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髋关节
  • 5篇髋关节置换
  • 5篇关节
  • 5篇关节置换
  • 4篇手术
  • 4篇全髋
  • 4篇全髋关节
  • 4篇全髋关节置换
  • 4篇骨折
  • 4篇DAA
  • 3篇置换术
  • 3篇入路
  • 3篇髋关节置换术
  • 2篇植骨
  • 2篇术后
  • 2篇全髋关节置换...
  • 2篇骨髓炎
  • 2篇股骨
  • 2篇HOFFA骨...
  • 1篇愈合

机构

  • 11篇玉林市中西医...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11篇唐家鹏
  • 11篇李华
  • 10篇谢卫宁
  • 4篇罗善超
  • 1篇陈武
  • 1篇林世荣
  • 1篇杨德炎
  • 1篇马鹏

传媒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反射疗法与康...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创DAA与OCM入路行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股骨头坏死中的对比研究
2024年
观察并比较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髋关节置换治疗中不同手术入路的应用效果。方法 9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被纳入到本次研究序列之中,患者均于2022年08月-2023年08月期间在本科办理住院手续,并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按照手术治疗中所采用手术入路的不同对患者实施分组,分为DAA组和OCM组。结果 在手术实施情况方面,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方面的组间差异,DA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9.33±2.85)min,显著短于OCM组(115.65±3.26)min,(t=40.775,P<0.05);在术中出血量方面,DAA组少于OCM组,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就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评分结果进行组间对比,在术后1d,比较平均疼痛得分组间差异,DAA组低于OCM组,经t检验证实组间差异显著,(P<0.05)。术后3d、7d,比较平均疼痛得分组间差异,DAA组均低于OCM组,但经t检验证实均无明显组间差异,(P>0.05)。就两组患者不同阶段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况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显示,OCM组共计出现术中与术后并发症4例,DAA组各类并发症出现例数一共为7例,在统计并比较两组总发生率,OCM组低于DAA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经末次随访时评估与组间比较,DAA组关节功能评估平均得分高于OCM组,但组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经末次随访时评估与组间比较,DAA组关节功能评估平均得分为(91.25±2.39)分,高于OCM组(90.25±2.41)分,但t检验证实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76,P=0.051)。结论 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髋关节置换治疗中,选择OCM或DAA手术入路的临床效果基本相当,但DAA手术入路的手术时间较短。
唐家鹏谢卫宁李华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置换术微创手术入路DAAOCM
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下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优化鸡尾酒疗法的应用研究
2024年
探究在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下对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优化鸡尾酒疗法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本科2022.5-2023.1期间纳入的42例股骨头坏死初次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依据电脑随机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21,常规镇痛、止血药物)及研究组(n=21,优化鸡尾酒疗法),观察临床指标(术后出血量及、血红蛋白量、镇痛药物使用量)、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行走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患者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以及行走功能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指标好转(P<0.05)。研究组术后出血量、血红蛋白量降低及镇痛药物使用量均少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52%,参照组为14.28%,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在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下应用优化鸡尾酒疗法,可明显减少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出血量,缓解术后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以及行走能力,安全性不变,临床可推荐应用。
唐家鹏谢卫宁李华蒙万剑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鸡尾酒疗法
Hoffa骨折固定钢板
李华庞家省谢卫宁唐家鹏黄杨云辛卫华林伟
Hoffa于1904年首次描述了股骨远端关节内的外侧髁冠状面骨折,故股骨远端关节内的外侧髁冠状面骨折被命名为Hoffa骨折。对于Hoffa骨折的治疗,现在多主张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其固定方式主要有:克氏针,螺钉,侧方支持钢...
关键词:
关键词:骨折治疗内固定器材
不同时期植骨用于开放性骨折术后继发Ⅲ、Ⅳ型骨髓炎的围术期指标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时期植骨治疗开放性骨折术后继发Ⅲ、Ⅳ型骨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继发性骨髓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一期组与二期组,每组各45例。一期组采取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1个半月~...
李华唐家鹏
关键词:植骨开放性骨折骨愈合
文献传递
Hoffa骨折固定钢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Hoffa骨折锁定固定钢板,包括条状的股骨远端后髁固定端的重建锁定钢板,所述重建锁定钢板上均布有7个锁定螺孔,所述重建锁定钢板的一端为用于固定内髁表面或外髁表面的髁表面固定端,所述髁表面固定端设有4个...
李华庞家省谢卫宁唐家鹏黄扬云辛卫华林伟良
文献传递
一种骨科限位器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限位器,包括柄部和头部,所述头部设置在柄部的前端且与柄部一体成型,所述头部由上板体、下板体组成,所述头部上贯通开设有限位槽,所述下板体的底端成型有破面齿。头部可通过底端设置...
唐家鹏韦惠云庞第荣王家伟李华谢卫宁
DAA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切开与不切开阔筋膜张肌深筋膜的近期临床疗效对比
2023年
目的对比直接前侧入路(DAA)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切开与不切开阔筋膜张肌深筋膜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收治的需行初次DAA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不切开组50例术中不切开阔筋膜张肌深筋膜,切开组45例术中切开阔筋膜张肌深筋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伤口出血量、术前术后血清学指标、术后24h伤口引流量、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术后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情况.通过MRI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12个月的阔筋膜张肌肌肉横截面积及脂肪浸润性萎缩分级情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6、12个月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不切开组的术中伤口出血量、术后24h伤口引流量均少于切开组,术后第1天肌酸激酶水平低于切开组,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切开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切开组术后24h的VAS评分为(3.1±1.1)分,低于切开组的(3.8±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不切开组的阔筋膜张肌肌肉横截面积变化值及脂肪浸润性萎缩分级变化值均小于切开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的阔筋膜张肌的肌肉横截面积变化值及脂肪浸润性萎缩分级变化值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不切开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79.9±5.2)分,高于切开组的(76.9±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DAA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相较于切开阔筋膜张肌深筋膜,不切开阔筋膜张肌深筋膜所造成的软组织损伤更小,术中术后出血更少,患者早期疼痛更轻,有利于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
庞科谢卫宁邹崇祺李华庞家省黎观保甘六央周烈超罗善超唐家鹏陈杰敏覃小刚
关键词:阔筋膜张肌
改良DAA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评价改良直接前方入路(DAA)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骨病科由同一术者完成的应用改良DAA进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52例(73髋)患者资料进行随访研究,随访3个月以上,使用Harris髋关节评分量表以及双下肢全长正位片进行临床和影像学方面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本组52例(73髋)获得随访,随访率为100%,随访时间3~20个月,中位随访6个月;术后X线片测量下肢等长;术前Harris评分为(49±7.1),术后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94±3.9),同术前相比,Harris评分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均无感染、脱位、松动等失败病例。结论改良DAA全髋关节置换对治疗终末期髋关节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少,是实现快速康复的一种微创入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谢卫宁李华庞家省甘六央周烈超唐家鹏庞科马鹏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松解疗效
改良DAA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研究
谢卫宁陈武杨德炎李华唐家鹏庞科罗善超庞家省黎观宝林世荣周烈超蒋志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是治疗终末期髋关节疾病最为成功与成熟的技术,为提高疗效,各种手术入路被研究应用。直接前入路(DAA)髋关节置换是微创入路的一种,改良于传统SP前入路,该入路经缝匠肌/阔筋膜张肌间隙达到髋关节,是真...
关键词: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疾病手术治疗
骨髓炎术后植骨时机选择的探讨
李华李开静谢卫宁庞家省陈杰敏唐家鹏周烈超罗善超林伟良庞科钟东
骨髓炎术后骨缺损是骨科的难题,随着Masquelet技术的应用,治疗效果明显改善。然而骨髓炎术后植骨时机的选择仍未形成共识:一种主张1.5-2个月植骨,认为此时诱导膜上富含促进骨愈合的因子,利于骨愈合;一种主张3-6个月...
关键词:
关键词:植骨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