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海
- 作品数:21 被引量:103H指数:6
- 供职机构:济宁市传染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气温对肝硬化甲襞微循环及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被引量:1
- 1999年
- 肝硬化为临床常见病,其门脉高压、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研究其影响因素,本文发现低气温时段肝硬化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概率较高,本文以此结合甲襞微循环检测结果,探讨了发病机制,报告如下。
- 郭红张学海李兆忠
- 关键词:气温肝硬化甲襞微循环上消化道出血
-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孕妇心理社会干预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2
- 2003年
- 目的 对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HBV)孕妇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探讨心理社会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 12 0例感染HBV孕妇 ,随机分为干预组 (60例 )和对照组 (60例 )。干预组接受系统的医学科普教育和心理社会干预 ,对照组仅发给孕妇医学科普读物 ,自然观察。两组孕妇分别于入组前和妊娠中、晚期评测SCL 90量表分值和随访肝功能变化 ;并记录孕妇分娩时的身高、体重、孕周和新生儿体重。结果 干预组孕妇SCL 90量表焦虑、抑郁、恐惧评分值 ,体重 ,孕周 ,ALT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或 0 .0 1)。干预组孕妇不良情绪明显好转 ,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明显下降。结论 对HBV感染孕妇及时给予系统的医学科普教育和心理社会干预 ,是促进其身心健康和优生优育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应大力倡导和推广应用。
- 张学海张玉梅满昌军王啸
- 关键词:心理社会干预孕妇乙型肝炎病毒
- 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及对初乳HBV含量的影响
- 张学海张盛茹候春生周均启刘东光
- 该课题主要研究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泰来肽(TLT)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及其对初乳HBV含量的影响,观察其阻断HBV垂直传播的效果;并为HBV携带孕妇能否为新生儿哺乳提供科学依据。
- 关键词:
- 关键词:乙肝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
- 乙型肝炎患者心理卫生状况调查被引量:7
- 1997年
- 本文对 73例乙型肝炎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成人 )和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调查 ,结果显示 ,乙型肝炎患者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心理卫生问题 ,不同情绪状态乙型肝炎患者心理卫生问题程度不同 。
- 李晶孔霞张学海
- 关键词:乙型肝炎心理卫生
- 肝硬化腹水真菌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 目的:研计肝硬化腹水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1999年6月~2001年4月收住院的334例肝硬变患者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共有8例并发腹腔真菌感染,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8例患者症状、体征均...
- 张学海张光海
- 文献传递
- 小柴胡汤配伍胸腺肽对慢性乙型肝炎淋巴细胞亚群及HBV标志物的影响被引量:4
- 1998年
- 本文采用小柴胡汤及/或小牛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71例。观察其肝功能、HBVM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报告如下。 对象及方法 一、病例选择 按全国病毒性肝炎北京会议标准并具备下列条件者:1.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的慢性肝炎患者;2.血清ALT值≥正常上限值3倍;3.
- 张学海侯春生陈合民张新林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小柴胡汤淋巴细胞亚群胸腺肽HBV标志物慢性病毒性肝炎
- 全文增补中
- 血隆冲剂抗肝纤维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被引量:27
- 2001年
- 目的 :研究血隆冲剂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肝硬变患者 98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8例 )和对照组 (4 0例 )分别给予血隆冲剂和参柴颗粒剂治疗 3个月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透明质酸 (HA)、层粘蛋白 (LN)水平及肝脏病理组织学的改变。实验研究观察造模大鼠肝组织的羟脯氨酸含量及光、电镜下的肝脏病理改变。结果 :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 4 3 1%、72 4 % ,对照组分别为 17 5 %、4 0 0 %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HA、LN水平明显降低 ,肝脏活组织病理检查 (治疗组 8例 )证实肝纤维组织减少。实验研究结果证实血隆冲剂 9 6g/kg组大鼠肝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明显下降 ;光、电镜均能发现用药组大鼠肝组织中纤维组织增生减轻。结论 :血隆冲剂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 李召忠王啸隋在云张学海
- 关键词:肝纤维化透明质酸层粘蛋白
- 单纯抗—HBc阳性急性乙型肝炎的血清转化及预后
- 1995年
- 1987年我院收治急性乙型肝炎326例,其中41例单纯抗-HBc阳性。为观察其血清转化及预后,随访了6年。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41例单纯抗-HBc阳性的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均为复检HBV-M后单纯抗-HBc阳性患者。男23例,女18例,平均年龄28.5±3.6岁。
- 张雷司端勤张学海张春花
- 关键词:乙型肝炎急性预后
- 单─抗─HBc阳性急性乙型肝炎6年随访观察
- 1995年
- 单─抗─HBc阳性急性乙型肝炎6年随访观察济宁市传染病医院(272100)张雷,张学海,司端勤,郭庆生1987年我院收治急性乙型肝炎326例,其中41例单─抗─HBc阳性。为观察其血清转化及预后,随访了6年。结果报告如下:41例单─抗─HBc阳性的急...
- 张雷张学海司端勤郭庆生
- 关键词:急性乙型肝炎随访观察随访期间阳性体征共同抗原
- EV71致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损伤的病理机制研究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观察新肠道病毒(EV71)致脑组织损伤的病理学变化。方法对7例EV71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HFMD)死亡患儿进行尸体检验并对其脑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其主要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患儿口腔及四肢可见淡红色圆形或椭圆形疱疹;脑组织以脑干、延髓为中心见大量软化灶及神经细胞卫星现象和嗜神经细胞现象;神经胶质细胞大量增生及多个胶质细胞结节形成。结论 EV71可引起严重的脑组织损伤,以脑干、延髓最为严重。
- 刘增甲崔文王旭张国安张学海孙德丁
- 关键词:EV71HFMD尸体检验