呈弱脱钩、强脱钩、扩张性负脱钩等3种状态,总体上以弱脱钩为主。
潘高张合平潘登
关键词:碳排放脱钩分析
锰胁迫对黄花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被引量:24
2019年
为探明锰胁迫下黄花草的抗性生理适应机制,以该植物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锰(0,1000,5000,10000,15000和20000μmol·L^-1)胁迫对黄花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及胁迫7、15、30 d生理生化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1)随着锰浓度的增加,黄花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幼苗芽长、根长、生物量和根冠比则先增加后下降,呈现出“低促高抑”现象;2)1000~5000μmol·L^-1锰处理增加了黄花草幼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和叶绿素a/b值;当浓度继续增加且胁迫时间延长时,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值降低;3)在胁迫第7天,黄花草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锰浓度增加逐渐下降,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锰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在胁迫第30天,SOD和POD活性均显著下降,CAT活性无明显下降;4)黄花草幼苗叶片中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在胁迫第7、15天随锰浓度增加而增加,在胁迫30 d后则均下降;5)丙二醛(MDA)含量随着锰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研究结果表明,1000~5000μmol·L^-1锰处理会促进黄花草幼苗的生长;该植物可以通过不同抗氧化酶差异化响应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提高,减轻高浓度锰胁迫所造成的损伤,提高对锰的耐性。
肖泽华李欣航潘高吴耀文杨灿鑫匡雪韶刘文胜
关键词:种子萌发抗氧化系统
中亚热带南酸枣林优势种群的种间联结性被引量:9
2017年
基于方差比率法、χ~2检验、Pearson相关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对中亚热带南酸枣林13个乔木树种、14种灌木、16种草本植物的种间联结性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总体种间关系分别为不显著负关联、显著负关联和不显著正关联;χ2检验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均为负关联种对占较大优势,分别占总种对数的80.77%、80.22%和83.33%,正关联种对数次之,分别占总种对数的16.67%、18.68%和16.67%,无关联种对数为2对;Pearson相关检验乔木层有正关联种对41对、负关联种对37对、正负关联比为1.11,灌木层有正关联种对34对、负关联种对57对、正负关联比为0.60,草本层有正关联种对43对、负关联种对77对、正负关联比为0.56;Spearman秩相关检验乔木层有正关联种对40对、负关联种对37对、无关联种对1对、正负关联比为1.08,灌木层有正关联种对35对、负关联种对55对、无关联种对1对、正负关联比为0.64,草本层有正关联种对45对、负关联种对74对、无关联种对1对、正负关联比为0.61。
潘高张合平潘登
关键词:南酸枣种间联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